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鲲鹏:西方洗脑术及新闻霸权与新闻自由

作者:方鲲鹏 来源:四月网 2014-10-25 1177

 核心提示:“宣传”这个词在西方不讨好,常用含贬义的“洗脑”一词代指。洗脑业曾是共产党的强项,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上世纪60年代初惊呼:“共产主义在世界各个领域 稳步推进”,他说的“各个领域”,洗脑领域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此后西方世界精心研究洗脑术,颇得其真谛,技术日益精湛。与此同时,共产党阵营陈旧的洗 脑术很快衰败不堪。

    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个节目中,主持人问到:“我们欠中国1.3万亿美元债务,怎样才能还清?”一个6岁美国男孩的回答是:“我们绕到地球那一边去,杀死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思议,一个6岁孩子怎么会对地球圆型的概念、中国相对于美国的地理位置知道得如此清楚,这到底是个“神童”,还是他下意识地转述了成年人向其灌输的仇华洗脑言论?

    ABC节目主持人的反应更不可思议,他一本正经地回复:“杀光所有中国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点子。”他可以辩称为“调侃”,但是一个6岁的孩子能理解这是“调侃”吗?完全不可能。

    最为不可思议的是,作为美国著名主流电视网ABC,公然播放这种借小孩之口输出的“杀死每一个中国人(killeveryone in China)”的赤裸裸纳粹言论。

    这个反华、辱华事件理所当然地激起在美华人大规模群起抗议,但是美国的主流媒体全都装聋作哑,不予报道。这使我记起几年前写的一篇新闻霸权与洗脑术的文章(以前未曾贴上网),找出来读了一遍,觉得可以为这种现象作个诠注。

(一)

    “宣传”这个词在西方不讨好,常用含贬义的“洗脑”一词代指。洗脑业曾是共产党的强项,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上世纪60年代初惊呼:“共产主义在世界各个领域稳步推进”,他说的“各个领域”,洗脑领域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此后西方世界精心研究洗脑术,颇得其真谛,技术日益精湛。与此同时,共产党阵营陈旧的洗脑术很快衰败不堪。

    骗子能得手,是因为大家不知道他在行骗。洗脑也是如此,如果受众知道你是来给他洗脑的,就会警觉,产生本能的抵触情绪,因为人的本性不喜欢受强制和被侵犯。过去,共产党喜欢大张旗鼓“做思想工作”,就像在宣布“我来洗脑了”,而所用的方式方法,又不外乎“资本主义罪恶滔天”一类强加于人的简单灌注。这种洗脑结果起了反作用,是替人做嫁妆,在帮助对手做洗脑工作,结果共产党的洗脑业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中国近些年,强加于人的简单灌注不多见了,但对于现代洗脑术还是空白一片,媒体最拿手的活儿,就是义务当西方的传声筒,性质上仍然是“做思想工作”,为他人做洗脑工作。

(二)

    高明的洗脑术不会直奔主题,而是潜移默化,在细节上做文章,让细节来说话,并且以新闻的面貌示人。以下伊战初期的3件著名假新闻,堪称是经典范例,值得流传于世。

  (1)2003年4月2日清晨,美军紧急召开记者会,宣布几个小时前美军突袭伊军驻守的医院,成功营救被俘的19岁美国女兵杰西卡·林奇(JessicaLynch),并发布了一段5分钟的“实况录像”。在这段采用夜视镜摄影设备录制的“影片”中,突击队的两架直升飞机抵达医院上空时,画面突然变成一片漆黑,接着机枪声、炸弹爆炸声响成一片,黑暗中可以看到子弹划破天空的闪光和听到突击队战士“冲!冲!冲!(Go,Go,Go)”的雄壮吼声。好一阵后,画面又回到可视状态,是医院内摇摇晃晃快速闪过的镜头,然后只见从医院大门冲出一队美军士兵,抬着一具担架,急速上了保持启动状态的直升飞机,立刻升空飞离。接下来就是林奇在美军医院受到良好护理的感人场景了。

