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躲藏在巴西身后的日本钢铁业

作者:白益民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543

揭秘:躲藏在巴西身后的日本钢铁业

       作者:白益民   第一财经日报  2009-8-17

 

    2009年7月30日,淡水河谷邀请著名球星罗纳尔多作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登上北京公交车身。作为全球铁矿石三大巨头之一的淡水河谷,在其竞争对手力拓陷入“间谍门”以后,会否发起新攻势争取在华的最大利益,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淡水河谷已经进入中国市场15年,1994年在上海设了办事处。2009年第二季度,淡水河谷销往中国的铁矿石达到了创纪录的近3600万吨,占其出口总量的66.2%。中国成为其海外第一大铁矿石出口市场。

  正当人们期待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能够到巴西这样的资源型国家立足时,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早已经潜入中国。而这背后,时常闪现着日本财团的身影。无论是以三井,还是以日本伊藤忠、三菱等其他财团为主角,我们都能发现日本钢铁业在“脚踩巴西、中国两只船”。

  众多合资企业

  在本专栏上周的文章中,笔者系统介绍了日本钢铁业如何走向巴西。归结来看,日本在巴西铁矿石资源、钢铁冶炼、钢铁物流等众多市场上都进行了布局,而且还建立了金融、人员、情报等多层次的合作机制。

  三井物产是淡水河谷第三大股东。由于前两大股东都是投资类机构,不具备实际的商业运营经验和能力,三井物产派遣业务主管进入巴西淡水河谷的行政委员会,成为事实上的公司经营决策者。

  在中国,三井物产在与淡水河谷强化同盟关系之前,就已经和宝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2002年7月,宝钢与三井物产签订一项综合合作协议,双方以钢铁制品、半成品、钢铁原料、冶金设备、船舶运输及有关项目为主题,定期进行交流;在金融、信息、物流、中长期投融资及企业资本运作等领域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开发可行性较大的项目。根据这项协议,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和三井物产合资成立上海宝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钢材加工配送企业。

  其实,早在1992年,宝钢就与三井物产签署了综合合作协议,建立定期干部交流机制。此后,三井物产携手新日铁与宝钢建立了众多合资企业。

  2003年3月,宝钢开始尝试产业链整合,与河南永煤集团正式签署了合资设立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宝晟能源有限公司的两项协议,开创了国内煤钢企业联手经营煤矿的先河,永煤集团投资65%,宝钢国际投资35%。

  三井物产在2003年9月成为淡水河谷大股东之后,淡水河谷在中国市场的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年9月22日,淡水河谷、河南永煤集团和上海宝钢集团三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第二年的5月24日签署《投资合作协议》。2004年11月3日,三方就永煤集团控股的子公司——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宇能源”)增资扩股并变更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煤炭股份公司等事项达成一致,用于收购和开发新的煤炭项目。扩股后,永煤集团在龙宇能源所占股份由70%变为45%,巴西淡水河谷为25%,上海宝钢为12.95%,其余股份为其他由长期客户升任为合伙人的小股东持有。

  原龙宇能源成立于2003年8月,是永煤集团联合武钢、沙钢、马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矿业(0.41,-0.03,-5.75%)大学等9家单位,将集团下属4个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的一家公司。此次合作,在正式合同文本之外,还达成了其他一些排他性协议,比如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进入中国煤炭行业,合作伙伴只能是永煤;永煤开发的煤炭项目,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愿意进入就可以进入等。

  在煤炭方面,2005年9月下旬,三井物产宣布参与临近黑龙江省的俄罗斯远东萨哈(亚库特)共和国境内的煤炭开采。与此同时,三井物产放弃从黑龙江直接获取煤炭资源的想法,而将其视为未来煤炭初级加工产品的供应基地。2006年9月29日,三井物产与黑龙江黑化集团公司签订了清洁发展机制意向性合作协议。以此,三井物产与黑化集团建立了战略协作关系。

  布局煤炭业

  三井和淡水河谷还与日本伊藤忠商事(综合商社)联合在中国布局煤炭业。2004年,日本伊藤忠商事(综合商社)出资600万美元购得黑龙江省龙煤矿业的新股,但最终没能成为后者的战略投资者。2006年12月18日,淡水河谷宣布,与兖矿集团以及日本伊藤忠商事,合资建立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下称“兖矿焦化”),三方出资比例为25%、70%、5%,并已于本月16日投产。

