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华:扒下美国之音“新闻自由”的裤子
作者:来源:环球时报
2015-10-08
2336
美国众议院日前通过一项议案,将设立国际通讯署,取代现有的美国广播理事会,以加强美国的“对外宣传”。其中,“美国之音”的使命被定为“支持美国政府的 外交工作”。美国这次改革的动机是认为“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等国际广播体系,在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等竞争国家的宣传及情报战方面时,缺乏效率及表 现不佳。美国长期给中国和其他国家扣上“限制新闻自由”的帽子,这一决定扒了美国之音标榜的“新闻自由”裤子,“奠定了美国之音作为美分党机构的法定地 位”。
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2011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长期干扰美国资助的自由亚 洲之声和美国之音的对华广播,但是却在美国扩张自己的官方媒体,包括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开设新华社办公室”,“美国在公共外交方面已被中国超越,中国利用 基本上封闭的体制阻拦美国所作的种种努力。而美国的开放制度让中国占了优势,通过多个不同管道将其信息渗透美国”。这份报告呼吁美国政府加强“公关外交” 努力,应对中国在国际层面上展开的强大舆论攻势。“美国之音”的使命被定为“支持美国政府的外交工作”,就是上述报告的落实。
“广播已属于昨日黄花,年轻人天天玩手机,除了早上遛弯的老人,何曾看到周围年轻人 听广播?” 调查发现,只有0.5%的中国成人把收听广播作为新闻的主要来源,美国之音对华广播的黄金时代已结束。美国之音从2011年10月1日起,停止中文短波中 波以及卫星电视广播,只保留美国之音中文网。美国之音停播中文广播,“并不意味弱化对华传播,而是采取了新的对华传播战略,即由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向 新兴媒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而不是短波传播,传播效果达到最佳”。
网络空间是中国言论自由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阵地,一些网民通过翻墙获取信息。2009 年10月1日到2010年9月30日,美国之音中文网总访问量700万人次,浏览量达到2176万次,每次访问时长5分钟,特别是藏文网站总访问量达到 30万人次。面对中国6亿多的网民,美国显然认为美国之音浏览量太少。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时,就念念不忘把“网络自由”作为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攻击他国特 别是中国的网络审查政策;美国并不是真的需要“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而是“符合美国需要的自由流动”。
为了突破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埃及、缅甸、越南和中国等国的互联网审查,美国 国务院自2008到2011年的3年共获得5000万美元的拨款,用于“互联网自由”项目,研究多种翻墙软件和“从电邮订阅”等技术:教网民如何避开网络 监控,如何登录美国之音网站,如何开设美国之音博客、如何使用脸谱和推特等;还创造可供网民交流和串联的平台,告诉网民如何效仿西亚和北非民众的串联经 验。“地球人都知道美国之音只是美国政府用来对中国以及一些其它国家的一个和平演变的工具”,美国实际上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绝对优势,通过美国之音网站向 中国和其它国家渗透意识形态,传播美国价值观念,达到“抹黑他国、搞乱他国”目的。
美国之音仅面向美国以外国家的受众,禁止直接向美国国内传播,表面上“避免政府操控 宣传机器左右美国公众舆论”,实际上“满嘴跑火车”的美国之音“说了美国人自己都不信”。长期以来,“美国之音误导民众,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对中国的问题 (如雾霾、新疆暴恐和周永康案件等等)大肆张扬,对中国的成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投资他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等)作负面解读,7天24小时不断地诋毁中 国”。美国国会议员不满“为何每年资助数亿美元的媒体没有在报道中明确显示亲美立场”,这说明“美国之音说谎还说的不够,一定要把谎言进行到底”。
“美国之音”的使命被定为“支持外交”,实质上是美国与他国争夺“网上话语权”。在 当前的国际斗争中,话语权极为重要,往往因为没有话语权,还未交手胜负已定。马航坠机事件,美国就是利用其强大的话语权,生生把俄描绘成“恶棍”,并在真 相未公布之前“未审先判”,并达到了离间俄欧、出台冷战后最严厉制裁俄国措施的目的。回顾与西方斗争史,中国不知道吃过多少没有“话语权”的亏。我们一定 要掌握“网上话语权”,向世界发出客观、公正和实时的信息,揭穿美国之音等西方媒体的谣言。
美国的外交利器——“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与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对于美国政府是否仍需进行对外宣传活动,美国国内产生了分 歧。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杜鲁门政府认为,美国政府仍有坚持对外宣传的需要,而国会却对此表示反对。作为美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之音”的去留也 自然成为战后国内有关政府对外宣传活动讨论的重点。被任命为负责公共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1945年9月发表讲话,力主继续保留美国之音。他认为, 继续保留美国之音将是美国的声音传递到那些实行新闻检查国家最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同年12月31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写信给杜鲁门,要求继续保留美国之 音,“许多国家关心这一强大的新的媒介的发展,它使我们能直接接近其他国家的人民,而他们需要了解美国的人民及美国的政策”。
虽然1946年、1947年国会通过的拨款法案仍使美国之音得以继续存在下去,但却 遭到了许多国会议员非凡是共和党议员的强烈反对。他们极力想减少对美国之音的拨款,甚至主张完全解散。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之音经费预算遭到缩减,人员编制 减少,其广播人员由原来的41人减少到1946年的24人。对外广播使用的语言也由40多种减少到不到30种,每周节目的广播时间随之大量减少。美国国会 所提出的反对战后继续保留美国之音的原因为:(1)政府不应在国外传播新闻;(2)国务院不应垄断短波广播;(3)美国国务院,包括美国之音,雇佣了许多 不值得信赖的人,不能依靠他们为美国在国外树立一个“公正”的形象。在1947年国会举行的一次听证会上,对美国之音持反对态度的、来自纽约州的众议员约 翰?泰伯进一步指出:“这些广播所造成的弊大于利。它们并没有制约共产主义的扩散。本来是为了赢得对美国尊敬的宣传,却被用来批评私营企业,表达政党的观 点,歪曲美国生活的真实情况。”
