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编中学历史教材,这样评价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

作者:武卉昕 来源:《红旗文稿》 2018-09-04 3647

俄新编中学历史教材,这样评价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

武卉昕

俄新编中学历史教材,这样评价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史学界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各类教科书观点不一,有些甚至充斥着抹黑俄罗斯历史的内容。2014年,普京会见国家历史教科书修改工作委员会成员,提出修改教科书的意见,要求以客观、公正、尊重的态度对待历史。2016年莫斯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俄罗斯最新国家历史教科书《俄罗斯历史10年级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教科书依据俄罗斯历史文化标准说明书和联邦国家教育标准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编写,阐述了从1914年到21世纪初俄罗斯历史中的诸多重大问题。

一、教科书肯定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作用

1.十月革命是历史的选择。教科书按史实记录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内外交困的状况,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在局势的发展中选择了历史和被历史选择的过程,反映了当代俄罗斯对十月革命的总体认识,肯定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教科书指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选择历史和被历史选择的结果。沙皇政府无力应对一战带来的压力,“俄国的形势变得极其紧张。涨价、投机倒把、排队、战事不顺和政府的失算,以及许多问题得不到政府解决,这一系列因素引发了社会民众的极大不满”。彼得格勒3万工人因生活无以为继而引发的罢工成了后来大规模行动爆发的导火索……可见,沙皇政府在持久战争的考验下不足以支撑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才使“革命的危机在俄国增强了”。

教科书指出,临时政府无力解决关系到革命前途命运的问题。二月革命后,权力交给了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的措施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工人和士兵有关革命、工作日、土地和国家体制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工人的力量不断增强,队伍不断壮大,影响不断扩大,政治诉求不断高涨。随着时局的发展,临时政府无力并无意继续将国内革命进行到底,而将权力抛掷在大街上,换句话来说,临时政府在事实上把权力丢弃了。列宁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革命进行到底才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并号召进入革命的新阶段——社会主义革命,使“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和最穷苦的农民手中”。依据教科书的内容,从1917年夏天开始,俄国国内的情况变得极为紧张。布尔什维克提出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号召起到了现实感召作用,正如教科书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以他们通俗易懂的语言——政权归苏维埃、给人民和平、给农民土地、给工人工厂,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望。党的队伍迅速扩大。” “在城市的街头,人们生动地讨论着布尔什维克的计划和它们成功的机会,但中央政府的行动是迟缓和不一致的。”这些都是历史事实,有据可查。教科书的内容做了很好的考据诠释。可见,以武装起义形式进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但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善于利用时机的结果,更是历史的正确选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2.列宁的历史选择是正确的。教科书用对列宁活动的事实评价代替了价值评价,目的是让读者基于事实做价值判断。而大多数读者的价值判断也与教科书所承认的一样:“列宁是俄共(布)的建立者和无可争议的领袖,甚至他的对手也承认他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尽管他在党内并没有占据任何特殊的职位(他只是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其领袖的威信是绝对不可动摇的”。“无可争议”“伟大”“不可动摇”无疑是对列宁肯定的价值评价。

教科书将对列宁活动的论述放在现实的历史时期内。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解决新问题,列宁的思想和方略在事实上为群众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如教科书所记述的那样,战争问题仍然是最棘手的问题,教科书指出《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大前提是人们对于战争的厌倦,和约签订的现实国情是在落后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获得西方发达国家革命支持的条件下才能取得胜利”;确定了和约签订的途径,将“希望寄托于德国”,因为德国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在苏联取得胜利的思想发源地;预计了和约签订的结果,获胜的话,通过缔结民主和约,结束战争。拒绝的话,俄国自己会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可见,全部步骤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选择。

教科书将对列宁活动的论述和评价放在具体的历史事件当中。教科书以“文献研究”的方式给了《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以直观的解释:“从保卫国家的角度出发,不能容忍把自己强拉入军事战斗中,当你没有军队,而敌人已经武装到牙齿了……不能把战争带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明显的是,工农兵大众苏维埃的大部分是反对战争的……”很显然,列宁要为社会主义苏联的建立和建设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在当时,没有比这个更现实的需求了,没有比这一历史任务更有价值的任务了。

二、教科书客观评价了斯大林体制和斯大林本人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

教科书对斯大林体制的介绍分为“工业化的‘大转变’”“农业集体化”“苏联30年代的政治体制”“苏联体制的辉煌”等主体内容。

1.实施工业化和集体化是现实需要。教科书客观评价了工业化的成就。教科书以实证性的材料指出了实施工业化的目标、原因、特点,也如实地评述了工业化的代价:人民享受高水平的生活消费和物质福利被限制,商品短缺、劳动繁重等;教科书用超过对代价评述的文字篇幅,如实地介绍了工业化的成就:“1930年代苏联建立了新的工业中心,工业在东部取得进展”;“苏联出现了新的工业部门:拖拉机制造、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动机制造。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达到很高水平。出现了自己的机床制造厂、重型机械制造厂、农用机械制造厂”;“居民的社会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学和技术院校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培养了200多万名专家。工人阶级的数量达到2400万人”。最后,教科书总结道:“苏联依靠劳动英雄主义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劳动强度实现了经济独立,并成为能够生产任何工业产品的大国。国内已经形成的工业潜能可以匹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教科书将1927年爆发的粮食收购危机看成是实施农业集体化的导火索,“1927年爆发的粮食收购危机向苏联领导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克服危机并在将来避免危机再次爆发”。当时,软弱的工业无法保证必要商品的生产,商品短缺使农民无法通过交换粮食而获得工业品,富农又在粮食收购中进行投机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提出把所有资源投入到工业化中并对农业经济进行改造,加速大型集体经济的建设。

