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土豆成第四大主粮:粮食储备出问题了
原标题:学者解读一号文件:农业现代化不能片面追求土地生产率
学者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现代化不能片面追求土地生产率
重视农业现代化的背景
南方农村报:农业现代化已经提了很多年,今年一号文件将其作为首要议题重点关注,进行系统阐述。您认为,中央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胡靖:我认为,首先是我国的粮食安全出问题了。原来我国的主粮只有3种:水稻、小麦和玉米。今年又将土豆列入第四大主粮,这标志着,我国的粮食储备肯定出现问题了。只是中央不明说,将问题捂住。但是,我作为长期关注粮食安全的学者,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华北地区水资源出问题了。地表水要嘛被严重污染,要嘛被工业用掉了;地下水是有限的资源,已经打到了几百米深。小麦的主产区在华北地区,以后小麦的产量下降应该是趋势。土豆产量比较高,而且抗旱,将它作为主粮,就是为了缓解粮食危机。
另外,现在中央提工业化、城镇化,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粮食安全。这么多人到城市生活,粮食如果供应不上,一切都免谈。所以,越来越需要规模化的、标准化的、符合食品安全的农产品来支撑工业化、城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越来越重视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南方农村报:现在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但也是短板。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其他“三化”也无法实现。
胡靖:对,所以这也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中央关注农业现代化,其实是站在工业化、城镇化,站在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的,而不是真正出于解决农村、农民、农业本身的问题。传统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经给农村造成很多恶果,包括面源污染、资源枯竭等。
农业现代化流于口号
南方农村报:这也是您提到过的,之前提倡农业现代化对于农业、农村来说,只是口号,没有确实解决农业、农村的问题?
胡靖:对。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要素改造农业,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目标是为了稳定地、成规模地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产品的需求。
现代要素有很多,比如农药、化肥、激素、生长素、除草剂;还有物流系统,比如汽车,加上现在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我们提倡农业现代化,就要确定要的是哪种现代化,站在不同的立场,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现在政府是站在工业化、城镇化需求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只要你能保障粮食稳定供应,你用什么样的手段,政府不管。这就导致了农户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药化肥可以短期提高土地生产率,但是造成的农村水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危及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性。
南方农村报:如果原来提倡的农业现代化本身就对农业可持续性造成破坏,那么也就消解了农业现代化要达到的目标。这样来理解,那确实是一句口号。
胡靖:到时候粮食还是大量进口粮食。现在国务院总说,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粮食价格,但一旦我国主粮出现问题,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到时候再回到国内市场,农村环境已经被破坏,要生产出合格农产品不一定能行。
农业现代化要注重可持续性
南方农村报:那么,您认为,一个比较合理的农业现代化应该是怎样的?
胡靖:必须是具备可持续性。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要有比较高的土地生产率。当然,实现这个目标比较困难,往往土地生产率与保护环境很难两全其美,要较高的土地生产率,就会牺牲农业的可持续性。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路径可走,我们现在就要去寻找这样的道路,而不是在原来的老路上走。
南方农村报:这样的道路应该是怎样的?政府需要做什么工作,才能开拓出这样的道路?
胡靖: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现代农业需要创新,首先在于思想、思路,要加入可持续性的元素,不能片面追求土地生产率。思想改变是第一步,然后才是其他方面。比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现在土地细碎化的制度安排被中央高度肯定。但是土地细碎化的后果就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效率很低。现在,化肥的使用效率可能20%都不到,也就是说,大量的农药化肥最终都成了面源污染。
农药也是。土地细碎化,各家各户自己打农药,可能你今天打了农药,虫子都跑到别人家的地里去;明天,别人家打了农药,虫子又回来了。你为了达到灭虫效果,还要再打一次农药。也就是说,自己打药,需要的药量很大。而如果是集体统一灭虫,虫子一下被杀光了,农药的使用效率会高很多,可能用一半的量就足够了。这样对环境的破坏就会减轻,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也不会超标。
回归双层经营结构解决土地细碎问题
南方农村报:现在中央也提通过土地流转,达到适度规模经营。这能否解决土地细碎化带来的问题,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
胡靖:中央这是一手卖矛,一手卖盾,不可能解决。土地要流转,就要确权,一旦确权,就相当于赋予了农民一个法律的权利,农民可以流转也可以不流转。农民不一定会按照政府想的那样,将土地财产权变现,换成货币收入。
农民不愿意,政府就要引导、鼓励。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我国南方户均5-6亩地,按照日本150亩规模经营的标准,如果有1户农户要搞家庭农场,意味着要有29户农户为他让路。这29户农户如果没有城市化,他们怎么办?而且,就算达到规模经营,土地转让还有期限问题,期限太短也没有意义。
另外,很多老板搞规模经营后,一般不种粮食,而是种植经济植物,比如花卉,或者开发公园、农家乐。最后,国家粮食安全怎么办?
南方农村报:那么您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土地细碎化经营的现状?
胡靖:还是要回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方式。在农村改革的初期,是实行统分结合,所以问题没那么多。后来,统的部分弱化了,村庄的整体性就破坏了,经营成本也上升了。所以,一方面,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另一方面农村撂荒也十分严重。就是因为一些地方生产条件不行了,比如说灌溉条件。以前是生产队统一管理,只要一放水,几百亩水稻就灌溉了。现在有人要种水稻,有人要挖鱼塘,灌溉系统破坏掉了。
回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方式,就是要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实行联产承包,保持统一管理。比如,一片地,村集体可以连片发包,农户来承包,一下就解决了规模经营的问题。规模经营在不同的地方,情况是不同的。村集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道怎样经营,不用中央政府来教。
南方农村报:中央对每个村的实际情况不一定了解。
胡靖:中央怎么可能知道。我是村干部,我知道村里这块地平坦,周边灌溉条件好,适合种植水稻,我们就统一种植水稻;那块地适合种甘蔗,就统一种植甘蔗,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来安排本村生产结构,然后进一步发包给农户,由农户种植。这就形成了双层经营的结构,也解决了规模经营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村委会、村党支部要发挥作用,做好公共管理。
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需要系统的工作,但只有从改革土地制度、实行双层经营结构入手,才有希望。如果还是沿用原来的制度安排,那就没希望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