就在美国国内就美国之音的去留进行激烈争论之际,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富 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帷幕。一年之后。杜鲁门也在国会推出了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1947年,由于冷战激化,苏联开展了强大的舆论攻 势。冷战的爆发沉没了国会中反对美国之音继续存在的声音,而要求维持和扩大美国之音的呼声越来越高。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美国新闻教育法 案》,即《史密斯—蒙特法案》。该法案正式授权政府经营属于官方的广播电台,进行对外广播宣传,以支持美国的对外政策。这项法案正式确立了美国政府进行国 际宣传和教育交流活动的合法地位,成为美国之音及政府其他的对外宣传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据。因此,“冷战”的需要成为美国之音继续存在的要害性因素,使美国 之音避免解散的命运,并成为了冷战过程中美国实行意识形态战略的重要工具。
冷战不仅拯救了美国之音的命运,同时也极大推动了美国之音的迅速发展。随着冷战的进 一步加剧,美国国会开始把美国之音看成是美苏对抗的重要武器,是实行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五六十年代是冷战的第一次高峰期,在这一时期,美国之音不遗 余力地进行反共宣传,在意识形态的冷战中采取了进攻的架势,并因此获得了重大的发展。1947年2月,美国之音开始对苏联广播,天天为1小时。朝鲜战争爆 发后,美国之音加强了中文的广播。为了满足冷战的需要,美国国会增加了对美国之音的拨款,用以改善设备,加强美国之音的对外广播活动。这个时期的美国之音 所用语言的种类达到40多种,超过了二战期间的水平。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加强美国政府的对外宣传活动,成立了美国新闻署。美国 之音便成了美国新闻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多以后,它的总部由纽约迁到了华盛顿。艾森豪威尔指示,美国之音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广大的无线广播网与共产主义 作斗争”,重点是“铁幕和竹幕背后的国家”。为了更有效地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战,美国对盟国的广播大规模减少。到1955年除了全球英语广播 外,完全取消了对西欧各种语言的广播。50、60年代,亚非拉地区各国民族独立解放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许多国家纷纷从殖民地、附属国的地位中解放出来, 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夺自己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国家作为美国之音广播的重点对象,美国之音也因此增加了阿拉伯语、印度语等10几种亚非 地区民族语言的广播。
美国之音在冷战期间所播出的节目,随着国际形势的需要不断做出调整。根据《史密斯— 蒙特法案》,它的主要内容为新闻广播、宣传美国的政策及介绍美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在新闻广播和新闻评论中,美国之音大肆地进行反共宣传。这类反共宣 传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反感和抗议,听众数量锐减。针对这一情况,50年代后期美国新闻署开始对美国之音节目进行了调整。1958年,新上任的美国 新闻署长乔治·艾伦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全球英语节目。他认为,针对具体地区而运用的民族语言的广播易于使听众将这种广播视为美国的宣传。假如美国之音能用英 语对全球进行同样的广播,可以使听众增加对它的信赖。1958年底,英语节目的广播时间,包括重播,天天为16小时。为了扩大广播的效果,1959年10 月美国之音还推出了非凡英语节目。非凡英语节目的基本词汇为1500个(后来降到998个),都是国际广播中的常用词汇,每分钟以65个字的速度播讲。
1961年美国入侵古巴,接着1962年美苏之间又爆发了“猪湾危机”。在这种紧张 局势下,美国之音配合美国的对外政策,大大加强了对古巴、苏联、东欧的广播。英国(泰晤士报)称美国之音进行一次“摧毁性的广播轰炸”。1962年2月 26日,在美国之音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中,肯尼迪对美国之音予以非凡的重视。对美国之音在过去20年的活动,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它给了 人们以坚定的信念和希望,使美国的安全和自由事业都得到了好处。他还强调指出,美国之音“是政府的一只臂膀,因此也是国家的一只臂膀”,要“以一种最有利 于看待民主制度和美国的方式,把我们的情况向全世界报道”,“报道我们的基本信念”,并且“要和我们的敌人的宣传进行竞争”。
70年代,国际关系,非凡是东西方关系进入缓和时期,美国之音为配合美国政府的缓和 政策,对外广播的用词和语调也趋于缓和,并在节目安排上进行了调整。但美国之音作为意识形态斗争主要工具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调整只是为了更好地为美国对外 政策服务而采取的更为灵活的方法。
为了改变美国之音自50年代以来因赤裸裸的反共宣传而招致的恶名,在美国新闻界和美 国之音内部的强烈呼吁下,1976年7月12日,在福特当政时期,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之音章程》,明确规定了美国之音必须为美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服务以及 应该遵循的宣传原则。这个章程篇幅不长,文字简练,全文如下:
通过无线电广播与全世界人民建立直接沟通渠道对美国的长远利益是必要的。为了取得成效,作为美国新闻署所属的美国之音必须赢得听众的注重与尊敬。美国之音的广播应遵循以下三条指导原则:
第一,美国之音应该始终作为权威性的、听众信任的新闻来源,美国之音的新闻必须准确、客观,并且力求全面。
第二,美国之音代表整个美国社会,而不代表美国社会中的某个阶层。因此美国之音在介绍美国制度与思想时应该做到内容广泛,报道全面。
第三,美国之音应清楚地、有效地阐明美国的政策,同时也报道对这些政策所发表的认真负责的意见和评论。
