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破坏性力量

作者:巨龙 来源:龙语天下事 2019-11-05 785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公器私用,现在表现为公共服务的私有化,或者是国家机器成了某些集团的道具,往往都是帝国走向衰亡的特征。沉舟侧畔千帆过,美国的现状,可谓一面镜子,中国不可不察也。

美国,加州,连日大火。2019年的加州森林野火,比往年来得更大一些。而美国官员们,相比往年,更加“佛系”,既然是天灾,那就由他去吧。

 美国经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破坏性力量

中国人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官员嘴里说这样的话,实属无奈。想起前一阵,墨西哥总统,评论警察和毒贩的和解,简直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反正搞不定,不如放手。

这在中国,简直不可想象,而在北美、拉丁美洲,却又如此魔幻而真实。实际上,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美国官员,抑或是墨西哥的那位总统,其实也是没得选择——身为官员,甚至贵为总统,其实手上并没有可以应对的资源,加州的消防多半是私营的,而墨西哥的军队武装,都不如毒贩们手上的装备。

私大于公的情形之下,作为公务体系的官员,手上能够动用的资源极少,其实干不成什么事情,也就是一个拿工资吃饭的主儿,一个发声筒、背锅侠、演员,甚至是台前木偶而已。

这几十年来,西方社会经济体系里,经济结构最大的变动,就是在新自由主义的背景之下,公共服务全面私有化、私营化。关于这个话题,我以前曾经写过,在私营化的背景之下,时间一长,公共设施就缺乏投资,愈加败坏,私营资本也不断提升价格,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变得既昂贵,又难用。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的铁路。

我之前考虑的问题,都是自然衰落的过程,比如英国铁路从私营化到问题频发,至少也过了20来年的时光。从加州大火这个事情上,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公共服务私有化以后,“养寇自重”、“纵灾获利”,大发“国难财”,也许是更为严峻的问题,或者说,这是一种必然,自然衰败来得太慢,人工干预把事情搞大,才是王道。

也就是说,为了利益,很多私营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甚至会扮演“破坏者”的角色。

美国经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破坏性力量 

设身处地想,消防私有化,经营者从心底上,是期望更多更大的火灾的,这样才能够凸显自己的重要性,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议价筹码,才会有更多有钱人,购买私营的消防“服务”。——从这个角度思考,我甚至觉得,纵火这种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美国加州,这个美国富人阶层、好莱坞影星聚集的地区,消防员也可以成为社会区分富人与普通人的工具。与其撤离后将豪宅置于山火中听天由命,越来越多的加州的富人们,选择一种新的方式——雇佣“私人消防员”守护自己的财产。

在加州的天气条件下,这个季节里,野火是随时会泛滥的。因为地形和气候决定了这个地方,初冬季节有一种称为“焚风”的极干燥的气流。但是近年来,屡屡创造的“史上”最严重的火灾,就值得让人深思了。任何事情,只要关联到利益,就会有人积极去推动。犯罪学里面,有一个规则,那就是“谁收益最大谁就是最大嫌疑犯”。所以,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定是有其道理的。

中国古语云,天灾犹可恕,人祸不可活。加州是美国的经济大州,以自由主义、多元文化而著称,也是美国输出意识形态、高科技的重地,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新自由主义”的天堂。这些年来,有钱的华人移民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加利福尼亚州,甚至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洛杉矶一带的房价都没有下跌。

如果推测没错的话,火灾吞噬的是财富,何尝不是一种财富的“反噬”?我甚至认为,以美国现在的“民族主义”思维,放任加州烧烧烧,让很多有家无国的新自由主义者,财富灰飞烟灭,甚至人死身灭,也是一种社会“平衡”手段。——这有点扯远了。

 美国经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破坏性力量

但是,如果这个思维拓展开,这就比较有意思了。如果所有“私营化”的公共服务,都抱着“事情越大越发财”的思路,那么就不仅仅是“养寇自重”那么简单了,必要的情况下,没有寇可以制造寇,甚至自己来当寇.......公共服务,不是为了服务,不是为了消灾,而是为了让老百姓和国家来“破财”,和黑道大哥们收取保护费无异。

