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被炸是美国“让日本先打第一枪”
珍珠港被炸是美国“让日本先打第一枪”
------兼与叶边鱼先生商榷
叶劲松
“历史试卷既然把它出成题目,首先要考虑合理性的问题,尽管从国家战略利益来说,珍珠港被偷袭,罗斯福找了对日发动战争的借口,但这么多国民死了,他还会因为得到‘战略利益’而兴高采烈?出题者忽略了人性的问题。在他们眼里,只冷漠地看到日本突袭珍珠港给了美国一个宣战理由,所以,罗斯福必须‘欣慰’”。这是叶边鱼先生对长春市高三“模拟考”历史试卷中,“二战时期日空袭珍珠港,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是‘欣慰’还是愤怒?”一题的正解——“欣慰”的质疑。(2004年4月5日《中国青年报》)
但是,叶边鱼先生观察历史的方法就是错误的。对于历史问题,不应“首先考虑合理性的问题”,而应该考虑真实性、客观性。撇开历史事实去谈合理或者不合理,去谈从“人性的问题”判断历史人物的态度,是你的主观判断。你质疑一个关于历史问题的观点,根据应是历史事实,而不是你的是否合理的主观判断。
而历史事实是,罗斯福总统不是守株待兔的老农民,他不是在等待参战借口的时间煎熬中等待参战借口的到来。即不是突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日本突袭珍珠港使罗斯福总统找到对日宣战的借口,而是总统促成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的成功,使美国有参战借口。
二战初期,美国采取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1939年9月5日,罗斯福总统对全国宣布,“我国将继续是个中立国家……我希望美国将置身于这场战争之外。我相信它会这样做的。我向你们保证,你们的政府将尽一切力量来达到那个目的。”( L.杜蒙德《现代美国》第643、644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当然,中立既是为了坐山观虎斗,让其他国家打得筋疲力尽、遍体鳞伤时美国以强国身份收拾残局,称霸世界;也是执行其绥靖战略,让德国在波兰继续向东冲,冲向苏联,攻向苏联,借德国之手消灭社会主义苏联的需要;还是为美国以后参战争取较多准备时间的需要。但是,宣布中立又对以后参战是约束。因为到时美国人会问,当初你说“将尽一切力量来”使美国“置身于这场战争之外,”怎么现在又参战呢?因此,以后参战时必须要找个摆脱中立的理由。
1940年4月9日,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5月至6月,荷兰、比利时被占领,法国投降。美国和英法的对德绥靖政策彻底破产。德国的胜利及德国控制了几乎整个西欧大陆海岸线,使美国极为不安。另外,随着法国的投降,德国可能借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而进入美国的传统后院——美洲。德国称霸欧洲大陆后,德国将从陆上强国变为海上强国,可能在大西洋和美洲与美国争夺霸权。称霸欧洲大陆的德国成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敌人。因此,绥靖战略的失败和必须迅速遏制势力急剧膨胀的德国法西斯的想法,使美国加快了对德作战的准备。1940年5月中旬,罗斯福提出年产5万架飞机的任务(这将远远超过当时全世界其余各国飞机产量的总和)。美国也加大了用于国防的拨款,在丹麦、挪威被占领以后的12月内达370亿美圆(这个数字是当时日本年GDP的几倍,或约相当于德国的年GDP),到1941年11月国防拨款已增达600亿美圆。这时,美国已具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军事经济,它生产出全世界最多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生产出来是希望派上用场,发挥作用。置身于战争之外的中立使庞大军事经济及它生产的武器装备难于发挥作用,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苏联等国输出的武器只占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的小部分,只有美国参战才能使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何时以何种理由参战提上议事日程。
