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下线无极限 美国的双标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交通部21日宣布,将暂停四家中国航空公司运营的44趟美国赴华航班,以回应中国因疫情担忧而暂停部分美国航空公司航班飞往中国的决定。这种“干扰和限制中国航司的正常客运航班”的行为就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事实胜于雄辩。有美国人就说,“2020年1月22日,中国确诊了440例新冠病例,其中9人死亡。美国于2020年1月23日宣布对中国实施旅行禁令”“2022年1月22日,中国新增63例新冠病例,无死亡病例。美国新病例815831和3896人死亡。美国要求中国开放航班”。
用圣人的标准要求中国,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美式双标”的无耻程度超出你的想象!
同样用圣人的标准要求中国,用贱人的标准要求美国的还有公知。对中国,公知说的是,“一个人的死亡就是所有人的死亡”“ 检验一个国家的文明尺度,不是看你军队多威武,不是看你科技多发达,而是你对弱势人群的态度”,但对象换成美国后,公知的说辞就变了,一百八十度的变了,变成了“弱势群体”的死亡“对国家而言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减少了社会负担,有利于以后国家的发展”。
在公知的双标下,美国无论如何都是“赢麻了”,中国怎么做都是“输麻了”。有公知早就“预言”,“本次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大概率,美国又会成为最大赢家”。嗯,六千多万的感染、八十多万的死亡竟能成就美国成为“最大赢家”,公知的思路和逻辑简直无耻到家了。
有公知说,“疫情防控,有些国家是不惜一切代价,很多人成为代价。美国是为了自由,自己承受代价”。此人的“有些国家”是哪个国家不用我多说了吧。中国确实是不惜一切代价抗疫的,但啥时候“很多人成为代价”了?说话总要依据的吧,你要说有很多人因为疫情防控受苦了、受累了,那确实无法避免,如果说这就是“代价”,那承受这种代价的人绝不会比美国死的人多吧?说直白点,与死亡相比,这样的代价难道不能承受吗?
一方面暗搓搓攻击中国的抗疫政策,一方面又将美国的抗疫美化成“为了自由”。能将美国政府对民众的苦难不闻不问,对民众的死活不管不顾美化成“为了自由”,难怪此人过去能成为公知中的战斗机,但恕我直言,人都死了,还有狗屁的“自由”?
这么说的公知不是一个两个,我只是很好奇,如果中美的抗疫政策和结果都完全颠倒的话,公知会说中国是“为了自由”不?
最近,还有很多公知说奥密克戎“死亡率低的很”,言外之意显然是说中国又又又特么“防卫过当”“因噎废食”了。奥密克戎的死亡率到底有多低暂未有定论,但感染率有多高却是有目共睹的。美国从德尔塔时期的日增感染十万到奥密克戎时期的日增感染百万,说明奥密克戎的感染率至少在德尔塔的十倍左右,如此可怕的感染率,就算死亡率降低到德尔塔的十分之一,死亡人数不还是和原来一样?
咋地,这时候公知咋就不提“一个人的死亡就是所有人的死亡”了?
对美国,公知用的是贱人的标准,对美国的黑暗和丑陋只字不提,这是在“保护美国”,维护美国的“光辉形象”;对中国,公知用的则是圣人的标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公知就一定会抓住机会放大、夸大,这是在给中国添乱、添堵。
这就是公知的双标。公知的双标并不是认知问题,更不是智商问题,而是公知基于立场的政治自觉,是公知“日拱一卒”“每天加一根稻草”的必然选择。
可笑的是,如此简单的道理,还是有人看不清楚,说不明白,看不清楚说不明白也就算了,还要跟着公知一切骂能看清楚、说明白的人“冷血”。实在是让人齿冷。
这两天,“流调最辛苦打工人”岳某的故事经媒体“精心包装”后,公知各种吃人血馒头,但在真相大白后,公知早就吃得满嘴流油并寻找下一个目标去了。这才是最大的悲剧,这也是公知最大的动力,话说,要是没有傻子给公知抬轿子,公知早就没有市场了。
对于岳某的遭遇,我们是同情的,生活艰辛不说,还失去了儿子,如果我们不同情他,我们就没有良心。但同情归同情,我们的同情不应成为别人流量的密码,更不能成为别人手中的武器。这世界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前阵子,我和朋友闲聊,他就是那种“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人,我就问他,当初突尼斯被警察欺负的小贩可怜不可怜,自然是很可怜的吧,但后来因那个小贩一个人的悲剧导致突尼斯整个国家的悲剧,这是当初同情他的人希望看到的吗?
公知的表演其实已经很充分了,任何悲剧,只要发生在中国,公知的说法必然是“国人麻木”“社会黑暗”“国家没救”诸如此类的,但这样抑或那样的悲剧绝不是中国特有的,为什么同样的悲剧甚至更大的悲剧发生在“民主国家”,公知从来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顺着公知的思路,如果中国都“没救”了,那些“民主国家”岂不是更没救了吗?但这样的话,公知啥时候说过?
我这人水平不高,但中国不能乱的道理我还是懂的,这也是我写文章的初衷。我这人向来胸无大志,至少在网上,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就是来对公知的。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我哪天一不小心让你不痛快了,那我很高兴,你不痛快就对了。
跪安吧,一切丑陋却依旧活着的灵魂!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