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满:如何认识世界百年变局和重新定位中印关系?
如何认识世界百年变局和重新定位中印关系?
李光满
印度总理莫迪要来中国访问了,这次中印领导人会晤的地点选在中国中部城市武汉,是一次非正式会晤。根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说法:“两国领导人将围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战略沟通,并就中印关系未来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把这次会晤的期待值定得很高,希望以全新思维在全球视野下定位未来中印两国关系。
这次中印领导人“将围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战略沟通”,印度与美国也曾讨论过美印两国之间的未来百年关系,美国前国务卿蒂勒森曾说:“拟与印度发展持续100年的更紧密的军事、经贸和外匀伙伴关系,作为抵御中国的堡垒。”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将印度打造成抵御中国的堡垒,那么中国与印度之间要讨论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是指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然是百年大变局,那么过去百年发生了什么?未来百年又将发生什么?过去百年的最重大事件应该有这么几件:一是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二是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加剧引发两次世界大战。三是苏联解体和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成为世界科技、金融、军事霸主。四是中国在经历百年苦难之后重新崛起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五是科技大爆发深刻影响世界格局和全球体系。那么未来百年会发生什么呢?一是资本主义国家整体衰落,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拥有更大话语权。二是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从大西洋两岸回归亚欧大陆,特别是东半球。三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和印度可能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四是中美两个大国间的矛盾将会激化,可能发生重大冲突。在这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野下看中印关系,或许能够给出中印关系的一个全新定位。
这里我们要问几个问题,一是在韩国并没有撤走萨德反导系统的情况下,中国为什么同意与韩国改善关系?二是在日本并没有就历史问题表示道歉和两国钓鱼岛争端并未解决的情况下,中国为什么同意与日本改善关系?三是在印度对中国进行军事入侵、两国几乎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中国为什么同意改善与印度的关系?这三个问题其实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美国,在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之后,世界形势和中国外交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美关系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在这一主要矛盾之下,中韩矛盾、中日矛盾和中印矛盾正在退居次要矛盾,这或许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论的基点,中国改善与韩国、日本、印度的关系一方面可以瓦解美国遏制中国的阵营,同时可以扩展中国的外交空间。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改善关系并不等于放弃立场,并不等于放弃国家核心利益。
现在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明明知道印度与中国有深刻矛盾,却同意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为什么印度并不是对华友好国家,却将亚投行的资金投向印度的项目?是中国糊涂吗?是中国没有战略眼光吗?我认为并不如此,而是中国着眼于一个更大的战略,就是将印度纳入中国主导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世界中心正在转向亚洲,如果世界上人口最多、未来最大的两个经济大国始终处于冲突状态和战争边缘,将给世界百年之变局产生变数,也将给中国崛起形成阻碍。
印度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特别是一个有称霸南亚和控制印度洋野心的国家。而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正在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和瓜达尔港,正在印度洋沿岸建设的港口“珍珠链”必然与印度的称霸野心发生碰撞,如果不能在一个大的视野中去给中印关系准确定位,不能处理好中印关系,中国一系列战略的推进将遇到障碍。
中印关系和中日关系一样十分复杂且充满变数,中印关系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DL在印度进行分裂西藏的活动,二是两国领土争端,这两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两国关系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两个问题也会长期刺激两国神经。2017年印度入侵中国洞廊地区使中印之间几乎爆发第二次边境战争,这使得更多中国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印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印度争霸亚洲甚至争霸世界的野心,这也必然引起中国对印度的高度警惕。
按照经济增长趋势,印度经济实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超过英、法、德、日,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随着印度国力的提升,印度这个我们称之为阿三的国家的野心开始急剧膨胀,洞廊事件充分显示出印度的野心已经对中国构成了重大威胁。当中国将目光紧盯美国的时候,印度人却将目光紧盯中国,赶超中国是印度人的梦想,是印度梦,这种靠膨胀的野心支撑起来的印度梦不时与中国梦发生碰撞,这就构成了中印关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即中印两个发展中国家间不时爆发冲突,这种冲突既体现在两国领土争端上,又体现在对南亚大陆、印度洋、缅甸等区域战略上。
