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美国步伐,投身核反恐大业
紧跟美国步伐,投身反核恐大业
甚嚣尘上的世界核峰会终于拉下了大幕,虽然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美国,但中国领导人的风头与主办者不遑多让,堪称夺人眼球,备受瞩目。一时间,中国几乎成了媒体关注的中心,其重其荣,几有盖过东道之势。这大概着实让国内的专家、学者们倍感欢心、备受鼓舞。于是,13日还硬梆梆地声言《中国核裁军,不是别人说了算》的《环球时报》,一改风格与面目,14日又发表了《应对核恐怖,中国不是旁观者》的社评,表达了不当旁观者,要积极参与的态度。仔细阅读下来,这篇社评可谓用心良苦、所虑甚深,还真的不能小视。
这是紧跟美国的一种呼应,而且非常及时。
谁都知道,结合这次核峰会,美国树起了反对核恐怖主义的大旗,宣称美国与世界安全的首要威胁不再是国家之间的核战争,而是核恐怖主义与核扩散,美国核战略的首要目标是阻止这些威胁。可以预料,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将以防止核恐怖主义为借口安排世界的核秩序,将在反对核恐怖主义的招牌下,领率着所有伙伴、对手并对其,对各国的发展施加影响,干预世界的发展方向,为其所谓的“无核世界”理论遮羞张目。
美国说话了,中国总得该有个表示、有个态度吧。对此,这篇社评表达的意思是感同身受、同病相怜。就是说,同美国一样,中国也面临严重的核恐怖主义威胁。该社评也知道中国许多老百姓对所谓的核恐怖主义不以为然,承认“谈到核恐怖威胁,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是:那是美国人的事情”,但接下来就断言说:“现在已没有一个大国能确保自身具有核恐怖威胁免疫力”,并自我批评说:“一直以来,中国舆论对核安全不大关注”。接下来列举了诸多中国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以证明这种威胁是多么地现实,多么地严重,甚至是“不能承受之重”。
既然中国美国都面临共同的威胁,同仇当然敌忾,自然不能袖手,已经到了表决心的时候了。不当旁观者,“不能指望别人为我们代劳”,这就是态度。但仅有态度也还不够,还硬有实际行动,于是该文提出,“中国必须亲历亲为,不能侥幸”,并列举出了一系列的工作内容,如确立新的技术标准,加强立法配套等等。其实,可能还有一个意思这里欲言而又止,就是还要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这大概也是中美战略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曾几何时,美国扯旗反恐的大旗,领导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反恐大潮,只是由于伊拉克、阿富汗的愚民们不识抬举、不大配合,使得如今反恐大业有点褪色,反恐大旗下的队伍也有点松懈,世界领袖美国渐渐招呼不灵。这怎么能行呢?多亏了有了足智多谋的奥巴马,对美国的霸权居然也能来一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推陈出新地换上了反核恐怖主义的招牌,这是多么及时有效的战略举措啊!今后一个时期,美国领导的全球反核恐的伟大事业必将滚滚向前,这是世界潮流,天下大势,也将是中国精英们的又一次精神皈依。跟上美国的步伐,《环球时报》的这篇社评已经帮中国站了队,按照该文的要求,中国还必将进一步加大反核恐的力度,积极投身到反核恐的大业中。以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以中国与美国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预计,中国必将成为反核恐怖主义大军中的主力与中坚,如此一来,中美国,G2等不就又露出曙光、看到希望了吗?
附原文:
应对核恐怖,中国不是旁观者
谈到核恐怖威胁,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是:那是美国人的事情。事实上,现在已没有一个大国能确保自身具有核恐怖威胁免疫力。中国更无法做一个旁观者。
对付核恐怖主义确实是美国首倡的话题,这也因此成为近日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的主题。美国的初衷当然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核安全,但非法核活动威胁到的远不止美国。事实上,核恐怖活动正呈现出跨地区和国际化的趋势,不确定性大大增加,现在越来越难判定谁最安全,谁最不安全。
面对核恐怖主义的威胁,各国能不能携起手来,防微杜渐,这既是世界安全与和平之命题,也构成了中国安全的硬环境。从这次核安全峰会看,各国为此目标抱团仍不容易。中国利益是促进全球联手应对防范核恐怖主义。
一直以来,中国舆论对核安全不大关注,这首先是因为中国核安保没出过大纰漏,老百姓很踏实。但事情也要两面看,差不多没什么思想准备的中国社会一旦突临挑战,哪怕是有几条跟核安全有关的谣言,可想而知民间受到的心理冲击将会有多大。当然这样的概率很小,但由于其后果是“不能承受之重”,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中国正加大力气发展核电,计划到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核电占全国总装机容量4%左右。不难想象,保障这些核电站安全的压力很大。我们不能排除可能会有一些极端分子盯上核电站。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在一次讲话中表示,我国既有的核电厂安全设计准则中,没有要求防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使用强大攻击武器的恐怖袭击。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过去几年,在一些国家发生过上千起核材料丢失,或被人偷,甚至被抢的事件。国际上的核材料黑市也十分活跃。我们要保证自己的核材料不外泄,更要保证外面的非法核材料进不来,这容不得丝毫疏忽。
核恐怖威胁近年来引起中国越来越高的重视,但有些差距仍需要时间来弥补。为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还有不少方面需要改善。如重新界定核安保的涵义,确立新的技术标准,加强立法配套,以及让更多的民众充分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核恐怖袭击等。此外,核物质的检测技术,核情报的收集工作也需要加强。
在核安全保障方面,无论多么小心谨慎都不过分。“9·11”事件表明,恐怖分子的手段有时在我们的想象之外。中国周边是核扩散重灾区,中国自身又是大国。要让我们的国家更安全,让亚洲更安全,中国必须亲历亲为,不能侥幸,也不能指望别人为我们代劳。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