如果私营消防可以在火灾中获利,那么驻扎在阿富汗-伊拉克的美国军队、CIA的全球网络、美国的军工复活体,乃至于美国的交通、通讯、电力、教育等等,无不可以通过“破坏性”的方式,获得自己的利益份额。当然,也可以采取主动“逃离”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这一场加州的火灾中,回避并且撤离,也是私营化公共服务企业的“自我保护”方式。比如在加州的火灾中,最先在紧急状态下打算撤离灾区的,是加州的电力系统。在美国,电力、上下水等公共事业服务,主要由民营企业承担。加州最大的几个供电商包括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PG&E),南加州爱迪生(SCE)和圣地亚哥燃气与电力公司(SDG&E)等,但它们全都在救灾的高峰期,宣布切断当地电源,至今已经让超过300万人失去了电力供应,一夜回到了无电时代。

 美国经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破坏性力量

电力公司是有“教训”的,为了节省成本,当地很多偏远地区的电力传输装置已经十年没有得到更新了,所以在灾难中,电力系统本身也是很脆弱的。在2018的大火中,正是衰老的电线引起了天堂镇的大火,导致上百人死伤,遇难者家属向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提出了高达200亿美元的赔偿要求。这笔钱,直到今年9月才得到了偿付。然而即使是家属们和解只要110亿美元赔偿,且保险公司承担了85%的赔偿额的情况下,这家公司还是宣告破产了。(以上素材来自“地球知识局”,顺便说一下,美国“法律党”和“刁民”体系配合,也是醉了.......)

为了避免今年再来一场赔偿官司,电力公司全同行选择了停电。这显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个体利益最大化,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私营体系的最高准则。

在天灾面前,主动停止电力服务这种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要是换在中国,不撤掉几个官员,不下岗几个电力部门的要员,那就不姓中了,下课那还算是轻的了,怕是“吃公家饭”这种公共服务都给备上。

顺着这种思维,就可以理解西方国家,在其他的公共服务领域,很多的“骚操作”了。

美国的监狱系统,早些年都是公有制体系的。在1980年代,随着新自由主义风潮的崛起。1984年底,美国已经有两个州通过了立法,批准建立私人监狱,来承办监管犯人和司法业务,这两州分别是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后来其他的州陆续跟上,最终成为一条巨大的产业链。

 美国经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破坏性力量

当时监狱走私营化道路的理由,也挺直接的:美国犯人人数不断上升,政府设立的监狱人满为患,监狱的日常费用太高,再重新建设监狱,不仅花钱太多,而且周期很长,政府已经没有钱拿出来建设监狱了。(是不是非常相似的话语体系)。在这种形势下,美国逐渐将监狱私营化,这是一个新的产业,于是私人监狱就遍地开花,影响整个世界。

为了“照顾”私营监狱的生意,美国的司法系统,就喜欢把更多的青少年弄进“号子”里,相反有钱人请得起高明律师,反倒很少入狱。于是,监狱里人满为患,这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更骚的操作,除了在监狱系统里,利用犯人做劳动力以外,还有很多“生意”可以拓展,比如女刑犯卖yin,比如监狱里贩卖各种物品的“小生意”,以至于“马应龙”、“方便面”、“老干妈”都成了监狱里的“硬通货”。

我甚至怀疑,美国的社会治安恶化,也和这个私营化历史进程有关,毕竟治安恶化,有钱人可以花钱住高档社区(警察部署也是根据‘房产税’分布),而穷人很多只能买枪自保,犯罪率也急剧上升,卖枪的、卖毒品的、卖监狱服务的、卖律师服务的、卖私营安保的.......统统都可以赚大钱。

本来,按照现代科技的发展,安防摄像头和AI系统,是预防犯罪提升治安的最佳手法,中国的治安状况也认证了这一点,不仅物美价廉,而且证据链充足。但是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这套系统在美国普及,得多少人“丢饭碗”?于是旧金山就有立法,通过了一项禁令,包括警察局在内的市政府机构,将被禁止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美国经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破坏性力量

把秩序体系的“破坏”做成发财的“生意”,为此西方经济学家,还建立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叫做“破窗经济学”(另外还有一个叫做破窗效应,有一些区别),为了讲述这个经济学理论,我就引用这个理论里的小故事:一个小流氓打破了商店的一块玻璃,逃跑了。店主无奈只好花1000元买一块玻璃换上。玻璃店老板得到这1000元收入。假设他支出其中的80%,即800元用于买衣服,衣服店老板得到800元收入。再假设衣服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80%,即640元用于买食物,食品店老板得到640元收入。他又把这640元中的80%用于支出…如此一直下去,你会发现,最初是商店老板支出1000元,但经过不同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总收入增加了5000元......