1941年下半年,德国在苏联大举进攻;在北非,德意联军抵达利比亚——埃及国界。在亚洲,日本不但没有按美国的希望向北攻向苏联,反而利用法国战败及英国无暇东顾之机,加紧向东南亚侵略扩张。德日扩张对美国全球目标是严重的威胁。因此,国际形势状况也使美国认为,继续长期不参战,已经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1941年7月18日,日本首相近卫改组内阁,力主进攻苏联的松岗被免去外相职务。7月24日,日军开进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以上两件事表明,日本不会北攻,而是要南进东南亚。美国不用再对日妥协退让了。因此,1941年7月25日,美国政府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本实施贸易禁运。随之,英国和荷属印尼宣布了类似措施。日本从美国和东南亚进口满足经济和战争需要的石油、橡胶等产品受到极大限制,美日关系危机加剧。而解决危机的美日谈判没有进展。原因是日本不愿过多地放弃侵略成果;作为美国,由于日本不愿北进,日本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也没有对它妥协退让的必要了。另外,美国此时已建成全球最庞大的军事经济,再过几个月,就将生产出全世界最多的武器装备。要消化掉这么多的武器,使这些武器派上用场发挥作用,完成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应该抛弃中立,准备参战了。因此,此时美国与日本谈判的目的只有一个,拖,再拖几个月,以赢得准备战争的时间,以保证战争开始不久,美国在战场上就有军事装备方面的对敌优势。8月中旬罗斯福对丘吉尔讲,现在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同日本发生战争,“甚至30天也可以对巩固美国的阵地起良好作用”(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4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71页)日本军方此时也洞察到美国的谈判目的。时任日本首相近卫在战后回忆道,“在日本陆军和海军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停止日美会谈,发动战争,理由是,美国政府只是在拖延时间,以便完成它自己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使经济方面的禁运起着削弱日本力量的作用”。(托因比《轴心国初期的胜利》简称《轴》第107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如果日美谈判不能取得成就,将对美宣战。
1941年11月4日,代表日本与美国政府谈判的日本驻美大使野村,接到日本政府答复美国政府备忘录的A和B两个草案的电报。电报还指出,“我们通知你,这在精神和内容上都是最后的努力。……同时注意,结束谈判的期限最后定为11月25日。”
由于1940年底,美国在一艘日本沉船中发现了日本密码并破译成功,使日本驻外使馆与东京间的密码电报往来处于美国人监视中。所以,美国情报机关截获了11月4日这份电报,马上破译并上报政府。日本电报无庸置疑地表明日本准备开战。11月7日,国务卿赫尔在政府的一次会议上说,“我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日本将发动进攻,所以应该时刻准备着。”美国驻日大使格鲁也于11月17日发电报警告华盛顿,日本陆海军可能突然发动袭击。(《外交史》第四卷第283页)11月22日,美国还截获了日本外相给野村的电报,电报把谈判最后期限从11月25日推迟到29日,并还预兆不详地说:“限期过后事情会自动地发生”。(《轴》第868页)
11月25日中午,罗斯福在白宫主持召开了有美国陆海军高级领导人参加的一次会议。陆军部长史汀生的笔记写道,总统“推测说,日本至迟将于下星期一即可能向我们进攻,因为日本人以不宣而战闻名的。总统提出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了让日本先打第一枪,同时对我们又不造成巨大危险,我们应该怎样行动?这是个困难的任务。” (《外交史》第四卷第286页)在知道日本即将发动进攻之时,赫尔和罗斯福的考虑是不同的,赫尔要求“时刻准备着”,总统首先考虑“让日本先打第一枪,同时对我们又不能造成巨大的危险。”事实表明,总统没能解决好这个他认为两难的“困难的任务”。最后,为了“让日本先打第一枪”,即让日本先攻击,总统不惜让美国海军遭受重大打击。
为了促使“日本先打第一枪”,美国在贸易制裁基础上,再施加政治压力。美国在第二天(11月26日)向日本发出了著名的“赫尔照会”。照会第二部分有,3)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撤走日本军队;4)除重庆政府外,不支持中国的任何政府或政权……。换句话说,美国要求恢复1931年以前的远东形势,全面接受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接受这个照会,意味着日本不仅要撤军,而且不能享有任何政治、经济特权。这将使日本通过10年侵略而在中国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将付之东流。赫尔知道日本不会放弃侵略成果,因此不会接受照会,他也知道这个照会带来的结果将是战争。因此,赫尔将照会交给日本代表后,通知英国政府说,“我们和日本谈判的外交工作,事实上已告结束,今后的事情应转归军事统帅部负责了。”(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10卷上册第218页,吉林人民出版社)