《美国之音章程》中所说,“准确”、“客观”、“全面”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附合美国对外政策的前提下,进行所谓“客观”的报道。假如一旦与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产生矛盾,美国之音就会毫不吝惜牺牲其所谓的“客观性”,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70年代对美国之音的广播时数及所使用的语言数量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1970年美国之音以35种语言平均每周播出860多小时节目;到1981年10月美国之音的播出时间为每周904小时,所使用的语言为39种。从这一数 字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音的对外广播活动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
里根当选总统以后,美国对苏联采取了强硬立场,使美苏冷战出现第二次高潮。里根一向 以保守主义而著称,是一位坚定的反共主义者,他本人又从事过多年新闻广播工作,因此十分重视美国之音的对外广播活动。在竞选美国总统时,里根就表示要就美 国制度对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向全世界宣传”,“要同共产主义的宣传”作斗争。他说,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是“真理的灯塔、自由的象征,是 告诉铁幕后面的人们不要放弃希望的工具”。1982年2月24日美国之音成立40周年,里根在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称赞“美国之音是给那些生活在共产党政 权之下的人民和独裁暴政统治之下的牺牲者带来了希望”。在他任职期间,美国政府以“进攻”的姿态进行了反共宣传,传播所谓美国式的“民主”。里根在 1982年春天在英国议会发表的讲话中公布:“美国将加倍努力促进国际民主势力的发展。”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对此解释说:“在一些由共产党统治的国家,最近 的世态发展表明,我们面临着一个民主改革和革命的新时期,共产党社会的弱点日益明显,人民对自由的渴望仍然很强烈。共产党政权对人民的情绪和经济方面所作 出的让步,可能播下改变共产党政权的种子。”他还认为:“共产党国家民主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归根结底应该是其内部势力。我们不想煽动暴力或破坏共产党政权, 但我们也不忽视共产党国家中谋求进行和平改革的人士和组织,从道义和战略上来说,满足他们求援的要求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进行争取自由的斗 争。”“美国政府在这方面一直很活跃;我们的电台广播已经成为共产党国家里的替代性自由新闻。”
为了保证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的顺利实施,美国之音的陈旧设备需要进行更新。因此,里 根早在1982年7月19日就建议使美国的国际广播系统现代化。美国新闻署署长威克也向白宫提出了一份关于美国之音现代化计划的报告。同年12月7日,威 克在卡萨布兰卡就此发表讲话说:“为了提高美国之音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效果,5年内将花费10多亿美元改善其发射技术设备,要在宣传上占据主动地位,让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做的好事。”1983年,国会通过了美国之音的现代化计划,总耗资估计多达15亿美元,预计在1991年、1992年完成。1987年2 月24日,美国之音电台在成立45周年的纪念会上播放了里根发表祝贺讲话的录像带。里根在讲话中重申,他将“像肯尼迪重视太空计划那样重视美国之音的现代 化”。80年代末期,由于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过于庞大,不得不压缩开支,美国之音现代化计划被迫延缓,完成计划时间延至1994年以后。同时,所需工程费用 又进一步上升到18亿美元。美国之音经过现代化改造,到80年代末所发出的信号已经强大得多了。
80年代美国之音配合美国对外政策,广播节目得到迅速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 国政府先后与斯里兰卡、摩洛哥、泰国、博茨瓦纳、伯利兹、以色列、波多黎各等国的政府洽谈,要求在这些国家设立大功率的发射台和转播台。与此同时,美国之 音也相应地增加了广播语种。到1988年10月,美国之音广播所使用的语言已从1981年的39种增加到43种,每周的播出时数也从904小时增加到 1209小时。另外,1985年10月15日,美国之音在停止向西欧广播30年后还重新开始天天24小时用英语向西欧广播,并计划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 等6种语言广播,目的是“改变多年来美国的新闻信息在欧洲青年中传播不足的状况”,加强欧洲青年及对美国有误解的人,正确理解“美国的政策和过去所共有的 价值观念”。
冷战后的美国之音
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 进入了“后冷战时代”。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国际新秩序的领袖。美国政府认为,美国有义务在全世界推行它 的价值观念、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建立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美国在赞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对共产主义的“胜利”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新的世界格 局所提出的挑战。例如,地区冲突以及许多国家民族冲突的加剧,要求美国做出真正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之音在进入90年代后,为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对 外政策,又进行了调整。
在东欧剧变和独联体成立后,美国之音继续向这一地区进行新闻广播和传播其他信息。几 乎所有前苏联和东欧地区新成立的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政治制度和民主思想的影响,甚至有些东欧国家的领导人希望西方帮助自己建立新的民主政治制度, 例如捷克共和国的瓦茨拉夫·哈韦尔。美国之音迅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其广播节目中不断介绍民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西方怎样运作和发挥作用。
