有一种科学精神叫“一生做好一件事”
有一种科学精神叫“一生做好一件事”
罗 旭
中国高铁作为一张“国家名片”,正在走向世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海底隧道正式贯通。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阅读提示
前不久,随着2017年度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此转入业务化运行阶段。这一消息再次鼓舞了海内外心怀中国梦的所有华人。
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以66岁高龄重返工作岗位,77岁入选工程院士,81岁还在不断探求中国载人深潜“新深度”。他说,退休6年后被请回来领军“蛟龙号”项目,是因为自己一生都在做潜水器的研制工作,“实现中国梦需要不断引入‘新鲜血液’,更需要‘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坚持”。
创新来自于数十年的积累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芑南曾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的“蛟龙号”:“我想它应该像一条鲸鱼,既要能直航稳定,又要能机动灵活……”
2012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海试成功,在世界载人深潜榜首刻下了中国印记。而“蛟龙号”下潜7062米后跃出水面的一刻,也成为了全体华人的共同记忆。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徐芑南在他深爱的海洋事业上,足足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科技人才胸怀报国理想,勇于担当作为,奋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推出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成果,有力提升了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马晶和谭立英就是这样的科学家。1991年起,他们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着手开创我国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研究。一切从零开始:没有实验室,就借了一间潮湿的地下室;没有实验仪器,就找来一些废旧仪器自己改造;没有启动经费,就将家里积蓄拿出来……
奇迹就这样被创造出来,马晶和谭立英最终带领团队把我国卫星激光通信研究从无到有推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成果获得2013年国防技术发明特等奖和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至今,他们仍在这一领域继续拼搏,不断推出创新成果。2017年4月,他们研制的激光通信载荷搭载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首次在人类历史上应用高轨卫星高速激光通信技术。
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海底隧道贯通仪式在西人工岛隧道入口处举行。这条长达6.7公里的海底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工程中实施难度最大的部分。海底隧道的贯通意味着大桥主体工程的贯通。
此前,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尹海卿在和女儿通话时听到的第一句话总是: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作为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副总经理,他每年回家不超过15天,有5个春节在施工现场度过。
在领衔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之前,尹海卿在这个领域里已经钻研了二十几年,由他领衔的北仑20万吨矿石码头工程获国家鲁班奖和詹天佑奖两项大奖、马迹山工程卸船码头工程获国家质量银质奖、北仑三期工程获国家鲁班奖。
“一辈子能在一个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徐芑南说,“现代科学已从单枪匹马的‘小科学’走向团队合作的‘大科学’,科技领军人才必须要经过长期、全面的积累,才能在重大科技项目中统领全局。”
科技报国的担当与信念
近段时间以来,相信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的事迹刷屏了。
黄大年在回国后的7年里,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中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5年的成绩超过了过去50年,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这些成绩的集中取得,离不开黄大年几十年如一日对科研技术的潜心探索和钻研,更离不开他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其实,黄大年的事迹,在我国科学界中并不是个案。广大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和家国情怀。科技报国的担当与信念,不仅涌动于黄大年的心中,更一直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心中澎湃。
“我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把青藏高速公路建成一个‘样本工程’,让西方科学家看到,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能够做成。”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汪双杰这样说。
8月5日起,为了绘制青藏高速公路的施工设计图纸,汪双杰的团队已经全部开赴野外。每一米的地面都要钻孔、测量,绘出不同图纸,每25米要打一个桩子……从格尔木到拉萨1100公里的距离,就要这样一步一步量过去。“科学来不得半点虚的,重大科技突破是建立在一点一滴上的实干上的,是建立在无人区也要精益求精的认真上的。”汪双杰说。
西藏自治区至今没有被全国高速公路网覆盖。建设青藏高速公路,是几代冻土科研者的梦想。高原冻土区在西方国家被视为“工程禁区”,青藏高原冻土区又有其特殊困难性——这里是高海拔低纬度高温多年冻土区,夏季融化冬天凝固,是全球多年冻土最不稳定区。在青藏高原冻土区修高速公路,相当于攀登公路工程的“珠穆朗玛峰”。
汪双杰对于解决青藏高原上的交通问题有着特别的切肤之痛。这要从1984年春天说起。当时,作为受交通部委托的唯一技术人员,刚刚毕业的汪双杰受命奔赴喀喇昆仑山,为修筑通往全军最高边防哨所神仙湾的边防公路提供技术支持。就是在这次出差期间,他的母亲患病离世,等他接到电报通知时,已是一个多月后。半年后,当他赶回安徽老家时,母亲坟头已是草色青青。
这是汪双杰与青藏高原的第一次结缘。从此以后,但凡研究院承接的西藏公路勘察设计项目,他总是主动争取前往。30多年来,他跑遍了进出西藏的条条国道,对西藏公路沿线常见不良地质灾害有了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并在青海省的高原冻土区主持修筑了共玉高速公路。正是有这样的磨砺与积累,汪双杰才有底气说:“我们完全有信心,为西藏修通一条高水平的高速公路。”
要抛弃很多荣誉和利益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各地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人才流动也日益频繁。但是汪双杰却说:“我就是因为在同一岗位上坚持了几十年,才敢于挑战公路工程的‘珠穆朗玛峰’。”
汪双杰认为:“重大科技工程创新不可能凭空而来,需要在长期积累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取得突破。”
2017年6月26日,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列“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复兴号”从里带外,由体到芯,全是由中国科技一手创造。中国高铁迎来崭新的时代——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
中国高铁跨越式发展当然离不开科技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介绍,高速铁路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科学技术集合,从理论到设计,从动力学到材料学,从机械制造到网络通信等诸多领域,都要精益求精,密切配合,追求极致。他指出:“都说‘一生做好一件事’不容易,这句话在高铁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
有人说,科研工作者要“板凳甘坐十年冷”,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事实上,在重大原始创新领域,往往“20年也磨不了一剑”。黄大年、徐芑南、尹海卿、马晶、汪双杰、何华武……无一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在各自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不断追求卓越,才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这中间,要克服多少别人想象不到的困难,过程很痛苦、很漫长,要抛弃很多荣誉和利益的东西,还很可能永远走不到彼岸,但他们坚持下来了。但也正是这样一群人,统领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把中国科研水平不断推到国际一线行列,在国际上确立了中国的科技大国地位。
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的“安专迷精神”,于他们而言,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理性选择。他们用行动表明,有一种科学精神,叫“一生做好一件事”。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