罗斯福要求对日发出强硬的照会,是因为总统这时认为用不着与日本拖延时间了。从美国在十月、十一月军工生产和增长速度看,第四季美国飞机产量将稳居世界第一。根据飞机产量增长速度,预计1942年美国能生产6万架飞机。总统认为美国军事装备产量使美国能够马上参战,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参战的借口(或理由)。
日本代表看了赫尔交给他们的照会后说,美国的要求,特别是第3点,除了要求日本政府举手投降外,没有留下任何别的东西。
11月27日,日本政府收到赫尔照会文本。经济制裁没有松动,又提出日本不能接受的政治条件,东京政界军界谁都没有想到美国会采取这样强硬的立场。东条英机一看完这个文件,就认为这是美国政府的最后通牒。当天,日本政府和日本大本营间的联络会议开会,到会的人们都不接受美国的最后通牒,并认为战争已成为定局。会议决定实施以前的御前会议计划,开始对美军事行动。
当时的日本外相东乡,在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时谈到那次联络会议。他说,参会人们“明白,美国人当然更明白,这个文件是要求日本完全屈从于美国的主张,以作为和平的代价。这时,美国不仅要日本放弃几年来不惜牺牲而换来的一切利益,并且还要它放弃作为远东的一个强国所拥有的国际地位。在我们看来,放弃这些东西等于是使国家自趋灭亡,对付这种挑战和保卫我们自己,唯一的办法只有战争。”(《轴》1109页)赫尔照会对促使“日本先打第一枪”起到重大作用。
英国学者托因比等人在《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一书中谈到赫尔照会时也写道,“罗斯福和赫尔都不相信,日本会接受美国照会中提出的那些条件,既然这样,他们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份照会呢?有人断言,他们是故意策划,以激怒日本进攻美国,他们是别由用心,想‘通过邪道’使美国同德国交战”。(《轴》1105页) 法国著名军事史学家米歇尔也写道:美国“总统也许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战争是不可避免了,然而必须尽力使日方承担谈判破裂的责任。他很可能认为,他曾想使美国公众确信目前的战争是他们自己的战争,但他们至今仍不太愿意相信;如果美国公众知道日本是他们的头号敌人,他们就会对参战更为积极。总之,11月22日到11月26日之间,他的态度变得强硬了,他似乎也意识到这种强硬态度很可能会导致日本的突然袭击”(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67、368页)。
12月6日,东京将一份致赫尔照会的详细电报发给野村大使,电报告知野村,照会转交至国务卿的时间另行通知。当晚,日本使馆收到共14部分电文的13部分。华盛顿时间6日21时30分,美国情报机关将被破译的这13部分电文呈送到总统面前。罗斯福看后向他身边的特别助理霍普金斯说:“这就是战争。”霍氏说:“可惜的是,我们没能首先给予打击和防止突然袭击。”对此,总统指出,“不,我们不能这样做。”(《外交史第四卷293页》)从这可以看出,至少总统和霍氏间早已就“让日本打第一枪”时美国不“防止突然袭击”达成一致。即使这样,仍可以看到对不“防止突然袭击”,霍氏流露的惋惜和总统表现出的坚定。这也可以理解,总统知道“这就是战争”,却为何不命令马上通知美国远东和太平洋驻军进入战备状态。
12月7日上午10时,总统和他的助手们看到被破译的日本照会的最后一部分——第14部分。照会最后说,“日本政府表示遗憾,但又不能不通知美国政府,由于美国政府的上述立场,日本政府认为通过继续谈判的途径达成协议是不可能的。”但华盛顿仍然是迟至12点27分才向夏威夷发去这样的电报:“下午1时日本当会提交一份实际上等于最后通牒的文件”。夏威夷卫戍部队收到此电报时,已是日本飞机对珍珠港的狂轰滥炸开始以后。
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马上召集高级军政官员开会。才得知珍珠港被日本空袭,并没有使会议出现紧张或者群情激奋的场面。对此,霍普金斯做了如下描述:“会议是在不太紧张的气氛下召开的,因为我想,我们都认为,归根结底希特勒是我们的敌人,而能够打垮他的不是靠别的,只是靠武器的威力;我们迟早总要参战,而现在日本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借口。”(《外交史》第四卷296页)会上,陆军部长史汀生提议立即同时向德国、意大利宣战,但罗斯福根据12月1日截获、破译的东京和柏林间电报往来判断,德国很快将应日本的要求而对美宣战,因此,总统决定先只对日宣战,并等待德、意对美宣战。
12月8日,应总统要求,美国国会一致同意通过决议:从1941年12月7日起对日宣战。