此外,美国之音还继续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大新闻和信息传播。1991年3月25日,美 国之音开始了天天15分钟的藏语节目,为此中国政府向美国提出了严正抗议。1992年4月25日,还开播了针对伊拉克和伊朗听众的库尔德语节目。1991 年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分裂后,美国之音于1993年2月21日把其对前南斯拉夫的广播分成了克罗地亚语节目和塞尔维亚语节目两部分。这两个节目和斯洛文尼亚 语节目都增加了播出时间,以保持其对巴尔干地区听众持续稳定的新闻与信息传播。1996年,美国之音又增加了波斯尼亚语的广播。它还利用克罗地亚和塞尔维 亚的当地电台广播美国之音的节目。1996年10月1日,克罗地亚的调频101电台开始转播美国之音的克罗地亚语节目,成为萨格勒布首家播出国际节目的电 台。同年,美国之音的塞尔维亚语广播又增加了30分钟的中波广播,从而使其塞尔维亚语广播天天达到两个半小时。1996年4月22日,美国之音设立了通过 线路向波斯尼亚播出的15分钟的直播节目,并通过卫星传给当地的广播电台。同年晚些时候,美国之音的波斯尼亚语增加到30分钟,随后开始对波斯尼亚进行直 接广播。
1996年7月15日,针对厄尔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听众,美国之音增加了奥罗莫语和 提格雷尼亚语的广播,从而成为美国之音播出的第49种和第50种语言。提格雷尼亚语是厄立特里亚使用的语言之一,而奥罗莫语为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族群所使用 的语言。美国之音运用这两种语言与1982年开播的阿姆哈拉语共同向这一地区进行广播。1996年7月15日,它还在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助下,向中非地区 开播了基隆迪语系中的kirundi语和kinyarwanda语节目,使其广播语种达到52种。美国之音向这一地区已有英语、法语和斯瓦希里语的广播, 这两个新语种的播出势必增加它在该地区的听众人数。最初这两个语种每周的广播时间仅为30分钟,而到同年11月它们开始一周七天进行广播,并在一个月后将 周六、周日的播出时间增加到1小时。
美国之音在1996年对巴尔干和中非地区的广播中还增加了难民热线节目。克罗地亚 语、塞尔维亚语难民热线于1996年8月14日开播,基隆迪语和Kinyarwanda语的难民热线也于同年11月30日开播。美国之音向这一地区的广 播,为听众能够与自己因战争或个人原因而离散的朋友和家人团聚,提供了机会。
1997年2月阿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及其他城市发生了骚乱。美国之音的阿尔巴尼亚语广 播成为该地区人民获取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同年3月,阿尔巴尼亚的城市骚乱演化为内战,阿尔巴尼亚政府将地拉那、爱尔巴桑、吉诺卡斯特、斯库台、库克斯地 方电台播出的美国之音阿尔巴尼亚语节目减少为很短的时间。在阿尔巴尼亚危机的高峰时期,美国之音通过短波和中波频率增加播出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向阿尔巴尼 亚人民提供尽可能多的新闻。
1997年2月,美国新闻署的国际广播局还与亚洲卫视广播公司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这使美国之音和其他美国民间的国际广播公司可以利用亚洲2号卫星播出自己的节目。
美国之音就其历史来说,主要是一个国际无线电广播电台。然而,90年代中期以来,美 国之音开始尝试利用广播与电视同时联播节目。第一个这样的广播和电视联播节目是1994年9月18日通过卫星向中国播出的“中国论坛”。两年以后,美国之 音的阿拉伯语部与世界网电视部和在伦敦的中东广播中心共同合作播出了又一个广播和电视联播节目“与西方对话”。这两个节目的成功播出使美国之音大受鼓舞。 在世界网电视的支持下,美国之音在其总部设立了一个电视演播室。1996年10月18日,其第一个节目法尔西语广播与电视联播节目播出。此后,美国之音又 播出了阿拉伯语、波斯尼亚语、英语、汉语、塞尔维亚语、西班牙语的广播与电视联播节目。美国之音俄语部、泰语部、土耳其语部还为这些国家的当地电视台制作 节目。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国际互联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进行通讯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 段。这一新的媒体也为美国之音的新闻广播提供新的机会。1994年美国之音成为世界上首家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的国际广播电台。起初,美国之音的网址只以两种 简单的文本形式提供信息。1996年,美国之音在国际互联网络上增加了自己的网页。目前,该网址可以提供美国之音的新闻、英语新闻广播专线、美国之音的广 播节目表和频率表。美国之音播出的多种节目、数字化音频资料以及中文节目和克罗地亚语节目的文本,其他语言节目的文本不久也将出现在该网址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美国之音将会继续采用新的、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吸引世界各地的 听众,以便更好地为美国的对外战略服务,宣传美国的政策,充当向外国宣扬美国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在谈及新世纪目标时,美国之音认 为,“对组成美国之音的成千上百的工作人员来说,其传播综合、及时、真实信息的目标将一如既往。美国之音将继续播出自由之声,成为世界上成千上百万听众的 希望的灯塔。”作为美国公众外交的工具,它的目标并非是中立的,也非像其自夸的听众的 “灯塔”。这从它的节目内容可以得到验证。
根据美国政府宣传的需要,美国之音的节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国际新闻报道与 分析等时事类节目;另一类是介绍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的专题性节目。美国之音的新闻时事节目约占全部广播节目的60%左右,主要包括国内国际要 闻、新闻分析、时事报道和评论,其来源主要是:西方各大通讯社,包括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以及它们的地区性组织;《纽约时报》、《洛杉矾时 报》、《华盛顿邮报》及其他美国全国性的各种主要报刊和杂志;美国中心情报局的外国广播情报处监听各国电台广播的资料;以及美国之音驻世界各地记者发回的 报道。所有这些新闻最后全部交由一个庞大的新闻中心处理。该中心有近200名工作人员,他们精心选择,天天编发近200多条的新闻。所有语言节目的前5条 新闻,均由新闻中心统一安排,各语言广播不得随意更改。