问题在于,玻璃窗不打破。这个商店的老板,一样可以拿去别的地方消费。破坏性的力量,实际上意味着有一些财富会毁灭,而建设性力量,财富是增加的......所以,破窗经济理论,也许在微观领域,还能够计算出一些利益来,但是放诸于宏观社会,破坏性带来的经济收益,其实整体一定是负数。

今天去《新乡(New York)时报》看了一篇文章。题目非常“感人”,叫做《我们所知的那个加州完了》,同样也是和加州大火有关的文章。幸好他的文章写在我之前,要不我该吹牛自己的乌鸦嘴了。

美国人的自述——我们所知的那个加州完了

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加州人。按照这个哥们的自己的说法:“我从出生至今几乎一直住在加利福尼亚,我对这个地方和这里的人的爱深沉而真实。过去几年里,我曾多次自称为加州民族主义者:是,美国好像是疯了,但至少我住在“金州”,这里仍然是个很惬意的地方。”

美国经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破坏性力量 

看样子,加州人活得很有“优越感”,毕竟在美国加州经济发达,如果把拥有硅谷、好莱坞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看成一个“国家”,它的GDP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排在前面的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这大火,这哥们怎么都不可能写出标题都如此绝望的文章。

表达完自己作为加州人曾经的自豪感以后,这位哥们是如此表达绝望情绪:

但最近,我对家乡的感情开始恶化。也许是因为浓烟和停电,但一种很不加州的虚无主义已经潜入我的思维。我开始怀疑我们完蛋了。我们所知的那个加州完了。我感觉很不好。

不仅仅是着火——虽然这火烧的实在是,天呐。在这个美国人口最多、最繁荣的州,生活从此以后就会变成这样吗?每年都有数十万人疏散,数百万人被断电,成千上万的人失去财产和生命?去年,在我所在的北加州一带——开车没多久就能到达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最先进的企业所在地——空气质量比Beijing(我靠,北京躺枪)和新德里还要糟糕。本月,这种事很有可能会再次发生,而且从现在起,每年都会发生。美国真的就只有这点水平了吗?

前天晚上我发的关于加州大火的文章,一位英文名字的哥们留言,说我并不了解美国。我回答说,我能够用的资料,都是公开的资料。而刚刚引用的大段文字(蓝色文字),源自于《新乡(NY)时报》。来自加州人的笔下,也证明了我前天写文章的内容,并非虚构。

这位哥们还是比较理性的,也是善于思考的,看到了火灾背后,更严重的加州问题:

......火灾和停电则有所不同,它们更像是加州的其他问题,比如住房可负担性、无家可归人口和交通——这是我们选择忽视的人祸,它和位于我们这个州腐烂的核心的一种更广泛层面的失调有关:我们无法可持续地生活。

如果说,以上的文字,纯属吐槽的话。那么,作者本人提出的方案,却让我感到了“浓浓”的社会主义味道:

我们许多问题的长期解决方案显而易见:为避免火灾、住房成本以及其他许多问题,加州人应该生活在一个更密集的区域。我们应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我们应该在基础设施——交通、电网、住房储备——的设计上更具包容性,以为多数人设计为目标,而不是为少数富人设计。

这么分析起来,这哥们对加州的改革,意见还是很中肯:

——城市化,避免过度分散居住。以让大家都有一个比较大的火灾隔离地带。

——建设基础设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包括交通、电网、住房等,降低对汽车的过度依赖。

——公共服务应该为多数人服务,而不是只服务于少数富人

——加州无家可归的人如此之多(参见前一阵文章提到过的,洛杉矶街头有数万无家可归者)。需要更多的住房储备,更合理的住房救助政策。

——其实,这哥们没有提到过的,加州泛滥的LGBT一类问题.....

......