12月11日,德国、意大利分别向美国宣战。这样,美国有了抛弃原来宣布的中立政策而与德、日、意法西斯作战的名正言顺的借口——我们美国希望和平,但日本却向我们进攻,德国、意大利向我们宣战,我们不得不为保卫自己而战。这也使二战爆发后一直笼罩在美国的反对美国参战的“孤立主义”言论——在两大洋屏障后的美国是安全的,不管欧洲和亚洲如何炮火连天,美国将继续生活在和平和繁荣中——倾刻间烟消云散,美国参战的国内阻力降到了最小。
美国参战需找借口,但为获取这个借口,为何直接向日本施压而不是向德国施压呢?野村的一个观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释这个问题。野村在1941年11月14日向东京的汇报中说,虽然美国人对是否向德国开战的问题意见不一致,但是他们对“在太平洋地区进行战争的问题,没有丝毫异议”。英国学者托因比也认为野村的观点是正确的,托因比还讲,在这种国内形势下,如不先对付日本,而先“集中力量对付德国。这样做就会授人以柄,给罗斯福政府的许多敌人提供再好不过的攻击材料。”(《轴》1086页,1099页)一句话,先对付日本,美国国内阻力小;先对付德国阻力大。这从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援助与德国作战的英国的租借法案中可以看出。该法案在参议院以60票对31票,众议院以260票对165票通过。但反对票数之多说明,反对援助英国的孤立派的势力仍然较强大。孤立派激烈反对租借法案,认为这实际等于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美国的国内状况决定了美国首先对日本施加最大的压力。所以日本空袭后,总统也不同意陆军部长要求立即对德宣战的建议。可能总统认为,在德国没对美宣战之前,要求国会对德宣战,会在国会引起孤立派的反对。既然德国马上就会对美宣战,那时美再对德开战,在国内将不存在任何阻力。
还有,美国对日本施加压力,影响作用较大;对德国施加压力,影响作用较小。美国于1941年7月25日宣布对日本的贸易制裁前,日本所需要的石油、橡胶、铜等几乎都需要进口,而且主要从美国和东南亚进口。虽然日本一直在侵略中国,但这种进口基本是畅通的。贸易制裁后,日本从美国、东南亚进口所需石油、原料受到限制。这对日本经济和日本军队能力造成较大威胁,从而较易“激怒”日本。而德国国内矿产资源比日本丰富些。例如,1940年,日本国内原油产量仅33万吨,而德国原油产量为156万吨。另外,德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能够用化工方法生产一些汽油替代品——合成燃料。1940年生产合成燃料即达411万吨。还有,德国通过它的占领国和中立国的供应,能获得大量原料、燃料。1940年,罗马尼亚向德国供应了150万吨石油产品,德国还从西欧获得880万吨液体燃料,从各占领国获得铜13.5万吨,铅2万吨,锡、镍各9000多吨。因此,原、燃料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即使宣布对德国的贸易禁运,其影响将远比日本小。另外,英国海军已经在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对德国、意大利进行了海上封锁,其他洲的国家的商品几乎不可能通过海路运到德国。对德国的封锁早已存在时,美国再宣布对德贸易制裁,并不能对德国增加多少困难,对德国刺激作用也小。
另外,美国破译了日本密码,美国很容易掌握对日施加压力之后,日本对此的反应状况。即美国容易了解对日施加压力的效果。而对德国,美国却做不到这一点。
最后,由于英国海军的海上封锁,使德国水面舰队被限制在欧洲沿海活动,德国海军不能实施对美国的大规模攻击,不能为美国参战提供借口。
因此,罗斯福选定日本,并“让日本先打第一枪”,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且,事态发展基本上按照罗斯福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的确,为此美国海军付出较大的代价,但是,这个代价是总统预知的,甚至可以说他事先安排的,也是他认为实现他的战略目标所必须的。那么,当他知道事态按他希望的方向发展时他会愤怒吗?当然,总统在公开场合时是愤怒的,他愤怒地谴责日本卑鄙的偷袭。而这是种愤怒是营造对日开战气氛所需要的。总之,都是要服从有利于对日开战这一目标。
据西方媒体报道,2001年9.11之前,美国情报部门的很多情报就报告:基地组织将对美国进行大规模袭击。情报虽未具体到基地组织将撞击世贸大厦,但作为正常反应,美国政府应命令有关部门进入戒备状态。但美国政府没有这样做。美国是否故伎重演。小布什是否也在学习罗斯福,“让基地组织先打第一枪”,让美国人民深恨“恐怖活动”。然后美国以“反恐”为名义在海外大肆侵略:攻阿富汗,发动伊拉克战争,驻军中东,驻军中亚…… 。美国通过9.11,企图使自己的海外侵略穿上反恐外衣,使侵略有些“正义”的形象,以便“出师有名”,最大程度减小人民反战的阻力。但是,如果说当年的美国对日本的战争,还有正义战争的要素的话,现在美国的对外战争,则全是为了侵略。侵略战争穿上反恐外衣,也掩盖不了侵略的本质。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