时事类新闻节目是美国之音广播的基本组成部分,一直为美国官方所重视的,因为它代表 着美国政府的观点,起着向外国介绍和解释美国政府政策的作用。因此。美国之音非凡注重这类节目的选择。在选择这类节目时,除了考虑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不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矛盾外,重点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阴暗面”的东西和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与言论,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反共和所谓的“民主”、“自 由”、“人权”的宣传。美国之音播发的评论(又叫社论)最具典型性。它直接公布或解释美国政府的政策(非凡是对外政策),完全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里根总 统时期,美国之音新上任的台长约翰·休斯从1982年5月开始将美国之音以前每月播发3至4篇社论改为几乎天天一篇社论。“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美国之音的专题节目如《谈谈美国》、《今日美国》等节目主要介绍美国社会、文化、政 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这类节目虽然不像时事新闻节目那样直接宣传美国政府的政策,但其目的仍然是服务于美国的战略利益,意在通过介绍美国社会文化和政 治经济制度,使外国听众理解美国政策所产生的社会背景,从而赢得他们对美国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由此可以看出,专题节目广播具有间接性和长远性。为了争取更 多的听众,近20多年来美国之音专题节目的面貌已与50、60年代赤裸裸的反共叫嚣大不相同,在节目的制作上更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并表现出友好、客观的 面孔。美国之音的专题节目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为了取得听众好感,在外国民众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利用美国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 术和所谓的“民主”、“自由”及文化的多样性,全面广泛而又系统地介绍美国的情况;(2)凭借美国强大的势力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宣扬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 观念。
美国之音目前用50多种语言向世界广播,共分成6个区域语言的广播,即非洲、拉丁美 洲、欧洲、东欧、北非中东与南亚、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音广播的广泛性。几乎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可以听到美国之音的广播。这一特点 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反映了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全球性意识形态战略。但美国的对外政策又是有重点的,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美国之音的广播同时具 有很强的针对性。前苏联、东欧以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是美国之音广播的重点对象,即使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美国仍针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反共 宣传。前苏联、东欧国家也仍然是重点对象,只不过目前更注重报道这些地区的民主化进程。美国之音不仅在区域上注重其广播的针对性,在内容上也是如此。美国 之音对不同国家广播宣传的内容是不相同的。同样对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中国:东欧也是各不相同的。对第三世界国家也各有区别。例如,对非洲,美国之音认 为非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落后、土地贫瘠、粮食奇缺、饥荒严重,所以它非凡注重经济报道。
美国之音对华广播
美国之音的对华广播是美国政府对华公众外交活动之一。中国听众目前可以收听到美国之音面向全球的英语节目和专门针对中国的汉语、广东话、藏语节目。
在美国之音成立前夕,美国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的短波广播。1942年,美国之音创立后,其中文部举办了普通话、广东话、闽南话和上海话节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的广播在对抗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宣传上曾经起到积极作用,并成为同盟国在亚洲对日进行心理战的工具。
二战结束后,美国之音缩小了广播规模,其中文部只保留了普通话节目。新中国成立后不 久,朝鲜战争爆发,中美两国关系陷入对抗状态。美国之音又加强了对华广播,重新恢复了广东话、上海话、闽南话等节目,并增加了潮州话、客家话和藏语节目。 从50年代初直至60年代,美国之音的对华广播一直服务于美国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孤立和封锁中国的对华政策,进行反共反华宣传。进入70年代后,随 着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美国之音对华广播策略开始发生转变,其20多年赤裸裸的反共反华腔调逐渐有所改变,节目内容开始注重报道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贸易 往来、文化、科学、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活动。1978年,我国公布停止对美国之音的干扰。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981年,美国之音在北京设 立了记者站。美国之音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80年代还进行了相互交流,促进了双方之间的相互了解,并为双方共同提高广播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据估计,在 80年代,美国之音在中国拥有1700多万听众。它在中国拥有如此之多的听众由于中国刚刚开放,许多中国听众对西方,非凡是美国布满强烈的好奇心,渴望通 过收听广播了解西方,了解美国。而且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中国青年中兴起一股英语学习热,美国之音的英语教学节目成为青年人,非凡是大学生通过广播学习 英语的一条倍受青睐的途径,其《英语900句》、《中级美国英语》等就是当时深受中国听众喜欢的节目;最后,美国之音活泼生动的节目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 一。
进入90年代后;美国之音的对华广播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其在中国听众中的影响 开始有所削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1989年春夏之交中国****中美国之音由于推波助澜,受到中国的严厉批判,从而使一些中国听众对其报道的真实性失 去信任;其二,中国新闻报道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得到进一步发展,节目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活泼;其三,英国广播公司(BBC)、澳大利亚广播电 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众多广播节目的调整或播出,也使美国之音的听众有所减少。