教科书尽可能不做价值判断,而是以文献研究和思考题的方式给读者以做结论的空间。教科书给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包含正向和负向的客观评价,但从未以工业化或农业集体化来否认整个斯大林体制。教科书一方面没有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与斯大林模式的苏联体制直接划等号,另一方面更没有否认斯大林体制。

2.斯大林是人民战争的一员。在叙述战争进程前,教科书先对卫国战争的性质进行了说明,“这场战争是真正的全民战争,苏联各民族都在为了自己祖国的自由而战”。

教科书肯定了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斯大林作为人民的统帅,而不是人民的敌人,从逻辑上讲,不可能在承认苏联人民对卫国战争胜利所做的历史贡献的同时,否认同样作为人民统帅的斯大林。教科书对斯大林逝世的评价是,“无论是在苏联国内还是国外,在那段日子里回忆起斯大林,说的都是他在战胜希特勒和使全世界人民摆脱纳粹统治威胁的作用”。

三、教科书对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持批判态度

教科书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持批判态度。

1.教科书否认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教科书认为,戈尔巴乔夫号召放弃对两个对立世界的传统认识、蓄意抹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的主张,被认为是政治“新思维”的核心观点,在这种核心观点的指导下,“最终,戈尔巴乔夫声明全人类的价值优先于阶级、民族、意识形态、宗教和其他价值”。依据全人类价值优先原则,“确定了三个主要的对外政策方向:通过裁军使东西方关系正常化、消解地区冲突、不带有对社会主义阵营偏向地同各国建立紧密的经济和政治的互利关系。这一方针实施既是史无前例的成功,也是最大的失败”。这里的“成功”是归属西方的,“失败”才是苏联的,因为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冷战”结束了,苏联解体了,苏联从两极体系中彻底滑脱下来,“寄托在西方身上的、大规模帮助解决内政问题的希望也落空了……俄罗斯陷入了复杂的境地”。“苏联的对外政策是单方的,是符合西方利益的,而不是符合苏联利益的”。可见,政治“新思维”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1990年戈尔巴乔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苏联广大民众对此举的反应敌对而冷漠”。

教科书将戈尔巴乔夫不成功的经济改革、思想“公开化”、政治“民主化”和“新思维”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历史证明,它的领袖们,尤其是在斯大林死后,不懂得布尔什维克建立的体制。戈尔巴乔夫对此的不了解是致命的错误。他埋葬了自己的个人政权,也埋葬了党和国家。”

2.教科书批判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民主化。教科书批判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在改革年代,经济方面开始的无论哪一项改革,都没有取得良好的结果。”教科书如实记录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意图、过程和结果。一些激进的改革家被换到领导岗位上,进而提出了将经济过渡到完全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管理。“最终,失去了市场秩序的自由反过来促使企业的消费活动更加损害投资。厂长们行为的不确定性滋生了其个人贪腐行为,以及借助合作社企业的形式将其私有化。”

教科书揭示了政治“公开性”在改革中的负面作用。教科书认为“公开性”成为后来舆论完全放开的思想依据。教科书列举了在“公开性”思想指导下的文学、电影和戏剧的“再解冻”,对政治镇压受害者的“再平反”,对宗教的恢复。教科书援引《我们不能放弃原则》的作者Н.А.安德烈耶娃的话:“公开性和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说是反社会主义的,这是照搬西方。篡改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公开性促使各种思想、社会、政治、民族、宗教流派和利益关系激烈冲突。”“除了内部问题,公开性向人们展示了西方的价值观,这是一种陌生的生活方式和民主传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相当于打通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同时,相当大一部分民众满怀悲伤的心情,产生了自我存在的无望和死路一条的感觉。”

教科书对政治“民主化”的总结是:“伴随着苏联宪法第六条的取消,苏联政治体制民主化的尝试导致了它的危机,这也是联盟政权体系衰落的开始。能够替代它们的国家组织的新形式也没有被提出”。教科书不赞同戈尔巴乔夫政治“民主化”,因为“民主化”导致了苏联政治体制的危机,但又没有更优秀的、更完善的体制能够代替它,从而使改革前途未卜。

2016年俄罗斯最新祖国历史教科书《俄罗斯历史10年级教科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1914年到21世纪初俄罗斯历史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客观梳理,为人们了解苏联历史提供了参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8
1
9
4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