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络不应成为美国霸权新工具

作者:郭纪 来源:求是 2013-08-01 498

  网络不应成为美国霸权新工具

  —— 从“棱镜门”事件说开去

  多年来,美国一直标榜“不受限制的互联网”是它的“国家商标”,互联网只有“公海”没有“领海”。然而,“棱镜门”事件却使美国政府在国际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也引起了包括其欧洲盟国在内的全球震惊和反思。究竟谁在损害互联网自由,谁在威胁互联网安全?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国际规则?各国特别是掌握互联网技术和资源优势的大国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国际责任?

  “棱镜”照出了美国的“双重标准”

  以“棱镜”为代号的美国网络监控计划的披露让人们发现,多年来,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谷歌、微软、苹果等9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央服务器,通过提取音频、视频、照片、电子邮件和连接日志等方式进行网络监控,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超过6.1万项的网络攻击。

  “棱镜”曝光,世界哗然。巴西总统罗塞夫表示,美国的做法是对巴西主权与人权的肆意践踏。德国司法部长施纳伦贝格尔感到“震惊”,敦促美国“迅速公开事实,澄清一切”。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也表示,“这些行为如果得到证实,将是不可接受的”。许多国家都在要求美国作出解释。

  “棱镜”只是冰山一角。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除“棱镜”外,美国政府还有三个监控项目,内容涵盖网络监控和电话监控。这些监控项目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全世界的网络和通信信息都可能成为其“猎物”。有技术专家称,美国政府甚至能达到“当你敲击键盘,他们就知道你想干什么”的程度。

  一直以来,美国在国际社会高举“网络自由”的旗帜,极力反对别国的网络监管。2002年开始,美国国会每年都会推出关于网络自由的提案。2006年,美国国务院发布《国别人权报告》,网络自由正式列入美国外交议程。号称“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更是将网络自由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法则,要全世界予以承认。2007年美国国会《全球网络自由法案》,要求使用一切适当工具来支持信息的自由传播。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国务院列出“限制互联网使用国家”清单,禁止向这些国家出口网络审查和监视技术。另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政府投入巨资研发推广“影子互联网”等破网技术,来帮助伊朗、叙利亚、利比亚等国的反对派避开本国的网络监控或封锁。

  “棱镜门”事件,让人们清楚看到美国的网络“双重标准”:它一边宣扬网络自由,反对别国对网络的监管,一边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网络监控,展开秘密网络攻击。这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显然,美国所谓的“网络自由”,是在美国治下的自由,是美国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滥用网络优势的自由,是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霸权之外寻求的新霸权:网络霸权。

  以网络安全之名行网络霸权之实

  互联网最早由美国高校开发、军方拓展,成型成势之后,美国鼓励世界信息化、网络化,放手让别国长期搭美国网络的便车。这就如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美国的相关技术专利与产业标准体系,都曾近乎免费供他国使用,一旦相关国家、经济主体对该体系产生依赖,美国便利用这种依赖获取霸权收益,并使别国处于依附地位。如今,网络空间业已成为主权国家在领土、领海、领空之外的“第四空间”,成为主权国家赖以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因此,控制网络就成为美国巩固霸权地位的新选择。

  美国拥有网络空间的核心技术。英特尔公司垄断芯片制造,苹果公司称霸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网络终端,IBM在计算机与网络服务上处于领先地位,甲骨文主导商业软件,微软控制视窗操作系统,谷歌则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搜索引擎……美国的信息技术公司不仅引领着网络供给,更决定了网络需求与使用。

  美国拥有网络空间的关键资源。支撑世界互联网运转的13个根服务器,美国独占10个(1主9副)。从技术上讲,某国域名后缀若从根服务器中被封或被删,该国便在互联网世界中消失,而管理根服务器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公司)隶属美国商务部。2004年4月,“.ly”(利比亚顶级域名)被封,利比亚便在互联网上消失了三天。此外,美国还拥有社交网站推特、脸谱、网络电话Skype等“极为重要的战略资产”(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语)。美国的网络优势是全方位的,他国难以望其项背。