美国之音在中国青年非凡是大学生中拥有较多听众,主要是这些青年人希望通过收听广播提高英语水平,并增进对美国社会文化了解。因此,在大学生中,收听美国之音英语节目的人数居多。
根据《美国之音章程》,美国之音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时事新闻、介绍美国社会文化和政 治、经济制度以及宣传美国的政策。进入20世纪以来非凡20世纪下半叶,国际广播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媒介。广播成为人类了解自己所生存世界的 重要信息来源之一。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利用国际广播进行时事新闻报道、介绍本国的社会文化和宣传自己国家的政策。然而,美国之音所进行的广播并非仅止于 此。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谋求霸权以及美苏冷战的爆发,美国之音成为美国政府推行其意识形态战略的工具。美国政府利用它实施其一贯坚持的反共政策,并借此 宣扬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图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能实行“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对美国之音一贯坚持反共政策,并喜欢报道中国社会的 所谓“阴暗面”,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分清是非;对美国之音所宣扬美国式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也要有清醒熟悉,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中国进行经 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井不是谋求“全盘西化”或“美国化”,而是要在借鉴他国和本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可行的复兴民族的模式。
克林顿访华与美国的公众外交
1998年6月至7月间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为期一周的访问,其中最大的收获之一, 是他在公众外交上所取得的成就。克林顿在华期间,不仅同中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而且通过多种方式,以美国总统的身份,作为美国人民的使者 同中国人民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对话。6月27日,克林顿在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进行正式会谈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记者招待会。6月29日,克林顿又来到 北京大学,发表了演讲并回答了北大学生的提问。对上述活动,中国中心电视台都进行了现场直播。随后,他又对上海进行了访问。在上海期间,他与上海市长徐匡 迪一同走进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间,通过热线电话与听众进行了直接交流。克林顿还在上海接受了中心电视台的采访,该节目也由中心电视台在黄金时间通过 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美国公众外交咨询委员会在其1993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公众外交所指的是促进美国与其他国家人民对话和公开交流的活动。其目的是补充 和加强政府之间所从事的传统外交。”该报告将“美国总统向芝加哥一民间协会的讲话通过美国和外国的卫星电视网在全世界播出”列为美国的公众外交活动之一。 克林顿访华期间的上述活动自然被列为此次中国之行在公众外交上的重大收获。
克林顿中国之行的公众外交活动不仅仅是他本人与中国人民之间所进行的对话和交流,而且也包括他对促进两国人民之间交往所做出的努力——主要是教育、文化交流项目,它们包括:
(1)中美双方就美国和平队的在华活动所达成的协议;
(2)学生交流:中美两国国际友好城市的中学师生,从2000年开始将到对方国家进行几周的互访,目的是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
(3)学者交流:中美富布赖特项目将增一个新的项目——学术讲座交流项目,根据该项目,中美两国的闻名学者将到对方国家做一系列的学术讲座;
(4)中美双方还就续签双边教育交流协议达成一致意见;
(5)美国新闻署还安排了向北京大学美国问题研究中心赠予550册有关美国问题研究的图书。
克林顿1998年访华期间的公众外交活动得到美国政界、报界的高度赞扬。美国新闻署 高级官员罗伯特·F·霍尔登在美国新闻署网页上撰文指出:“总统的交流战略——通过国家电视台直接向中国观众讲话——是公众外交的一种形式,它直接向中国 人民传递了美国的信息。”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苏珊?舍克称江泽民主席所做出的答应克林顿总统在记者招待会直接向中国人民讲话和在北京大 学与学生交谈的决定是“在中国的一件重大政治事件”。美国的几大报纸,诸如《华盛顿邮报》、《***科学箴言报》、《洛杉矾时报》、《纽约时报》等,对克 林顿中国之行的公众外交活动也予以了积极的评价。克林顿7月1日在上海接受中心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对自己此行的公众外交活动也予以了高度评价。他说:“我 来这里时没有想到我与江主席的记者招待会会全部由电视直播,我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也是一样。当然,昨天在上海这里,我还在广播电台上通过电话与听众进行交 流。所以,与中国人民进行这样开放、广泛的交流,我没有想到。我很兴奋,也很赞赏江主席让记者招待会现场直播的决定和他做出的所有其他决定。”
克林顿访华期间的公众外交活动首先满足了美国自身利益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其对华政 策。但是,这些活动对加强和推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克林顿在访华之前就把加强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作为此次中国之行的 目的之一。他在访华期间的公众外交活动,不仅有助于中国人民了解美国,同时,由于大批美国记者随行,对克林顿总统访华活动进行报道,虽然这些报道中有一些 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不和谐声音,但总的来说,他们的报道也会使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发展与变化。霍尔登在美国新闻署网页上撰写的《总统 在中国的公众外交》一文中,最后写道:“虽然会晤发表一系列的重要声明——两国之间未来合作的声明,事实证实,公众外交是总统访华的重中之重。克林顿总统 此行,在各种不同场合与中国民众进行了直接接触,对此美国和中国的评论最多。同时,这也为此次总统访华,实现向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自己展示中国发生的变化 的目标提供最好的机会。”
