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了,美国还在做“制造业回流梦”

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有理儿有面 2025-08-19

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公布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制造业数据,长期被打入“冷宫”的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突然刷新了九个月以来的新高。

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向来是个“小透明”,它调查的对象仅仅为纽约州几十家工厂的采购经理,样本量小得好比社区便利店发放的会员问卷。但与该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前一周,全美制造业岗位暴跌4.6万,ISM制造业就业指数缩在44.4的收缩区间。

七年了,美国还在做“制造业回流梦”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目前美国社会,仅制造业岗位就有40万个长期空缺,企业开出时薪40美元都难找到合格焊工。表面上来看是工人有了挑工作的机会,实际却是企业根本找不到经验丰富的“老手”。而这40万岗位空缺,重重的打脸还在靠“造假”才能吹嘘的特朗普。

一边是40万个制造业岗位招不到人,另一边却是官方数据高调宣称“制造业回归”。如此迷惑的举动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是美国真的实现产业回暖,还是纸上繁荣?七年时间过去了,美国人还在为了“制造业回流梦”不务正业?

这样看似热闹、实则讽刺的“回归秀”背后,暴露的是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人才断档、效率失衡、政策反噬。多重问题下,特朗普口中的“制造业回流”已经成了一句空话;美国制造业的“复兴”,更像是高空走钢丝,仍然有可能性,但又微乎其微。

七年了,美国还在做“制造业回流梦”

事实上,美国经济数据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造假”了。美国的历任总统为了能够得到有利于自己选举或执政的数据,通常会通过人事任命权来操纵数据。

例如,上一任美国统计局局长,就因为公布了一份不利于特朗普执政的数据,结果遭特朗普解雇,指控其数据造假。如今,特朗普不得不营造出制造业“复苏”的假象,来推动美联储降息。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又迟迟不肯点头,懂王只能推出纽约联储制造业强劲的数据,力证自己“没错”。

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梦”已经做了七年,尽管白宫仍在不遗余力地吹嘘制造业岗位十年内增长了140万,但对比1979年巅峰期的1950万岗位,眼下1300万的数据连塞牙缝都不够。美国制造业的GDP占比,也从1979年的25%掉到现在的10.2%,这不是周期性波动,而是长期“空心化”的结果。

七年了,美国还在做“制造业回流梦”

当下的美国制造业,虽然有着Space X、波音、特斯拉,但基础工业品却几乎都要靠海外进口,美国能够自给自足的不足三成,甚至就连螺丝都要靠进口。美国的制造业,更像是一个有着高学历的尖子生,结果动手能力却连中专生不如。

白宫吹嘘的所谓“新增岗位”,有七成集中在硅谷芯片厂和德州电池基地,传统的“铁锈区”连碗汤都喝不上。如此一来,特朗普口中的“制造业回流”也就成了“皇帝的新衣”。

对此,特朗普政府并没有想办法解决,反而是一心扑在关税战上。众所周知,制造业所依赖的,不仅是关税,更需要配套政策和基础建设。但自特朗普喊出“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的口号之后,美国的用电量并未发生暴增的情况。

七年了,美国还在做“制造业回流梦”

另一方面,特朗普大搞关税战,美国企业跟着遭殃。为了能让企业活下来,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得越狠,美国企业越能钻空子。特朗普政府前脚对加拿大钢铝加征25%关税,福特后脚就被迫减产,因为方向盘轴承都是进口自安大略。直到8月1日,劳工部公布了雪崩了的就业数据,隔天统计局局长就替特朗普背了锅。

但解雇了“背锅侠”,问题仍然存在。更要命的是,制造业缺人、缺“老手”就算了,现有的美国工人的单位生产效率更是没眼看,只有中国同等岗位工人的43%。

《纽约时报》曾做过一项调查,一家底特律的模具厂,大把的订单能排到半年后,但机器坏了没人修,焊接工走了没人接。40万个岗位空缺,并非美国制造业太过火爆而招不满,而是根本没人愿意,也没人有能力干了。

七年了,美国还在做“制造业回流梦”

如果问题止于此,美国制造业或许还有挽救的可能。但根据彭博社的统计显示,自2010年到2025年,美国社区学院焊接专业的报名下降了近六成,美国年轻人更愿意花时间去学编程,也不愿意进厂拧螺丝。这也意味着,整个制造业的技能链已经断档。

美国制造商协会预测,到2033年,美国制造业还将保持190万个技术岗位的空缺;即便即日起培养,每年至少要培养35万技术工人,才勉强填平这个“坑”。但问题是,无论是美国的教育体系,还是年轻人的就业选择,制造业都已不是首选。

特朗普政府不是没想办法,但他们想的办法,堪称“鸡飞蛋打”。为了吸引制造业回流,特朗普政府推出“双轨制关税”,即一边对中国加税,逼企业带着工厂回到美国;另一边给美国国内企业补贴,吸引投资。

七年了,美国还在做“制造业回流梦”

这一政策看上去一石二鸟,但实际上却是砸了钱、捂了袋子、飞了鸟。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之后,原材料成本飙升30%,汽车零部件进口价格翻番。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造车,就连修车成本都够民众“喝一壶”了。2025年上半年,美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暴跌7.9%,二季度对外贸易直接蒸发5100亿美元。这哪里是“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眼见一招不好使,美国又想出了另一招。他们想靠墨西哥、越南搞“友岸外包”,将产业链发展至“盟友”国内。但越南产业链不完整、墨西哥的基础设施又不稳定,即便是拼拼凑凑地打造出一套产业链,又能坚持多久呢?

七年了,美国还在做“制造业回流梦”

制造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廉价劳动力的赛跑,而是体系强度的对撞。谁的体系能抗风险、能自循环,谁就有话语权。反观特朗普政府,没办法兑现“制造业重回美国”的承诺,就开始对数据下手,刻意制造出“回流”假象,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特朗普政府趁着“双普会”的热度公布制造业“回流”数据,本意就是想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人为打造出制造业的“繁荣”。但在现实面前,特朗普政府的“小九九”已经无法掩盖真相。

当经济数据变成政治筹码,所有投资者都成了桌上的鱼肉,民众也将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特朗普政府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置民众、经济和制造业于不顾,所谓“制造业回流美国”也不过是笑话。

图片源自网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