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治国”2.0:特朗普是如何利用新媒体掌控舆论权的?

作者:万里无云 来源:九万里 2025-02-12 37

随着特朗普2.0时代的开启,他那极具争议的“推特治国”模式也随之卷土重来。

从“关税突袭”到“退群威胁”,从“领土扩张”到“边境墙宣言”,特朗普的推文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在全球舆论场掀起波澜。(另见本号文章《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就职演说传递重要信号》)

就职以来,他日均发布7条推文,高峰时单周发布271条,如此高频的信息输出,在舆论场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爆点”。

特朗普这位深谙“注意力经济学”的争议性人物,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构建了一套绕过传统媒体的舆论操控体系。

他不仅重塑了政治传播的规则,更将美国乃至全球的公共话语场域进一步推向了“后真相时代”。

“推特治国”2.0:特朗普是如何利用新媒体掌控舆论权的?

2022年,特朗普创建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

改写政治传播模式的“推特狂魔”。

2009年3月,当特朗普注册@realdonaldtrump推特账号时,几乎没人能预见到,这个最初用于推销电视节目和炫耀豪宅的账号,会在数年后成为改写美国政治规则的“核按钮”。

在早期,特朗普的推特内容平淡无奇,直到2011年,他敏锐地嗅到了社交媒体的颠覆性潜力。

彼时,奥巴马通过推特举办市政厅会议,引发政客们纷纷效仿,但特朗普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用攻击性语言和夸张的标点符号“轰炸”舆论场。

他称奥巴马是“美国史上最差总统”,嘲讽希拉里“像个机器人”,甚至让“假新闻”(Fake News)一词广泛流传。

前期的实践经验,让特朗普充分认识到社交媒体的优势。2016年大选中,他将推特等社交媒体作为发声和宣传的主要途径。

入主白宫后,特朗普更是将推特变成了“数字白宫”。

解雇国务卿蒂勒森,宣布对华关税政策,自夸“史上最伟大总统”,甚至公布自己感染新冠,均在推特上第一时间发布。

据统计,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共发布近6万条推文,单日最高纪录达200条,平均每7分钟一条。

他的顾问曾总结道:“对特朗普来说,发推就像吃饭一样必要。”

然而,这场“推特革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特朗普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推特是我对抗不诚实媒体的唯一防御。”

但事实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特朗普通过推特绕过传统媒体的舆论审查,直接对选民施加影响,将政治传播从“精英垄断”推向“草根狂欢”,从“大众传播”推向“定制推送”,最终帮助自己成功入主白宫。

“推特治国”2.0:特朗普是如何利用新媒体掌控舆论权的?

特朗普在“X”平台上的账号。

遭遇封号后自创的“真相社交”。

2021年1月爆发的国会山骚乱,成为了特朗普“推特治国”模式的转折点。

推特以“煽动暴力风险”为由,永久封禁了特朗普的账号,脸书和谷歌也紧随其后。

一夜之间,这位拥有8800万粉丝的“推特之王”被逐出了数字王国。

被封号的特朗普并未就此罢休,他试图通过法律途径反击:他起诉了推特、脸书和YouTube,声称自己的言论自由被侵犯。然而,法律专家普遍认为,这些诉讼的胜算极为渺茫。

面对困境,2022年特朗普不得已自己成立了名为“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的社交平台,试图复制推特模式,并以“追寻真相”为口号。

上线首日,该应用便登顶苹果商店下载榜,显示出极高的关注度和期待值。

然而,技术漏洞和高度同质化的政治用户群体,很快让这个平台沦为“保守派回声室”,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

直到今年2月,这场持续多年的拉锯战终于有了结果:特朗普总统与他最亲密的政治伙伴马斯克所掌控的“X”(原推特)达成了和解,并撤销了诉讼。

外界纷纷猜测,这或许预示着他将重返主流社交媒体战场。

在数字时代,平台影响力已经成为政治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对政治选举起决定作用。

“推特治国”2.0:特朗普是如何利用新媒体掌控舆论权的?

2022年2月21日,“真相社交”在苹果应用商店中推出。

迭代升级的“推特治国”2.0。

如今,特朗普“五权归一”、强势回归,更是将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推向极致,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牢牢掌控了美国舆论权。(另见本号文章《五权归一,史上最强?》)

借助先进的算法技术,特朗普的“推特治国”模式实现了从最初的“真人秀直播”向“精确制导”的2.0时代迭代升级。

他对社交媒体的运用也从战术运用升级为战略布局。

数字民粹:凡事“情绪优先”。

在“推特治国”2.0时代,特朗普对人性弱点的洞察愈发精准。

他不断炮制政治快消品,高频率输出争议性言论,其风格宛如“政治拼多多”——将复杂的政策议题转化为简单而直击人心的情绪符号。

“美国”“伟大”“移民”“贸易”等这些词汇符号如同精确制导的舆论导弹,直击“红脖子”等群体的焦虑神经,迅速引发共鸣。

数据显示,带有负面情绪的推文互动率比中性内容高出20%至40%。

特朗普深谙此道,持续不断地输出负面情绪,塑造出对立的阵营,将政策争议巧妙地转化为“我们VS他们”的生存战争叙事。

算法操控:制造“信息茧房”。

在马斯克改造后的“X”平台上,特朗普被赋予了绝对的算法特权。

该平台对特朗普发布的内容给予最大的流量支持和精准投放,其推文被自动标记为“国家利益内容”,并优先推送至用户首页,从而构建了一个“信息茧房”。

这种“数字斯金纳箱”效应,使得特朗普的支持者如同实验室中的小白鼠,沉迷于点赞与转发的即时反馈之中,逐渐丧失了理性判断能力。

此外,特朗普还通过“拉黑—举报—封禁”的三步策略,系统性地清除反对声音。

美国一些国家部门取消了对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纽约时报》和美联社等媒体的订阅,民主党议员的推文被批量标记为“虚假信息”,数万个批评特朗普的账号遭到永久封禁……

通过这些手段,特朗普的舆论场逐渐演变为一个“回音室”,其支持者在信息茧房中不断自我强化极端立场。

这种“算法霸权”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守门人”角色。

“推特治国”2.0:特朗普是如何利用新媒体掌控舆论权的?

马斯克与“X”。

权力杠杆:从“键盘总统”到“代币操盘手”。

今年1月,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宣布推出个人Meme币TRUMP。(另见本号文章《既要权,也要钱,特朗普发行了个人虚拟币!》)

这一推文瞬间点燃了加密市场的狂欢。不到30分钟,TRUMP市值突破7亿美元;24小时内,市值飙升至300亿美元,成为加密货币史上最为疯狂的“总统概念币”。

通过发行TRUMP代币,特朗普将政治影响力直接转化为金融资产,让支持者用真金白银为他的政策“投票”。

这种模式创造了一个“链上粉丝经济体”,每当特朗普发布争议性推文,TRUMP代币的价格波动便成为舆论的风向标,甚至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这种“金融化话语权”的尝试,既是数字时代政治权力的新形态,也暴露了舆论场被资本和技术深度操控的风险。

当事实让位于情绪,理性屈从于流量,公共讨论沦为“注意力锦标赛”,其结果就是公众认知能力的退化。

当政治辩论简化为表情包战争,当真相取决于点赞量,当网红成为白宫的传声筒,新闻自由便成了算法的奴隶。

这究竟是民主的进化,还是理性的终结?

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个即将引爆热搜的总统推文中。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