  兖矿焦化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焦化企业,该项目全部投产后,具有年产200万吨焦炭、30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淡水河谷为该项目投资了2660万美元,也将获得与其所占股份相同比例的焦炭产量的承购权,以及兖矿焦化在巴西国内的独家经销权。

  事实上,向中国运送铁矿石的巴西货船(主要是日本公司的船)将再也不会空空如也地驶回巴西了。它们将载着中国的焦炭返航。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钢铁生产商则是焦炭的主要用户。该项目使淡水河谷每年可稳定获得50万吨的焦炭,是对其铁矿石、球铁矿、锰矿石以及铁合金组成的产品链的有益补充,对其抵御上游原料市场价格波动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该次合作,淡水河谷焦炭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视此次合作为更好地了解中国钢铁业以及熟悉中国本地经营环境的契机。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看来,此次项目对于我们在中国的经营战略非常重要。”该人士表示,淡水河谷希望在中国全方位地发展业务,不仅仅限于出售铁矿石,还希望主动地参与到中国钢铁行业所面临的生机勃勃的环境中去,包括出售铁矿石、矿石开采、球团生产、港口业务以及航运。此时,淡水河谷已在中国签下总价值不低于50亿美元的协议。

  2006年10月,淡水河谷签署了一项在中国建设一个新的球团矿厂的合作协议,通过下属巴西联合矿业公司持有合资公司珠海YPM公司25%的股份,投资总额达400万美元。此前,淡水河谷还和宝钢、济钢共同签署协议,计划在日照建设年产量1000万吨的球团厂,淡水河谷以矿石原料供应入股。由此,淡水河谷向中国钢铁产业链纵深发展。

  物流领域

  在钢铁及上下游产业的物流领域,更能看到三井在中国、巴西产业的联合布局。实际上,由于巴西到亚洲的航运线路比澳大利亚长3倍,淡水河谷一直受困于有限的铁矿石及其他一般货物的运输能力。淡水河谷在想办法弥补自己在同澳矿竞争中的劣势时,一个重要思路就放到了如何减少物流成本上。

  2008年8月,淡水河谷与中国造船企业熔盛重工签署合同,建造12艘40万吨级巨型矿石运输船。整个订单将在2012年完成,交易金额为16亿美元,创下了世界造船史上单笔订单金额最大、吨位最大的两个纪录。

  早在2000年到2003年,三井物产项目本部曾协助淡水河谷总共筹集到3.5亿美元,推动巴西国内铁路网络的建设。

  同时,与三井物产同属三井财团的商船三井公司,则和中国钢铁业,尤其是宝钢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2004年4月,商船三井与宝钢签订了承运巴西进口矿石20年的长期运输协议,每年为宝钢承运巴西进口矿约130万吨。2007年1月,商船三井与宝钢再次达成一项长期承运合约,为宝钢订造第5艘超大型矿砂运输船,预计2009年交付。届时,商船三井将为宝钢每年承运1000万吨的铁矿石。

  2008年5月,巴西淡水河谷还和三菱财团的日本邮船公司签署长达20年(2011~2030年)的长期运输协议,专门承运出口中国的矿石,并通过此法向银行融资订造大型矿石船,来扩大船舶运力。协议规定,在2011年起的20年间,每年将130万吨铁矿石从巴西运往中国。运输中使用的轮船,是由中远川崎建造的30万吨矿石专用船。

  日本邮船预测,至2015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将达15.61亿吨,与卖方供给商签订长期合同,有利于确保重要航线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对海运企业来说,为确保国际竞争力,与国际资源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对中国航线已成为必然选择。

  本专栏至此,我们系统梳理了日本钢铁业在巴西铁矿石资源的布局,在巴西整个钢铁产业的布局,在中国钢铁产业的布局,在钢铁物流领域的布局,在中国焦炭领域的布局等。而每一个领域的布局、合作,都不只是金融和投资,而是包括信息情报、人员等多角度的合作。(作者白益民,系社科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曾在三井物产工作12年,著有《三井帝国在行动》电子信箱:baiyimin001@sina.com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白益民
白益民
日本财团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