    实际上,是伊拉克医生通知美军来接走负伤的林奇,美军出发前很清楚医院里没有一个伊拉克军人,医院所在的城市也没有伊拉克军队,他们已在两天前溃败逃跑了。记者会上美军发言人故弄玄虚,不回答营救行动中与伊军交火的问题,称不便具体透露,因为以后还要营救其他战俘,不能让敌人知道我们的方法,如此云云。其实,这位发言人是在巧妙规避日后被指说谎造假。虽然发言人闪烁其辞,但“新闻”节目的受众,在画面漆黑,机枪声、炸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的无言细节中,被洗脑了一把,很自然把一个没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故事,作为美军英勇壮烈诗篇接受了。这里洗脑的画面上没有一句解说,而效果远胜于慷慨激昂的说教。

 (2)在美军占领巴格达的凯歌声中,许多美国人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堪萨斯城一个欢欣鼓舞的伊拉克人,动情地对着摄像镜头说:“谢谢你,布什!谢谢你,美国!”这十几秒钟为布什歌功颂德的画面,感动了美国人,冲淡了人们对这场战争的质疑和反对。尚如观众知道这个画面是广告,就不会有如此效果了。然而,这确确实实是一则广告,在攻占巴格达之前就制作了,而且出品部门不是电影公司或电视台,是美国国务院。电视网把这段国务院预先制作的“现场采访”,同其他伊拉克新闻片段混合在一起播放,却没有注明此片段来自政府的公关广告。这是深得现代洗脑术精髓的高明之作:洗脑,但不能让你察觉。

像这种公关作品冒充新闻,美国政府早就驾轻就熟了。《纽约时报》2005年3月13日发表长篇报道,打印出来有11页之多,标题是《布什政府开创了一个电视新闻预先包装的新时代》,专题介绍布什当局雇用公关公司炮制对其政策歌功颂德的新闻和电视节目,花钱收买名家和专栏作家撰写支持其政策的“独立评论”,用这些手法操纵舆论,引导民众。

 (3)2003年4月9日美国CNN、福克斯等每一家主流电视新闻网都报道,当天巴格达市民举行大规模起义(amassiveuprising),无数人自发涌进巴格达市中心的菲尔杜斯广场,把萨达姆的大型雕像拉倒,并向美军欢呼致敬,庆祝美军解放巴格达的历史时刻。但电视摄像机没有提供广场的全景图像,只有局部人群熙熙攘攘及向美军感谢的近景。据后来揭露的事实,这又是一次精心组织的假新闻。在拉倒萨达姆雕像前,美军先行清场,然后封锁广场,禁止巴格达市民进入。当时广场上的美军士兵、摄影记者、以及由大型军用飞机从美国运来的萨达姆反对派,总共不到150人。这些两天前还住在美国的伊拉克人,充当了市民大规模起义拉倒萨达姆雕像的道具和演员,雕像其实是用长铁索被远处的美军重型卡车拖倒,当然演员们受命使劲握持铁索的前一部分,以便让新闻记者拍照为证。据一张事后流出的广场长镜头,整个广场只有在雕像前有一些人,由于菲尔杜斯广场非常大,看上去的感觉就是一小撮而已,完全不存在报道中的市民大规模涌进广场起义的情景。

(三)

    同假新闻本身相比,美国政府和媒体合伙造假以及新闻霸权势力,更使我吃惊。女兵杰西卡·林奇被俘和获救,菲尔杜斯广场上拉倒萨达姆雕像,这些事件完全没有一手遮天的可能性,但CNN等美国主流媒体还是敢公然报道假新闻。

    当时追踪伊拉克战争的国际媒体大本营,设在巴格达18层楼的巴勒斯坦大酒店,而这个大酒店紧挨着菲尔杜斯广场,可以俯视广场上发生的事。显然美国军方和CNN等主流大媒体不忌惮在各国媒体的鼻子底下睁眼说瞎话,将根本不存在巴格达市民菲尔杜斯广场大规模起义的“新闻”,向全世界广为播报。美国军方和美国主流媒体有恃无恐,因为能进入伊拉克战地采访的媒体和记者都需事先获得美军的批准,而驻扎在巴勒斯坦大酒店的记者们很清楚,与美军闹别扭,会被立刻赶出伊拉克。