印度的野心首先表现为对周边国家的蚕食,先是吞并锡金,然后是控制不丹和尼泊尔,再然后是控制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企图将整个南亚整合成一个附属于印度的大印度联邦。其次是印度视印度洋为“印度的洋”,担心中国在印度洋周边国家先后建设的港口形成“珍珠链”对印度构成战略威胁,担心中国影响力进入印度洋,因此极力阻止中国在印度洋扩张势力。当中国公司进入尼泊尔承建大型水电项目时,印度强力干涉,迫使尼泊尔暂停这一项目,当中国在斯里兰卡建设港口时,印度也在斯里兰卡中国港口边上建设港口,当马尔代夫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时,印度策划了一次政变,企图改变马尔代夫的亲中政权。然而印度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影响力,尼泊尔的水电项目最终上马,在印度准备出兵马尔代夫时,中国军舰云集印度洋对印度的图谋进行威慑,最终阻止了印度出兵马尔代夫的计划。
印度的野心还体现在参与美国和日本遏制中国的行动,先是与日本一起搞了一个“自由走廊”,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抗。然后加入了美国和日本搞的“印太战略”,将遏制中国的包围圈从西太平洋扩展到印度洋。在中国召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连美国和日本都派代表参会,印度却坚拒参加,印度几乎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唯一一个拒绝加入的国家,这也使印度正在失去一个能够给印度带来巨大商机和利益的机遇。
中印两国关系中还隔着一个巴基斯坦,中国人民称巴基斯坦为“巴铁”,是现在中国在世界上最铁的兄弟国家,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却因领土、宗教、历史等因素成为世仇,历史上就爆发过多次战争,最严重的一次是印度将属于巴基斯坦的孟加拉邦割走,令其独立。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友好的邻邦和最坚定的支持者,中巴经济走廓的建设和瓜达尔港的开航使中国与巴基斯坦从政治盟友走向了经济一体化,而且中巴两国还联合研制武器装备,中国是巴基斯坦强大的军事后援。
那么印度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其野心呢?虽然印度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印度内部存在着的深刻社会矛盾、宗教冲突、民族矛盾,以及与巴基斯坦之间存在着的国家间矛盾,这些内外矛盾和冲突使这个国家随时都可能出现解体和崩溃。
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印度国家,印度作为一个国家是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后的事,从历史看,印度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从未有过一个强大的主体民族和中央政权,这个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分裂和受异族统治的历史,而且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也不在今天的印度,而是在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史,有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体系,有一个以汉字为主体的文化认知体系,那么印度则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宗教、多种族、多语言、长期处于分裂和分割状态的国家,现在是英语与数十种当地语言被定为官方语言,流行了数千年的贱民等级制度虽然被官方废止,却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印度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被西方国家大肆宣传的印度民主体制,对于像印度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的国家并没有什么好处,只会使这个国家缺乏强大、统一、高效的中央政权体系和文化认知,一旦有外部势力进入和内部动乱,国家立即就会崩溃,印度的历史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印度缺少成为一个影响世界、主导全球秩序的精神支撑,印度的野心几乎是建立在沙子之上,既经不起外部势力的干扰,也经不起内部的动荡。
正因为印度这些历史和社会现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乎忘记了印度可能对中国构成的战略威胁,直到2017年的洞廊事件才使得中国重新审视印度这头大象可能对中国带来的重大威胁。因此在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重新定位中印关系无论对中国还是对印度都十分重要。虽然我们始终认为印度并不能成为世界上一个具有主导力量的国家,但如果不能与这样一个国家和平相处,对中国的崛起,对中国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都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由于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美矛盾将是中国所面对的主要矛盾,也将是世界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因此,缓解与印度的关系,实现中印关系正常化,意义十分重大。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印关系的复杂性,在处理中印关系时一定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在领土和西藏问题上绝不能有任何妥胁。二是改善中印关系绝不能伤害中巴关系。
改善中印关系和改善中日关系、中韩关系一样,都是为了缓解中国周边紧张态势,瓦解美国遏制中国的包围圈,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构建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不能以出让国家利益的方式笼络印度,而应以双赢的方式将印度纳入中国经济圈,最终将印度纳入中国主导的国际政治体系。
这次印度总理莫迪与中国领导人在武汉会晤,“围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战略沟通”,相信中印关系将在这次会晤后取得重大突破,两国将摒弃前一段在边界问题上的不愉快,面向未来构建两国关系的战略方向,探讨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如果中印关系得到实质性改善,那么一带一路将覆盖整个亚欧大陆,不仅中国的倡议得到响应和落实,印度也将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和利益。但我们不能对改善中印关系期望太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战略利益的碰撞仍将是两国关系的常态。
期待中印两国领导人的“武汉会晤”能够设计中印两国未来战略合作蓝图。如果中印关系通过这次会晤得到实质改变,加上朝鲜半岛进入和平状态,以及中日关系破冰,美国在中国周边的遏制战略最终将面临破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