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美国的心理战

作者:熊蕾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485

小心美国的心理战

熊 蕾

最近读了一本美国老牌特工李洁明的回忆录《中国通》,惊奇地发现书里透露了一些美国向中国人攻心的做法。早在念大学时,李洁明就参加了中央情报局(CIA)。1973年,中美尚未建交,李就以CIA身份到美国驻京办事处工作,是第一个公开以CIA身份来华的外交官。他后来又当过美国驻台湾代表、驻韩国大使,1989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本书是经过CIA审查的,很多情节、内幕已经删去,但还是披露了一些情况。

  书中谈到, 1968年李洁明在香港当CIA二把手时,就决定从在香港的中资机构工作的大陆人中招募对象,收集情报。“在(中国)官方的政府组织内部的坐探,可以给出中国政策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如高层正在准备以及实际实施的反击、退却和进攻,等等。”“只要是有中国人聚居的地方,我们就努力激励以民主的原则和自由市场的力量形成改革中国的思想。我们还鼓励他们对中国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

  李洁明说,经过他们的努力,70年代时,有一些在中国舆论界有影响的人的确开始更多地议论起中国不要再和过去的意识形态、和疯狂的社会运动结合,而要以中国历史上的仁爱、集体责任和务实的分析为根基。这话说得比较冠冕堂皇。其实,说白了,在凡是有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他们就极力用美国的价值观来取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并且要让中国人相信,凡是不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思想体系,都是疯狂的、有问题的。

  这正是美国人二战后在全球推行心理战的典型缩影。二战结束后,美国国防部战争情报处和事实数据处处长威尔伯·施拉姆创立了“大众传播学”,给心理战披上学术外衣。之后,美国人在全球大打心理战,尤其这十多年来,心理战先在苏联的戈尔巴乔夫这一代上获得成功,然后又在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上屡有斩获。

  对心理战行动的运用,美国有具体的要求,就是要树立有利于美国及盟国的形象;向目标受众提供信息,使其按美国的意愿思考;扩大展示实力的效果;评估民意;克服传播中的各种障碍,如新闻审查等;瓦解敌方士气;利用民族、文化、宗教或经济的分歧;支持欺骗行动。

  这些对心理战行动的要求,决定了美国政府和军方必须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体。最明显的例子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方让600多名记者嵌入美英联军中。调查表明,嵌入记者的新闻报道比非嵌入的报道对军方说好话的更多、报道更正面、对军方人员传达出更大的信任感。当时,美国国防部用15种文字总共发了350万字的新闻稿。这也显示了美国军方引导舆论的力度。这正是美国230年建国史中进行的240多场战争(尤其是近半个世纪来)均获得不错战绩的重要法宝之一。

  当前,国际竞争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竞争,中国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来之不易,更应该小心美国心理战的作用。▲(作者是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前副社长。)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熊蕾
熊蕾
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