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诺贝尔和平奖,不如说是西方的政治正确奖

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有理儿有面 2023-10-08 1138

昨晚,诺贝尔委员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公布了202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是伊朗人纳尔吉斯·穆罕默迪。

诺委会发布的颁奖词是,在反抗伊朗妇女遭受的压迫,以及为促进所有人的人权和自由而斗争做出巨大贡献。

随后,“灯塔国”总统拜登表示,诺贝尔和平奖颁给穆罕默迪是(对争取人权)一种认可,虽然(她)被非法囚禁在埃文监狱,但世界仍听见了穆罕默迪要求自由平等的呼声。(我)要求伊朗政府立即释放她,以及响应穆罕默迪要求性别平等的倡议伙伴。

按理,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一种殊荣,获奖者所在国理应感受到是高光时刻。

但是,纳尔吉斯·穆罕默迪的祖国——伊朗,却对诺贝尔委员会和平奖颁发给她进行了强烈的抨击。

10月6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发表声明称,我们(伊朗)注意到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颁给了一位因为再三违反法律和犯罪行为而遭定罪的人。我们强烈谴责这种具有偏见和政治意涵的举动。诺贝尔委员会发表的是“不实声明”,这些声明“显示出一些欧洲政府伪造信息,并对伊朗内部事态发展制造令人困惑和偏差论述的做法”。

最后,卡纳尼强调称,将诺贝尔和平奖颁给罕默迪的决定“偏离了初衷,令人失望” 。

这神反转可是让人大跌眼镜,奢望获奖的与奖项“无缘”,获了奖的却抨击颁奖者。

这是何苦?

其实,仔细分析卡纳尼的发言,就能略知一二了。

纳尔吉斯·穆罕默迪对于自己的祖国伊朗而言,是一名“罪犯”。

1972年出生的纳尔吉斯·穆罕默迪与监狱可谓有不解之缘。现年51岁的她,现任德黑兰的民间组织“人权捍卫者中心”(DHRC)副主任,因违反伊朗法律先后13次被捕,累计判处31年徒刑和154下鞭刑。

至今,她都在德黑兰的埃文监狱服刑。

讲道理,一国公民维护本国的安定团结和发展是义务也是责任。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和放之四海皆准的所谓“人权”标准。

就连自诩为“人权灯塔”的美丽国,也是屡屡上演种族歧视、枪支暴力、滥用毒品、暴力执法、雇用童工、攻陷“国会山”等“靓丽的风景线”。

所以,没有最好,只有适合。

纳尔吉斯·穆罕默迪是否有罪,是否应该被逮捕判刑?我们作为别国旁观者,难以评判。但是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西方世界将一个重要奖项,颁给一个敌对国家的罪犯。

正如卡纳尼在声明中指出,强烈谴责这种具有偏见和政治意涵的所谓“诺贝尔和平奖”。

事实上,诺贝尔和平奖早已偏离了初衷。

诺贝尔于1895年在遗嘱中明确阐明,和平奖的授予标准是“为促进民族国家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军备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的人。

这三条标准是一个整体,体现了诺贝尔对世界和平的渴望。

反观伊朗人纳尔吉斯·穆罕默迪在其51年的人生中,所作所为合乎条标准中的哪一条呢?

至少在有理哥看来,很难套上。

那么,纳尔吉斯·穆罕默迪又怎会获奖呢?

简单说,挪威诺委会的评奖标准,已经更多地基于意识形态偏见、政治需要,甚至是为了取悦美西方国家。

也因为此,挪威诺委会做出的荒唐事可真不少。

随便举几个例子。

1975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苏联人权斗士氢弹之父萨哈罗夫,诺贝尔委员会高度评价萨哈罗夫主义人权斗士跟苏联政权斗争的壮举,并对苏联体制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斥责。

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以奖励其瓦解苏联武装向西方意识靠拢、向欧美低头的聪明壮举。

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奥巴马,奥巴马是主张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才得的奖,可不曾想他刚放下屠刀立刻就进军阿富汗。

到了今年,诺贝尔和平奖从提名名单的公布后,就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当中。因为提名名单中竟然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看出来没,战争的参与者更容易获得和平奖。

如今,美丽国与伊朗水火不容,而挪威、美国同属北约国家,正积极配合美国战略。

或许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又或许出于恶心伊朗的心理吧,今年诺贝尔和平奖无巧不巧的“意外”落在了正在伊朗监狱中的纳尔吉斯·穆罕默迪头上。

谁敢说其中没有政治因素?

要我说,今年全世界最大的和平,当属沙特和伊朗和解!

3月10日,沙特、伊朗和中国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沙伊两国复交,并且将在该协议签署后的数月之内,互相重新开放位于彼此境内的大使馆。

这举动也象征了中东地区两大势力放下多年嫌隙,化干戈为玉帛。

而这一切的背后,中国功不可没!

中国提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的五点倡议,成功调停了沙伊之间的冲突,让中东地区的发展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面对这些成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熟视无睹,反而拱火伊朗内部,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中东地区!

好端端的和平奖,被你们玩坏了,以后谁还跟你玩?

和平奖的设计初衷是好的,坏的是利用和平奖的人。

与其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发四个奖项不同,和平奖颁奖典礼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颁奖,挪威国王监礼。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则是由五位评审委员组成,成员由挪威议会任命。

这种特殊的安排,是诺贝尔本人的苦心设计。

早在1814年,挪威和瑞典已结成联盟,并由同一君主领导。到了十九世纪末,挪威展开脱离联盟之争,双方一度剑拔弩张。

诺贝尔希望借将和平奖交由挪威议会处理这种方式,来缓和这一有可能演变成危机的争端,借此实现两国永久和平友好。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后世立下范例,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而不是诉诸暴力。

然而,随着诺贝尔奖名气的提升,挪威议会为照顾各党派,逐渐把诺委会委员的席位作为“奖品”均分给挪威议会中的前五大政党,诺贝尔和平奖就摇身一变成了“挪威议会奖”。

于是乎,诺贝尔和平奖不可避免的具有本不该有的“政治色彩”。

一时间,战争贩子、颠覆国家主权的罪犯、鼓吹西方人权政治正确的人士,纷纷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而真正“为促进民族国家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军备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却无缘殊荣。

台湾作家李敖曾经说,你不出卖祖国,是不可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 

现在的和平奖,不也一样?

不如改个名,叫政治正确奖。

图片源自网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4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