联想到当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要在加州修高铁。从上任就开始吹水,到两届总统干完,一寸铁轨都没有建成。这哥们谈的,怕也只是一个“空想主义”的加州——加州是新自由主义者的天堂,恐怕这块招牌是丢不下去的。

这篇文章的末尾,这位哥们描绘了一幅加州的“末日场景”:

我们就这样应付着走向终结。所有的树叶都被烧焦,天空变成灰色。按照目前的设计,加州将无法承受未来的气候变化。要么我们改变我们在这里的生活方式,要么我们中的许多人将不再生活在这里。

以上的内容,来自《新乡日报(New York Times)》的转述,以及龙某“添油加醋”的评论,也算是我前日对洛杉矶大火评论的内容的补充。实际上,美国的有识之士,也深刻地认识到了美国“公共服务”体系的严重问题。而他理想中的方案,恰恰是中国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大城市做得比较好的:廉价而普惠的公共交通、能源、通讯、安全、社会救助体系......

其实,美国的“公共服务”问题,岂止是加州一时一地的问题,整个地看,简直就是全体系、全方位、不可逆的问题。随便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美国的教育、交通、通讯和军队的“公器”私有化的问题(也可以对比一下,警醒一下中国人

美国教育体系的深刻教训

现在,美国的最好的教育机构,在私有而非公立,无论是“常青藤”高校联盟代表的全球最发达的高等教育,还是面向富裕家庭招生的私立中小学教育,美国的“私有”教育都很成功。

相对之下,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就非常难堪了。好一点的社区,也许还好一些,普通的中下层居民的社区,“快乐教育”一直在“毁人不倦”。现在传导的结果,就是美国本土的理工类人才,已经非常匮乏,甚至很难支撑起美国的“再工业化”。

实际上,早些年美国的公立教育,并没有那么糟糕。尤其是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公共教育,美国经历过两次比较重要的教育改革:

 美国经验: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破坏性力量

第一次改革浪潮: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政府为之震惊,而公众则把目光投向了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上,责备美国的宇航技术落后是学校教育质量下降所致,进而认为这是进步主义教育偏废基础性、系统性,降低学术标准所造成的恶果。

美国政府很快就将国防建设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于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确立了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新体系。

第二次浪潮:20世纪60年代中期伴随着民权运动而开始,一直延续到70年代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初、中等教育法案》。该法案要求根据各学区贫穷儿童的数量分配资金,通过为小学、初中学生提供课本、器具和实物来确保贫困生有足够的学习资料,资金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控制,到1966年,这项计划的投入总额达120亿美元。

实际上,在1980年代,随着黑人教育水准的提升,黑人的智商提升很快。美国总统奥巴马,实际上也受益于这个阶段的教育体系。而美国1970-1980-1990-2000年代的国力强盛,和这一代良好教育体系出身的美国公民,密切相关。这一代人逐渐衰落退休以后,美国整个产业界就很明显的“青黄不接”。NASA的航天机构的科学家,平均年龄都过了50多。

肇始于19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很快就渗透到了教育领域。美国公立教育体系,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加上教学内容偏废,基础课程水平直线下滑。伴随着美国去工业化的进程,其后果在30多年以后,逐渐显现出来。近年来,美国的软件产业、航空产业、造船工业乃至于汽车工业,竞争力在急剧下滑,而且问题层出不穷,这一代美国人既没有他们父辈的敬业精神,更没有他们父辈的工业水准。——百年树人说得有点长,从教育抓起,到后来见到普遍成效,往往体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时效性。因为一个人参加工作,到准备退休,比较重要的工作时间,差不多也就是三十多年。

更坑的是,随着美国教育私有化的全面完成,高等教育的费用节节高涨。即使是中产阶级的孩子,读完大学,往往都要背负沉重的教育贷款。这个话题,在我的知识星球里面,曾经详细表述过,不再赘述。

美国的私有化教育体系,现在也很难再“回头”,那些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等名校,自带全球“流量光环”,全球的新自由主义资本,也在热烈地支持着他们(包括很多中国土豪的赞助)。推波助澜之下,美国的私立教育系统,可谓“肥得流油”,也有足够的财力聘请全球一流的教授队伍,用助学金吸引全球最顶级的学生,早已形成了自我循环加固的“豪门体系”。

