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很少有娘炮?
为什么俄罗斯没有中国这么多“娘炮”?
答案是,因为教育!
因为俄罗斯非常注重青少年一代家国情怀和英雄情怀的教育,非常注重青少年一代尚武传统和血性文化的培养。
俄罗斯军训中的少年
俄罗斯的孩子自小就会在家里、在学校听到很多英雄事迹,而且从小学开始就会接触基础的军事训练。由于从小就被英雄情怀所熏陶,所以在俄罗斯青少年心中,军人的位置远远要比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更为高大。俄罗斯人不喜欢追星,明星热度并不高,他们心中的明星就是军人和英雄,因此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都要比一般国家更强。
俄罗斯儿童正在接受军训
只要在俄罗斯生活一两周,你就能深刻感受到这个民族所蕴含的悠久的军事传统和尚武氛围。
图①:莫斯科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阅兵式。
图②:一名儿童随大人前往无名烈士墓献花。
图③:海参崴民众庆祝祖国保卫者日。
图④:民众向列宁格勒保卫战牺牲官兵献花。
一是,在俄罗斯纪念碑多、纪念馆多,祖孙三代去祭奠英烈是常态。
在俄罗斯几乎每个城镇都建有卫国战争阵亡者纪念碑或纪念馆,而且这些纪念馆长年免费开放,解说员也不是漂亮的小姑娘,而是由战争的亲历者来现身说法。在这些纪念碑前,你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带着儿女孙子一起去祭奠烈士,而此时庄严的值日兵会恭敬地搀着老奶奶、老大爷向纪念碑走去,然后祖孙三代会庄严的向英雄们敬礼献花。
俄罗斯老人给无名烈士墓献花
二是,俄罗斯人结婚不喜欢去景点拍照而是去烈士陵园献花。
俄罗斯有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婚礼的传统,新婚夫妇向纪念碑献花是婚礼的必备节目,而且完全出于自愿,相当虔诚。
俄罗斯新婚夫妇给烈士墓献花
俄罗斯新婚夫妇给无名烈士墓献花
三是,军事节日多、阅兵式多。
俄罗斯每年的军事节日多达36个,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而且年年阅兵,场面气氛好,阅兵时整齐的军容和昂扬的士气无不激励着青年人不忘先辈功勋,牢记国家使命。
俄罗斯胜利日不朽军团大游行
四是,是少年军校多,军训和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
在俄罗斯的很多城市你都可以看到一些身穿特制军服的娃娃兵,这是因为俄罗斯开办了大量的少年军校、武备中学。
俄罗斯少年军校
比方说俄罗斯的少年军校,专门招收12至16岁的军人子弟和优秀中学生,素有“军官摇篮”之称。陆军有“苏沃洛夫少年军校”,海军有“纳西莫夫少年军校”、空军有“少年航空飞行学校”,俄政府的内务部、安全总局等强力部门都有自己的少年军校。这类军校学制3年,以科学文化教育为主,同时教授射击、队列、军事体育等基础军事课程。
俄罗斯少年军校
五是,善用新媒体宣传军事文化。
据统计,俄罗斯平均每年至少要拍摄120多部军事题材纪录片,录制200多套军事类电视节目,以实现与军队实战演练的相互呼应。
俄罗斯青少年军事训练
此外,俄军还通过设立“俄罗斯军队”品牌服装店,别出心裁地向大众展示军队品牌和形象。服装店的理念是:通过宣传“俄罗斯军队”这一品牌,聚拢一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并以“俄罗斯军队”特质为行动和道德指南的群体。而且,俄军非常善于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在美军误炸叙利亚民宅美俄纷争之际,俄国防部的社交媒体账号每天发布十几条俄军在叙行动的报道,不仅起到了以正视听的作用还有效展示了俄军反恐成果。
俄罗斯青年少年军事训练
自小耳濡目染的宣传和训练,让俄罗斯青年将军功荣耀镌刻在心。在2020年《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一次街头采访中,超过90%的青年人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二战时的数次大规模战役,并能清晰地指出哪次战役是由哪位将军所指挥。由此可见,即便二战已经过去80年,但军人的精神和基因却被一代代遗传下来。
俄罗斯少年军校
反观中国,在近50年和平安逸的大环境下,和平主义思潮泛滥,西方的思想文化全方位侵袭,我们的教育阵线全方位失守,最终导致我们培养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大批“伪专家”,一大批“带路党”,一大批"娘炮”,一大批“软骨头”,这些人坐在办公室里一边舒舒服服地吹着空调,喝着奶茶,品着咖啡,一边以上帝的视角欣赏着俄乌战场上的视频,泛滥着他们无处安放的“爱心”,跟随着西方大国的节奏,高呼着“世界和平”,尽情地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嘲笑着那些在战场上为国拼命的士兵,实乃国之大患。
中国文娱圈中的娘炮
中国现实中街拍的娘炮
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以中国为案例这样警醒美国人:“如果我们变成中国那样自满自足,逐渐腐败堕落,忘记了奋发向上,只满足于肉体欲望,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必然也会面临中国的衰败。要知道,一个过分追求安逸和肉体享乐的民族,在我们血性而好战的优秀种族面前,注定只有死路一条!”
殷鉴不远,教育可以让一个民族变得血性,也可以让一个充满奴性!少年娘,则国娘!少年奴性,则国家奴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