    杰西卡·林奇被俘和获救的故事,美国媒体就更离谱了。林奇在伊拉克医院接受了9天的治疗,但美国军方和主流媒体将伊拉克医院的医生、护士和其他目击者视如无物,而是以取悦美国民众、美化美军、创造英雄为“新闻”准则,随心所欲作报道。这件事的洗脑谎言与事实大致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军方和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主流媒体,无中生有报道林奇遭遇敌军后浴血奋战,杀死了多名敌人,直到打完最后一粒子弹。林奇身中数弹,并被刀刺伤,因枪伤和刀伤失去知觉才成为伊军俘虏。有些媒体更夸张,称林奇被俘前举枪自杀,但因为子弹都打光了,所以没有自杀成。事实上,林奇的车队开错了路,意外开到了伊拉克军队的阵地,在突围的慌乱中,林奇乘坐的装甲车高速撞上前面一辆美军装甲车,驾驶员当场死亡,林奇负重伤,全身多处骨折,失去了知觉。在遭遇伊拉克部队后,林奇没有放过一枪一弹,只是跪在装甲车里祷告,一直到出车祸。林奇被俘后,伊军看她伤势很重,就把她送到一所民间医院。

   林奇身上没有枪伤和刀伤,美军医生肯定一目了然,但他们不置一词,任由军方和媒体胡说。美国媒体在伊拉克战场上占了绝大多数,但没有一家美国媒体采访林奇住过的伊拉克医院,而是凭空捏造新闻,最后因为英国的《卫报》记者去医院实地调查,才使美国“新闻”露了馅。

(2)美国媒体报道林奇被俘后受到残忍虐待,身上一些伤口是受审时留下的。事实上,根本没有人审问林奇,她被俘后就被送到医院,受到伊拉克医生和护士全心全意救治,受到当地条件可以提供的最好护理。伊拉克医生对英国记者说,林奇一到医院就作了一次全身检查,除了车祸造成多处骨折,没有找到其他任何伤害。过了一天,医生又给林奇作了一次全身检查,没有新的发现。林奇被安置在这个医院唯一的高级特殊病床上,尽管人手紧缺,医院还是专门配给林奇一名护士。为了安抚林奇的情绪,这位护士为她唱歌解愁。当时血源紧张,伊拉克医护人员捐出自己的血,输给林奇。相比于伊拉克战俘惨遭美军凌辱虐待的不堪丑闻,民主国家军队的素质,真令人不胜摇头。

(3)美国媒体报道美军突击队强攻萨达姆精锐部队烈士旅驻守的医院,经过激烈交战后成功救出林奇。事实上,医院里根本没有一个伊拉克军人,而医院在两天前还用救护车尝试将林奇送去一个美军公路检查站,在接近时突然遭到检查站美军狂射,林奇差点被美国兵打死,这辆救护车幸运地逃了回来。接着医生冒着危险,将林奇在医院的信息传递给美军,请他们快来接人,因为林奇伤得很重,需要更好的治疗。而美军得到消息后,却精心等待适合造假的时机才去接人。伊拉克医生对英国记者说,当他看到美军半夜用直升机来接林奇,感到非常吃惊,因为医院乃至整个城市都没有军人,完全可以白天来。而美军冲进医院后,对医生、护士极为粗暴,马上将他们及其余病人全部绑起来或铐在床架上。

    在英国记者不知趣,败了美国同行的兴致后,林奇的主治医师们急急忙忙宣布,林奇患了失忆症,不记得被俘后发生了什么,而且这些失去的记忆很可能永远也恢复不了。在媒体疯传林奇奋勇血战,因枪伤和刀伤住院时,医生们不澄清;当真相开始浮出,为了阻挡人们向林奇核实,医院就透露她永远不可复原的“失忆病情”了。不难看出,这是军方、媒体、医院的系统性大型造假行为。幸好林奇本性单纯正直,她被“失忆”了一阵后,终于出面说话,坦诚伊拉克医生和护士讲的全是事实。林奇又表示,她的生命幸亏伊拉克医生和护士的全力抢救才得以保存,伊拉克人是她的真正救命恩人。军方与媒体合伙导演的这部英雄主义大戏,到此演不下去了,被迫戛然落幕。