  为实现网络霸权,近年来,美国通过一系列努力,整合利用网络优势,建立相关规则与机制,把网络中的优势转化成现实动能,即攻防能力。首先,营造并保持网络安全的低烈度紧张,臆造网络战的对手与敌人。近年来,美国政界、军界、媒体界、学界、商界蜂拥而上,爆炒国防、水电等涉网系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联邦调查局长、中央情报局长等情报首脑共同发布报告,认为“网络威胁”已超越国际恐怖主义,成为美国的“头号威胁”。

  其次,强化网军建设与网络威慑。美国国防部在2011年《网络空间行动战略》中把网络明确列为继海、陆、空、天之后的“第五战场”,表示将对严重网络攻击行为采取军事行动。2009年以来,美国成立网络战司令部,发展网络战部队,研发网络战武器装备,启动“国家网络靶场”项目。美国还开展了“网络风暴”(国土安全部主导)和“寂静的地平线”(中央情报局主导)等网络战演习。据防务专家评估,目前美军已研制出2000种以上的网络病毒武器,网络战部队达9万人之众,网络战专家就有5000人左右。就在“棱镜门”曝光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表示,为强化美国对网络攻击的防御能力,计划把网络战司令部在今后4年扩编4000人,为此将投入230亿美元。

  第三,积极实施网络战。今天,网络已不再是一般的虚拟世界,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与补充,网络战也不再是一般的概念战、口水战,而是实实在在的战争。事实上,美国已将网络攻防能力不断用于实战。2009年6月,美国利用推特、Youtube等网络工具干预伊朗大选,一度造成伊朗局势动荡;2010年9月,美国利用“震网”病毒攻击伊朗布什尔核电站等5个关键工业设施;在2011年西亚北非政治动荡中,美国借助推特、脸谱等网络工具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还有,在“智慧地球”、“数字城市”等信息化口号下,近些年一些美国公司已全面渗透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电信、金融、石油、物流等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掌控这些国家的经济神经中枢,对其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文章说,“棱镜门”事件“让人们重新谈论起世界被一个不值得信任的超级大国所主宰的危险”。如何消除网络霸权,避免网络被美国私用及滥用?“棱镜门”折射出亟待改善和解决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问题。

  网络空间呼唤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棱镜门”事件的最大警示是,网络空间需要制定国际公认的行为准则。

  首先要维护各国的网络主权。网络主权,指一国独立自主处理网络空间事务的权利,由网络政治、经济、文化主权和军事安全构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网络最高管辖权,即国家对其网络空间内一切基础设施、软件、信息等的控制权、管理权、传播权;网络事务排他权,即国家拥有行使网络空间事务的排他性自主权,如网络犯罪司法管辖权;网络侵略的自卫权,即国家为维护网络安全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利。

  网络国际规则要体现和平利用的原则。国际互联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应该被人类和平利用。它应该成为不同国家人民友好交流、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而不应成为拥有这一领域技术和资源优势的个别国家谋求霸权的工具。

  网络国际规则还要体现开放的原则。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开放共享。在不损害本国主权和安全的前提下,任何国家不能凭借自己的技术、资源优势垄断网络标准,对别国获取信息进行封堵。各国都有权平等参与网络技术标准的制定。

  制定公正合理的国际互联网规则,迫切需要平等的国际合作。网络空间的虚拟、隐蔽、无界等特性,决定了任何一国都难以独自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各国应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加强网络空间的信任建设,经过民主程序产生权威、公正的互联网国际管理机构,美国应交出互联网域名的支配权,把互联网治理权移交给国际机构。

  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尽快通过平等协商制定出公正合理的网络国际规则,各国就会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发展自己的网络设施,制定自己的网络标准,限制网络开放,国际互联网就可能会被肢解。美国对网络的高度依赖决定了它的“不对称易损性”,更易于陷入网络安全困境。因此,美国应当明白,只有努力与各国建立互信,加强合作,共同探讨建立网络空间安全互信机制,才是真正符合自身利益的正道。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