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访华前,中美要办这些大事

作者:佚名 来源:国是直通车 2017-04-26 390

自中美两国本月早些时候提出共同推进经济合作“百日计划”以来,它一直被视为中美试图管控分歧、避免贸易战的“创举”。

虽然截至目前双方没有公布相关谈判的具体目标、进展和细节,但最近,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的一番话,让人们得以窥见“百日计划”到底要谈什么,怎么谈,进而梳理出可能的一些“斩获”。

中方主动提出,

目标是超越贸易争议

结合崔天凯最近出席“国际金融与基础设施合作论坛”时发表的讲话,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透露的信息,国是直通车记者梳理,中方对“百日计划”的想法和诉求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第一,“百日计划”是中方主动提出。两国正争取能够在年内特朗普总统访华前取得一些“早期收获”,这是中方提出“百日计划”的主要考虑。

言下之意是,这是中方的主动作为,但对双方都有好处,尤其是为特朗普访华铺路。这对刚执政100多天、在不少内政问题上颇为头疼的特朗普来说,也是一次重要机遇,有望在贸易问题上加分。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向“国是直通车”记者说,“百日计划”等同为中美超越双边贸易争议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有时间限制的行动框架。

第二,“百日计划”应该是一个共同行动的计划,而不应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需求清单。

这一信息的潜台词是,一国单方面说了不算,过度强硬坚持已被彼此熟知的主张很难取得实际效果,应拿出务实的态度,想想如何才能互利共赢,共同讨论,共同制定,一起拿出方案。

第三,“百日计划”应该是现实可行的,可以先在相对容易的问题上取得成果,同时在较难问题上继续做出努力,而不应把那些双方需要更多时间沟通的问题都塞进来。

至于哪些问题是相对容易的,哪些问题属于“长期性”、需要更多时间沟通的问题,崔天凯也有一些暗示。他说,在经贸领域,双方有很多可继续拓展合作的空间,比如贸易和投资。他还特别指出,尽管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在过去几个月因为美国政府换届暂时停滞,但这项谈判应该也能够继续下去。

美方比较着急,

定下两大目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达巍向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对于“百日计划”的推进和落实,美国其实比较着急,希望尽快见到成果。

这涉及美方的两个优先目标,一是增加对华出口,减少贸易赤字,二是推动美国对华投资便利化,换句话说就是让美国企业获得更好市场环境。

事实上,对于上述两点,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科恩等人近期都有过类似表述。值得注意的是,罗斯还有另一层身份,他和财长姆努钦同为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的美方牵头人。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作为特朗普在经贸问题上的重要“军师”,“务实派”的科恩在白宫的影响力还在上升。

国是直通车记者注意到,近来中美掌管经济金融事务的高官密集接触。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季系列会议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分别会见科恩与姆努钦,中国财政部长肖捷也会见了姆努钦,可以说沿袭了近年来中美经济部门频繁沟通的好传统。

虽然新闻稿对双方谈的具体问题“惜字如金”,达巍认为,中美就经济金融合作交换意见,这与落实“百日计划”、从大的方向推进中美合作有关,会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他进一步分析,“百日计划”预期之中的最大成绩在于,把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两国间的摩擦放到机制化轨道上处理,其实已经见到一些效果。比如美方没有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目前为止,双方也没打贸易战。事实上,未来打贸易战的可能性也不大。

“百日计划”

可能会办这些大事

中美谈判过程当然高度保密,但双方可能达成哪些突破,外界不乏预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费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日前在出席哈佛中国论坛时分析称,“百日计划”可能会干三件事:

第一,中国农业政策有所转变,美国政府希望中国能从美国购进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支持农业州。

第二,鼓励中国的企业家到美国投资。

第三,美方希望得到中方的资金、贷款来支持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李稻葵提出的这三点也是很多观察人士的共识。此外,达巍认为,推动美国牛肉输华和中国金融领域开放也可能在“百日计划”合作范围内。外界注意到,中国领导人访问澳大利亚期间,两国已就澳冰鲜牛肉输华达成一定共识,这意味着“美牛”输华也许有谈判空间。

达巍认为,对中国而言,不论是开放金融行业,还是进一步推进经济开放,本身就是中国提出的改革目标,如金融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服务生产率。但涉及到自身利益考虑,中方肯定也有开放哪些、不开放哪些的考虑,有节奏、速度和规模的考虑,这就涉及双方谈判要价。

特朗普上台后,重振基础设施成为施政重点,外界预期这可能也会列入“百日计划”。专家虽然对此表示乐观,但也提醒不应过早估计潜在成果时间表。达巍说,两国在这方面互补性很强,但面临一些困难,有不少技术性障碍。特朗普政府基建计划尚未出台,即使通过有关计划,里面也可能会有限制措施,如包含“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的条款,会导致很多投资无法进入。朱锋说,关键是特朗普在基建领域的基本政策需要进一步观察。

国是直通车记者注意到,特朗普在420日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加速调查钢铁进口状况,确定其是否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如果美国商务部得出有损美国安全的结论,特朗普将有权决定是否实施紧急贸易制裁,更广泛地限制钢铁进口,如提升关税。

达巍认为,钢铁并不是中美新摩擦点,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就频繁对中国钢铁发起发起贸易救济。但中方也许可以借“百日计划”,把钢铁问题作为一项要求提出来,与美方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对中国而言,鉴于中美经贸合作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妥善完成“百日计划”对保障中国经济利益也有积极意义。中国政府希望美国能解除民用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管制、放宽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出口限制,也要避免对赴美投资的中国公司进行过度安全审查。考虑到美国政府换届前,两国已在投资协定谈判方面取得不小进展,如果谈判能推进,肯定是好事。

国是直通车记者发现,随着越来越多中企选择在美投资,它们面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关于交易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审查。CFIUS官网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5年,中国连续3年成为受辖交易数量最大的申报国,其中绝大多数是自愿申报。这表明中国企业有意愿做好合规要求,但中国成为CFIUS最关注的对象也是不争事实。

由于美国关于外资的很多事项都已根植于法律体系,审查过程和合规要求很难因换届发生实质性改变。鉴于这一问题解决起来难度较大,“百日计划”是否会予以讨论,外界难以预期,双方也许可以做出努力。但无论如何,CFIUS需适当放低身段,这已成为不少业界人士共识。京东集团副总裁马健荣、华盛顿中国投资中心总裁墨博等人都曾建议,CFIUS应该增强自身透明度。

在放宽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出口限制方面,中美已有合作空间。朱锋说,美国开放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这会给中美推动贸易平衡提供一些机会。但对于另一个热点问题、敏感技术即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对华出口,他认为短期内也许很难看到解决可能性。

最后一个重要问题是,无论怎么谈,“百日计划”肯定会涉及很多关切,这背后的心态因素也值得玩味。朱锋说,美国总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在搞不公平竞争,这么说对中国是不公平的。美国很多产业已外移,所谓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本质是美国自身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和金融战略实施的结果,不是中国在搞恶意竞争,中国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把贸易逆差作为惩罚报复的理由是有害的,两国要合理地解决摩擦。

也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杜大伟所言,就算美国征收高关税,低端就业岗位也不会回流到美国,只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而潜在报复措施的后果是,即使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行动,美国面临的经济后果也不可能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