美国在华的公众外交涉及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和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是一种官方的渠 道,其中某些活动带有着消极的因素。然而从总体上来讲,美国政府与中国的文化交流项目多数是有利加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的,利大于弊。我们对中美 文化交流应保持一种正常的心态,不能因其中的某些消极因素而完全否定国与国之间的官方文化交流,以致于做出因噎废食的不明智举措。我国已知闻名历史学家罗 荣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精辟见解对于我们熟悉这一问题具有深刻的启迪。他指出:“任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是靠内外两组因素的交互作用;本土文化对外 来文化的迎和拒,则是内部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国家假如把自己封闭起来,就会丧失吸收外来的现代化因素的动力,就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潮,就会因停滞而落后。 但一个国家的开放假如完全受外来因素的支配,就会丧失自己独立选择的能力,它的发展也只能是依附性的发展,达不到预期的结果。由此可见,排外和崇拜对现代 化进程都是危险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已被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所证实。因此,如何消除崇洋和排外,建立正常的中外文化交流心态,是目前加强中外文化交 流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美国之音如何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美国战后历届总统都十分重视进行意识形态战。西方的政治家们十分懂得舆论工具的重要 性。美国国会的一份文件说,“电台、广播是足以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唯一手段”。1950年9月13日,杜鲁门向美国驻世界各地的外交使团发布了一项总统密 令,规定“要用更强有力的心理战武器对付日益扩大的共产主义威胁”,并责成美国国务院对共产党宣传采取攻势。为了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西方发达国家分别建立 起专门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西方设立了美国之音广播电台、自由欧洲广播电台、自由广播电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德意志广播电台等 等。这些电台电视网都由政府提供巨额经费,设备先进,用数十种语言文字,昼夜不停地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反动宣传。
在舆论宣传攻势中,美国政府特别倚重的是“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 台”。三个电台的分工是:“美国之音”着重于介绍美国本土政策和社会状况,“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则以推动苏联东欧各国听众讨论本国及共同关心的 问题为主,重点则放在人权、民主、自由以及西方市场经济问题上。三家电台均以颠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为己任。这里,笔者重点介绍“美国之音”在 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和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中的作用。
1.“美国之音”的性质和任务
“美国之音”从建立之日起就是美国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就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这类机构 的资助。“美国之音”电台的宣传任务被确定为“利用广大的无线电网与共产主义作斗争”。《美国之音章程》的第一句话就指出了设立“美国之音”对全世界广播 的目的,即是为了“美国的长远利益”。那么,美国的长远利益有哪些呢?其一,美国期待着那些受共产党统治下的国家里的人们获得自由。其二,领导世界。 1963年l月,肯尼迪交给美国新闻署署长爱德华?默罗一份备忘录,指示美国新闻署和“美国之音”要帮助实现美国外交政策的目它们的宣传方针规定为: (l)影响外国公众舆论;(2)证明美国是一个强大的、民主的、有活力的国家,有资格领导世界实现一个由自由与独立国家组成的和平世界大家庭的目标; (3)揭露和反击旨在歪曲和挫败美国的政策.目标的敌对企图。使人们“对美国的情感扩大嘛”,其“效果比纯粹宣传性和一味否定的做法更好”。
2.“美国之音”的作用
1987年9月21日,“美国之音”副台长尼古拉德斯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应该破坏 苏联及其卫星国的稳定,促使它们的人民和政府之间产生摩擦……我们要尽量在共产主义集团各国领导人之间打进楔子,使他们相互不满,相互猜疑。我们应当煽起 民族主义的火焰,鼓动铁幕后面宗教情绪的复萌。”为达到目的,“美国之音”和西方一些国家共同制定了一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反共广播宣传的提纲。这份提纲 把这个战略目标具体化为这样几条:(l)宣扬美国生活方式以及更广泛的西方生活方式;(2)针对青年人的某些特点、尤其是对现实极易感情冲动地发泄不满 等,美化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和所谓“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相等同、相混淆;(3)把社会主义说成是一种力图为统治世界而发动战争的侵略势力;是一种 “极权主义”社会,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没有人权、没有发挥个性的可能;(4)渲染社会主义国家里实际上存在或并不存在的困难,并把这些困难解释为在社 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可避免和无法消除的;(5)竭力支持听众对共产党的不信任;(6)宣传社会主义必然向资本主义“演变”,向听众灌输改良主义思想,低毁马 克思列宁主义学说;(7)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和宗教狂热。归纳起来就是,千方百计地低毁社会主义,美化资本主义,煽动反社会主义的情绪和行动。为使“美国之 音”更好地配合美国政府推行全球战略服务,美国政府不断从财力上支持它,使之设备现代化。布什上台后,继承了里根的“广播星球大战”战略。1989年7 月,他在东欧之行回来后说:“我这次东欧之行是十分令人鼓舞的,亲眼看到了过去30年的工作没有白做。”“这是我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无形战线上最成 功的胜利。”他还说:“我们西方各国要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新的世界大战’,融化掉社会主义。”
