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站在复兴大业更高起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
善于把握大势,运用底线思维,着力质量效益,保持调控定力,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这些重要论述,只要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将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直接体现在五大方面。
善于把握大势,
抢抓机遇,顺势而为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善于把握大势,紧跟时代潮流,是我们做好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在论述经济工作时也多次提到“大势”这个词。
比如,他讲:“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等等。
他强调,领导工作必须“善于观大势、谋大事”,“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相互联系的,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事业顺利发展。”
那么,当前我们面临什么样的世界大势和中国大势呢?从国际方面来说,求和平、谋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国家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民群众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和新向往,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是我们的历史新使命。
综合国际国内情况,习近平明确概括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我们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具体到经济方面来说,观察国际经济大势,必须联系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习近平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必须顺势而为、转变思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
从国内经济大势来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
所谓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所谓结构调整阵痛期,就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我们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现在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
“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在对国际国内经济大势的判断中,我们对战略机遇期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习近平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要抢抓“新机遇”的重要思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
在国际环境方面,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的形势下,习近平指出,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从国内环境来说,习近平指出,现在,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新机遇。
只要我们自觉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大势,把握住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特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及时采取有力战略举措,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上新台阶,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
坚持底线思维,
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三期叠加”的新时期,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矛盾。
主要是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等等。
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工作总基调。
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他特别强调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
2012年11月30日,他在党外人士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
同年12月9日,他在广东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又强调: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要“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从最坏的可能性着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政策、部署工作,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这一科学方法论,并明确概括为“坚持底线思维”、“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为我们切实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
为什么要强调从坏处准备,坚持稳中求进呢?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大国政贵有恒,不能随便“翻烧饼”,那样并不叫有魄力,相反是不稳当的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工作中要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认识和正确分析机遇和挑战,未雨绸缪,加强研判,谋定而后动,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各项经济工作中,我们只有守住底线,方能在复杂形势面前方寸不乱,保持大局稳定;只有从最坏处考虑,设想各种可能,方能有备无患,争取主动,赢得最好结果。反之,如果我们只看到有利条件和机遇,对风险和困难估计不足,冒冒失失,盲目从事,则很可能欲速而不达,不仅好的结果没有达到,现有的成果也可能付诸东流。
在实际工作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理念;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要注意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等,这些都是“稳”的表现。
当然,从坏处准备不是一味的谨小慎微,更不是说不要前进,而是说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在稳固的基础上更好地前进。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我们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又要牢牢把握重大调整机遇,积极有为,创新求进。
比如,他在强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还强调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积极推动改革,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他指出:“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在实际工作部署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统筹考虑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调结构、促改革;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这样的政策选择既“有守”又“有为”,充分体现了“两点论”、底线思维的方法论和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总要求。
事实证明,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是一个既积极又稳妥的方法,既能保持大局稳定,防控各种风险,又能实现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因此,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着力质量效益,加快经济结构
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习近平指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下大气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其中,有几大亮点值得一提:
其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线,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中央作出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的重要判断,充分说明了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其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积极推进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要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同时,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型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强化创新驱动。
习近平指出:“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
他强调,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我们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但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引进,“关键技术要靠自己”。
从国内情况看,如果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得不到根本改变,我们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因此,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落到实处。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强调: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其五,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我国内需的最大潜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因而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强调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它是坚持“四化同步”的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也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凸显文化传承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必将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保持调控定力,
使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调结构、转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又必须牺牲一点速度。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一矛盾?在这方面,习近平在国内讲话和对外宾介绍中国经济形势时,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强调保持经济增长的合理速度,保持调控定力,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其一,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增长。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指出: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在评价工作和考察干部时,不能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他强调,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不断增强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后劲。
其二,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
这是习近平2013年4月8日在同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表达的观点。说不可能,主要是一味维持超高速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太大,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说不必要,主要是我们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够了。因此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经济增速。
其三,我国经济完全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速。
针对中国“经济崩溃论”等各种不看好中国经济的观点,习近平强调:“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抱有信心。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大势和环境,他指出,我国经济具备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前景十分广阔,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社会生产力技术雄厚,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体制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同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也将给中国的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动力。所以经过努力,我国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
其四,主动调控,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
1979~2010年的32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出10%(含10%)的年份就有16个。而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上半年仅为7.6%。对此,习近平指出:201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中国经济增速有所趋缓是中国主动调控的结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就是说,只要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就不要再为速度而纠结,而要下大力气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下大决心通过改革、调整和创新,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什么叫经济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就是既不冲出“上限”,又不滑出“下限”。“上限”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根据这一要求,经济学家预测,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上下限分别为9%和7%,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从高速向中高速过渡的增长速度换挡期。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在这一换挡期,我们要保持调控定力,稳中有为,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的黄金平衡点;要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深化改革开放,
释放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不久,习近平就来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调研,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他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不久,他又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指出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正确方法论。
其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
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2013年7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系统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的“五大关系”,即: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六大问题。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纲领性文件。就经济方面来说,《决定》各项政策的逐步细化和具体实施,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和障碍,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大推动力。
其二,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芝麻开门,这门已经开了你就关不上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中国顺应了这样一个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他说:现在“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怎么使我们的开放水平更高的问题”。他强调,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其三,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就是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中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此,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同有关国家的经贸分歧。
为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2013年10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我们将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一个具体步骤,是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筹备工作汇报;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范围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在投资准入、服务贸易、金融等领域扩大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好、管理好,同时“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决定》还提出“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大思路。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障,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
其四,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另一个战略举措,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0月,他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这两个战略构想交相辉映,一个着眼于大陆,一个着眼于海洋,一个着眼于欧亚,一个着眼于东南亚,都以周边国家为基础同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都贯穿平等协商、友好交流的精神,提出之后都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发展合作的重要基础,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可以预见,在两大战略构想指引下,我们的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必将进一步地得到扩大,必将进一步促进共同发展,造福各国人民。(戚义明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