    林奇获救事件,本来是伊拉克人可以用来骄傲的人道主义范例,但没有话语权,就被彻底抹杀;而在这个事件中原本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美国人,因为握有新闻霸权,反过来趾高气昂大作文章。至于林奇,虽然只需要保持“失忆”状态,就可坐拥纷沓而至的荣誉,以及由荣誉带来的种种好处,但她顶住军方压力道出事实真相,在我看来,林奇真是一位名至实归的美国英雄。

(四)

    新闻自由理念有积极正面意义,不能抹杀,应予肯定。但从实践来看,新闻自由话题虽然喊了几百年,至今还是一个伪命题。

    第一,空洞抽象的新闻自由没有立足之地。新闻能影响舆论,舆论能引导民众。舆论是杀伤力强大的信息武器,可以用来帮助维持社会秩序,也可以用来颠覆社会秩序。如果舆论不停地发鼓噪之声颠覆秩序,影响到社会稳定时,任何政府都会出手干预,决不会听之任之。新闻自由问题,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可操作定义,但是迄今未见有这样的定义;即使自称有新闻自由的美国,其实也没有这样的定义。

    第二,新闻自由原则只适用于资本,不适用于记者。如果媒体有一篇报道,政府不准发,这种情况下媒体可以用新闻自由原则抗争。媒体发的报道,归根结底要由记者撰写,但记者却没有新闻自由的权利。如果一个记者写了一篇报道,而媒体老板出于某种原因不准发(比如涉及经济利益,因为该报道内容是揭露一个大广告客户的丑闻),这种情况下记者不可以用新闻自由原则抗争。你要抗争,要坚持发这篇报道,老板就叫你卷铺盖回家,那就没有你要求发稿、要求新闻自由这个事了。老板如此处理,你打官司也没用,法律不会支持你。

    第三,新闻自由与新闻资源垄断共存的反讽现象。例如,美国号称为新闻自由的国家,但新闻资源被几家大媒体集团高度垄断,全国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导向只得跟从它们的指挥棒转。这种状况特别有利于垄断大媒体搞洗脑作业,因为洗脑术的要诀是不能让受众感觉到洗脑,而“新闻自由”的桂冠可使新闻貌似客观独立,就能起到隐蔽洗脑的作用。

    伊战前美国媒体大规模系统性制造假新闻,称伊拉克拥有核武器、化学武器;伊战中美国媒体又大规模系统性制造假新闻,营造美军正义之师的形象。这些足以说明美国媒体的新闻伦理道德不怎么样,表里不一,无资格为人师表。而美国的新闻自由,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选择性报道的自由。美国新闻界仍然延续冷战时期的态度,只喜欢报中国的负面新闻,越耸人听闻兴趣越大。中国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名女孩在唱歌,但歌声其实来自另一个女孩,这种假唱确实不好,不过也算不了什么,因为这不是歌咏表演会,没有演员表,要突出的不是个人。如果这点造假的事儿发生在美国,实在是太过寻常了,并且性质又同电影中替身演戏差不离,肯定没有一家媒体会感兴趣。但是因为发生在中国,美国主流媒体就反复播报,处理得像是个什么大丑闻,而美国《時代》杂志年底还将此次假唱事件评为2008年世界十大丑闻之一。可讽刺的是,美国媒体在伊拉克战争大规模制造的假新闻穿帮后,它们都是轻描淡写处之,从未作出稍微像个样的反思。

    其实,现代的新闻自由这个词,就像普世价值、言论自由、民主、人权等等名词一样,主要是作为洗脑武器和颠覆武器,向美国不喜欢的国家输出。而在美国国内,民众对于这些词的概念十分冷漠,甚至厌烦,认为是政客们玩的假惺惺游戏,所以使用的频率非常之低。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方鲲鹏
方鲲鹏
1
1
0
3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