3.“美国之音”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宣传手法
一是蛊惑人心。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反共和利用所谓“民主”、“人权”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一直是“美国之音”的基本内容和手段。“美国之音”经常播出美国当权者们的反共言论,如叫嚷要在“共产党国家打开缺口”,“共产主义终将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等等。
二是先入为主。“美国之音”还惯用“先入为主”的手段,在新闻方面抢时间。比如 1972年7月8日,埃及萨达特总统宣布驱逐苏联军事人员时,苏联拖延报道,这就给西方电台提供抢先大肆宣传这一事件的机会。后来,苏联官方电台广播说苏 联军事人员“完成了它的任务”,苏联、埃及已同意“派往埃及的苏联军事人员暂时返回苏联”。由于“美国之音”等西方电台已在此前大造舆论,这样就在听众中 造成一种不利于苏联的印象。
三是情感体验。利用听众的情感体验,来加强对他们的影响作用,以达到宣传的目的。这是“美国之音”长期以来的宣传手法之一。
四是对听众造成心理压力。“美国之音”认为,由于听众对于外部加给他们的行为方式总是相当被动和消极的,因而为了实现宣传的多种目的,就必须在宣传中利用心理压力,对听众从心理上不断施加影响。
五是影响听众的潜意识。“美国之音”认为,运用影响潜意识的方法可以降低人们的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使阻碍宣传发挥作用的各种困难得以消除。用这种宣传手法战胜某些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渗人他们的潜意识,降低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形成一 种客观公正的假象,取得他们的信任。
六是用暗示法造成听众错觉。“美国之音”从宣传心理出发,认为可以利用人类的弱点, 应用暗示影响的原则,有效地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暗示法是“美国之音”改革宣传手法的主要心理学依据之一。“美国之音”搞所谓“事实性新闻”,只讲“事 实”不加评论,让听众自己去作出判断,搞所谓“平衡性新闻”,报喜也报点忧(或报忧也报点喜)。例如,关于美国社会,既大肆宣扬它的所谓民主自由,夸耀它 的物质文明,也少量报道它的阴暗面,如美元贬值、物价上涨、失业、罢工、车祸、政治经济危机等,对社会主义国家,既大肆诬蔑它们“专制”、“独裁”,“剥 夺人权”等,也少量报道它们在某些方面的一些成就。目的无非都是要给人们造成一种客观、公正、可靠的印象,以使得一些人们信而不疑。
七是迎合青年兴趣。在专门为青年听众开办的栏目上,“美国之音”动了许多脑筋,花了不少气力。最近几年,“美国之音”新播出的专栏节目有《听众信箱》、《体育世界》、《卫生与健康》、《科学时间》,还有介绍美国的节目《华府特快》、《万花筒》、《卢燕漫谈》等。
八是散布谣言。“美国之音”认为,一个谣言的威力超过一颗原子弹。
九是新闻与评论分离。把新闻与评论分开的手法,是使“美国之音”改变形象的一项重要措施。分离是一种假象、种手法。只不过是把意图隐蔽起来,手法更加巧妙罢了,起到“增评加注”的作用。
十是有目的地选择与编排新闻。“美国之音”认为明确地对听众表白自己对某事某人的褒 贬态度,容易使报道表现得不客观。所以,它经常在报道中采用对照映衬的手法,巧妙地表达它褒贬态度,达到宣传目的。有针对性地采用交叉报道的手法,这是 “美国之音”主要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又一种宣传手法。它针对对象国的情况,有目的地大量报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适合美国需要的新闻,起到旁敲侧击、提示诱导 的作用,使对象国朝着美国希望的方向发展。
十一是制造“公平”的假象。“美国之音”注意以平衡手法来掩饰自己的鲜明倾向性。 “美国之音”节目部副主任格罗斯说:“自己不好的地方,别人也在报道。”“与其别人说,不如自己说更好。不愿意说自己的缺点而隐瞒它,被别人说了,就被动 了,给人以虚伪没有信心的感觉,人们就不会相信你的宣传。”如对苏联,“美国之音”批评它的社会专制、独裁,没有人权,也报道它在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 的一些成就。“美国之音”的工作手册明确规定,“在一切报道中,凡是为求公平而需要同时报道另一方面的时候,都必须努力寻找平衡性的材料,”可见“美国之 音”的“平衡”是虚伪的,有些材料是为了给人造成“公平”的假象。
十二是重复宣传。“美国之音”十分重视多次反复的手法,强化它对听众的印象,同时也 是它用于对付对象国干扰的一个手段。一是同一内容反复播出,不断重复广播,使听众无论何时打开收音机,都能听到一次新闻和新闻背景评价。二是对一事件,用 不同角度、不同消息来源,在不同节目中播出,以强化听众的印象。三是抓住一些事情,穷追不舍,使听众感到现实与昨天发生的事情之间的联系。
西方的反共媒体是无孔不入的。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一家,就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 设立了200多个新闻中心,出版80多种杂志,60多种期刊,设立了近2000家电视台、广播台、转播台,用60多种语言广播内容庞杂的各种节目。美国的 卫星电视频道覆盖全球,其电影、音乐更是充斥各国,源源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向人们传播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这些媒体还常常捕风捉影,搬弄是非,煽 动反共情绪和民族分离倾向。
除此以外,西方还在苏联东欧国家培植亲西方的新闻工作者,设立各种基金和组织,在苏 东国家协助反对派建立新闻媒体,并从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苏联东欧国家许多非政治组织举办的刊物都得到西方的资助,发表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文章在 西方大量翻译和发行。1989年9月,苏联国家广播电视委员会和一家由苏、意、法合资的公司创办了“国际文传电讯”通讯社,很快成为叶利钦等民主派的喉 舌,并在新闻市场上超过了塔斯社。事实证明,这些媒体在苏东剧变中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