以历史的宏观视野看,局部的成功,乃至于一些顶级私立大学的成功,对于美利坚来说,很难说是福是祸。教育全面精英化、阶层固化,而大众教育弛费,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准,大幅度地下滑。只能说,美国的精英教育很成功,同时美国的大众教育很失败。

在计算机反病毒软件免费以前,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而且花样翻新,有的破坏力还非常巨大。比如大家回忆起来的,震荡波、冲击波、熊猫烧香,更早的CIH病毒等等。

在反病毒软件全面免费以后,几乎再没有出现多少恶性的病毒。整个计算机病毒-反毒的产业食物链,近乎销声匿迹。

如果我说,这其中没有任何的关联,你们相信吗?

为了利益,人们的底线,其实是很低的。而且,现在的全球法律体系,在“新自由主义”的常年渗透之下,对于“经济犯罪”,实际上非常包容。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华尔街只是象征性抓了一个高管,几乎无人问责。高盛和美国政府的和解,缴纳几十亿美元,更像是“罚酒三杯”。

这么说吧,你在街头抢劫几百元,很可能要判刑很多年;但是你要是在金融市场割韭菜,割几十亿几百亿,极大可能会包装成“价值投资典范”、“人间股神”。

所以,利益大,惩罚轻,这就是变相鼓励“犯罪”。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公共服务的“私有化”自然就如火如荼。而为了让私营化的服务,获得更大的利益,多抓几个人进牢房、甚至偷偷摸摸放把火,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知道美国的医药系统,通过成瘾性药物,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就知道在资本主义世界,任何魔幻的场景,只要搭上利益这条线,其实都可以解释得通。

毕竟很多“公共服务”,都是人们的必需品,如果掌握了“定价权”,自然就是利润滚滚。

——水你要不要买?难道你要自己打井?或者从天上接雨水。别忘了,在美国私自拦截雨水自用,也是犯法的。

——电你要不要用?难道你要自己发电?自己做电网?不过,貌似中国的太阳能+蓄电+逆变器,技术已经成熟走向实用化,价格也在迅速平民化,在加州停电的大背景之下,目测美国市场需求巨大。只不过到时候,不知道美帝会不会出台法律,禁止私人发电?

——交通出行,也是人人有需要的。在中国的大城市,公交车、地铁、轻轨、高铁,大多数人并不开车,照样出行无虞,而且费用不高。但是在美国,地广人稀,城乡人居极为分散,没有车就是寸步难行。而在石油厂家、汽车厂家、飞机公司、航空公司的共同推动下,短途私家车,长途靠飞机,这已经是美国交通的主流方式。

表面看,私家车是个人的,其实从本质上看,发展私家车,也是交通“私有化”。开车是你自己的事,但是开车产生的汽油费、购车费、保养费、保险费,实际上大部分的钱,都落到这些产业集团手上了。

即以美国加州为例,因为洛杉矶这一类城市,都是汽车产业化以后才建立起来的。所以在城市规划的时候,不同于纽约这一类人口密集型的城市,洛杉矶摊子铺开极大。洛杉矶两百多万人,市区面积相当于上海市的几倍。这就导致防火防灾,成本变得极高。

——顺便说一下,到了4G/5G通讯时代,这种分散居住的通讯公共服务,成本就变得非常高。就算是固网宽带,拉光纤也是成本极高,而且一旦出现故障,维护成本也不低。所以,任正非说欧美大农村,可以用华为的微波+5G,只可惜美国宁可农村断网,也要抵制华为的设备。颇有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美利坚精神。

除了这种公共服务之外,很多生活的小事,最终都会被法律“规范化”。成为某些公司的“财源”,这里举两个小例子:

——美国很多地方,禁止在室外晾晒衣服。实际上,阳光晒过的衣服、被子,既能够消毒,又有一股干爽的“香味”,让人特别容易入眠。而不允许室外晾晒衣物,那就得用消耗大量电力的烘干机。这么一来,电力公司、烘干机生产商,自然就赚得满满当当的。话说,以美国的地广人稀,晾晒衣服真的是“有碍观瞻”吗?

