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茨:GDP是充满穷人的富裕
斯蒂格利茨:GDP是充满穷人的富裕
2009年11月02日
这个周末,美国第三季度GDP正增长成为全球最热的话题之一。不过,GDP作为经济回暖数据标尺的可信度却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GDP最初是为了衡量市场经济活动,不是衡量社会福利。但现在GDP被认为测量的是后者,这是错误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北京大学参加“政策对话倡议(IPD)暨2009年‘中国专项行动计划’论坛”期间接受CBN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它连市场经济活动也测量不好。”
GDP:“经济卫星云图”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他还创造了宏观经济学中的“库兹涅茨周期”概念)应美国商务部要求,负责编制一种能反映经济全景的指标。后来,这一指标沿用至今,成为人们熟知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而属于同一统计体系下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逐渐成为经济主要指标。
半个多世纪以来,GDP曾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很多人认为,GDP的计算方法清晰明了,计算结果客观可靠,其统一的标准也有利于各经济体横向比较。GDP甚至被一些人称为“经济卫星云图”,意思是GDP不仅可以用来分析现状,还能用于“经济天气预报”。
与此同时,GDP的对手指标也在逐步被放弃。不过,长期以来,经济界一直存在批评GDP指标的声音。也有国家在实践中不使用GDP指标或仅将其作为参考指标。
危机凸显GDP之“罪”
真正将GDP推向“被告席”是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斯蒂格利茨在接受CBN采访时说,这场危机显示,美国的GDP数据完全没有反映真实状况。在他看来,单看美国GDP指标,2008年GDP比2000年有明显增长,但这并非可持续、公平的增长方式。“美国在危机前的数据被不真实的银行行为和资产泡沫扭曲了。”
斯蒂格利茨认为,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人们的境况已经比2000年差了。“对多数美国人而言,这是衰退的10年。但GDP却显示境况改善了。”
相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他国家。据报道,法国全国统计和经济研究所调查法国家庭2001年~2006年的支出状况,结果发现,由于房屋价格和住房成本大幅增加,法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比例在5年内减少了近一半。这段时间内,虽然GDP数字显示法国的整体财富增加了,但法国家庭却感觉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
斯蒂格利茨用“充满穷人的富裕”这个词来形容这种GDP指标与真实社会福利的脱节。
斯蒂格利茨说,GDP最大的一宗“罪”是没有考虑社会和人的发展。“GDP只是一个量的指标,而不是一个质的指标。GDP没有考虑财富分配,也没有道德价值观。”
他认为,GDP的另一宗“罪”是,只计算公共部门的投入而不考虑产出,只计算规模而不考虑效益。他说,相对于GDP总量,美国的医疗投入比法国大,但美国的医疗效益却比法国低。
在斯蒂格利茨看来,GDP无关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投资去了哪里?消费是否可持续?GDP都没有测量。”他认为,这是经济数据没有预测到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
他举了阿根廷的例子证明他的观点。上世纪90年代末,阿根廷GDP看起来很好,当时的总统梅内姆被美国作为经济发展的典型到处演讲。但随后阿根廷就有了经济危机。因为,其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负债和错误价格基础上的。
在斯蒂格利茨举的例子中,最荒谬的一条是“监狱经济”。他说,美国是世界上“监狱人口”最多的国家,比其他发达国家多出10倍以上。与监狱有关的花销被计入美国的GDP;但是,从社会福利的标准衡量,(监狱人口多)显然是生活质量变差了。
实际上,库兹涅茨早就预言了他自己创设的这种经济指标的局限性。他曾对国会作证说,(这种指标)既排除了做家务等无法计价而又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又不能计算经济和人力资源的损耗,因此一个国家的幸福与繁荣几乎不可能由这个指标来表现。
对于最近美国GDP数据好转,斯蒂格利茨也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认为,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的原因是政府鼓励买车,拉动了经济增长,但这只是短期行为;随着这项政策刺激作用减弱,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将重新趋缓,明年可能会继续减缓,将会出现“第二次下跌”。
寻找新标尺:“国民幸福指数”?
因为不满于GDP概念的缺陷,去年在法国政府的倡议下,24位经济学家、科学家组成一个委员会,致力于制定一种能够更加全面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斯蒂格利茨担任该委员会主席,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担任主要顾问。
“通常使用的衡量标准——比如国内生产总值(GDP),意味着一种取舍:人们只能通过牺牲增长来改善环境;但是,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衡量幸福的综合指标,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在斯蒂格利茨为英国《金融时报》的撰文中,这样介绍这个委员会的初步研究成果。
在回答CBN记者“如何改善国民收入评价系统”的提问时,斯蒂格利茨表示,将收入平均值与中值对比(以衡量“穷人”的相对数量)、人均储蓄或负债数量、公司资本的增值还是贬值、失业率、医疗、教育等指标都非常重要。
阿玛蒂亚·森认为,不大可能发明一种可以取代GDP的指标。他建议以多项经济指标为综合衡量标准。在这个综合数据库中,GDP仍是关键指标,但环境和生活质量等因素也将加入其中。
实际上,联合国早已试图用指标方式评估各国的生活质量,并编制出基于死亡率、文盲率等指标的“人类发展指数”。阿玛蒂亚·森也参与“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不过,这一指数目前还远没有成为GDP的替代品。
长期以来,GDP已经成为各国倚重的宏观经济指标。不过,目前这种情况也有扭转的迹象。
斯蒂格利茨此前一天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演讲时认为,中国在评价成功时,应该更加重视一些其他指标,包括考察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的绿色净国民产出;社会中位收入而不是平均收入;有关社会平等的指标——基尼系数以及预期寿命、教育程度等。在诸多关于如何改进GDP的意见中,斯蒂格利茨特别强调了就业指标的重要性。
【作者:陈晓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