——美国的城市夜景很漂亮,灯光璀璨的,而且是整栋整栋大楼的灯火通明。实际上,美国很多大城市是有法律规定的,那就是晚上写字楼灯光必须打开。在中国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巨大的浪费,但是人家美国人自有国情在,反正全球资源可以任意挥霍。而这背后,毫无疑问,也有能源集团的力量在其中。

其他的各种中国人看上去很不合情理的法律,在美国也是遍地都是。比如房子前面的草坪,必须定期修理,而且还不能拿来种菜(农业集团的游说力量)。加上美国人的人力成本很高,所以很多美国人的业余时间,都得自己动手干活。

所以,那种美国很“自由”的说法,其实哄鬼还差不多。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得你死死的,而且公共服务又少又贵,请人打理又是天价,普通阶层凡事都得“DIY”,还包装成了什么美国文化。

如果说,这些公共服务,美国人爱怎么搞就怎么搞,人家的老百姓、官员,都觉得这样理所当然,外人也不必多置喙。但是有一条,中国人必须从美国现状中吸取的教训:

公共服务的缺失,将会导致巨大的社会运行成本,成为“去工业化”的加速器。

因为公共服务全面私营化,因此在美国生活,除了食品和工业品以外,各种生活服务成本很高,刚性开支非常巨大,比如汽车的购买、保养和加油,电力的部署和消费,通讯网络的铺设和日常运维,医疗、子女教育费用的高涨。因此我们看着美国的物价并不高,但是生活的刚性开支,占去了非常高的比例,普通人很难有什么钱剩下来。以至于大部分的美国人,连400美元(不到3000人民币)的现金,都一下子很难拿出来。

美国的企业,在给员工的薪酬里,首先也要必须保证能够覆盖这些“刚性”开支。毕竟员工要生活,你得按照一个社会的开支水平,去核算工资体系。这就导致巨额的企业成本,毕竟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资本总是倾向于在低成本的“洼地”生产,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这构成了美国“去工业化”的最大动力,与其高成本费力巴哈去生产,不如利用美元霸权全球买买买。

对于中国来说,“住房”成本,也是构成“去工业化”的巨大压力。发达地区的高房价,最终也转嫁给企业,成为压垮很多企业的稻草。包括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很多企业也被高房价逼着出走。前一阵,一位深圳的朋友来访,告诉我深圳很多地方超过30%以上的新写字楼都是空的。因为房价太高,很多企业在深圳就留一个总部或者窗口,人力服务的都跑回去了内地,典型的是有一家做国际电商的,在武汉租了600多平米的写字楼,一个月租金不过8000多。他的个人看法,如果深圳的高房价持续很多年,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最终掏空深圳的底子——而最近的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概念,又拉动了一波房价上涨。

如果把“住”也视为“公共服务”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么房价本可以控制得住。就像弹丸之地新加坡,人均GDP如此之高,但是其房屋政策就可圈可点,也构成了新加坡社会稳定的基础。

中美大国,各有各的难题,家家有难念的经。相对之下,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姓“公”的还在唱主角,所以综合成本低很多,覆盖度也很好。在某种程度上,抹掉了阶层的裂痕——比如坐高铁,最多也只是商务座和一等座、二等座的区别而已,不影响出行到达。比如通讯,全民4G信号全覆盖,人人用得起用得上一个也不少。

不过,我觉得,对美国帝国衰落影响最厉害的,公共服务被“私有化”玩得最惨烈的,莫过于军事领域。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耗费巨大,钱都哪里去了?军工集团、美军上下,还有各种后勤服务商,当然也包括美国政界各路人马。到了现在,干脆连审计都不敢搞,更不敢提。

——阿富汗战争,有人预计可能要打成“百年战争”。虽然美国政府一直赔钱,但是阿富汗的罂粟,可以一年一收成的“黑金”,通过贩卖这种东西,阿富汗的品种植规模,远远超过了美国进入之前的历史任何时期。油水之大,以至于美国的战争承包商,都发出声音,愿意承包阿富汗的战争。

所以,美国想要从阿富汗撤军,也是难上加难。打仗打了20来年,早就养肥了一大帮子的各种利益集团,至于美国国债年年上涨,谁在乎?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公器私用,现在表现为公共服务的私有化,或者是国家机器成了某些集团的道具,往往都是帝国走向衰亡的特征。沉舟侧畔千帆过,美国的现状,可谓一面镜子,中国不可不察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