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中心将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

作者:佚名 来源:新京报 2017-06-21 282

党代会报告中,“疏解非首都功能”占有重要分量。未来5年,北京将围绕“疏”、“舍”、“优”三个关键字发力,实现首都功能新提升,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

党代会报告中,“实现首都功能新提升”排在北京5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位,要求五年内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

报告还用了三个关键字指明疏解的着力点,分别是“疏”、“舍”、“优”。其中称,紧紧抓住这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在“疏”字上持续用力,在“舍”字上保持定力,在“优”字上集中发力,聚焦重点领域积极疏存量,加大禁限力度坚决控增量,推动功能疏解不断向纵深发展。

城市副中心将在未来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报告明确指出,建设高水平城市副中心,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

报告称,以市级机关搬迁为牵引,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公共服务,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报告还要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力改变单中心聚集、“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具体包括措施,如加强新城建设,支持生态涵养区保护生态和绿色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等。

■ 解读

“未来5年北京将走向大疏解”

谈绪祥代表称,城市功能在过去五年当中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得到根本转变,特别是从集聚资源求增长,转变为疏解功能谋发展,是过去五年中北京产生的最大最深刻的变化。

他介绍,目前为止,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地疏解非首都功能,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已关停退出一般性制造业和涉及污染的企业1713家;调整疏解市场,包括区域性物流中心达409家,特别在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发布之后,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总量,累计达到1.72万家。

根据报告要求,谈绪祥认为,要把更大精力放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寻找北京的解决方案,让城市功能不断优化,逐步明确建立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北京现处在经济新常态的引领期,要在疏解整治的同时,在疏解当中谋发展。

他还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解决北京城市病的根本路径,给北京未来的发展和首都功能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北京将从小的疏解走向大疏解,将为城市病治理和更高质量的区域协同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

谈绪祥称,中央将审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审议通过后需要更多投入和统一的认识,全面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为牛鼻子,推动城市总体规划系统高效地实施,这将是首都发展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首都规划新篇章的谱写期。

声音

谈到北京史家小学到副中心办分校一事,党员代表、史家学校校长王欢介绍,早在3年前学校就已经开始积极储备师资力量。“这不是支持、援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副中心的建设,是北京史家小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王欢表示,未来派到副中心的教师一定是集团最优秀的教师。

王欢介绍,几年前,学校就与通州区原学校进行了对接。两个区的教委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未来通州区的分校,硬件设计、软件规划、学校定位,都进行了明确的沟通。

■ 追访

这四个区如何落实疏解任务?

东城

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正如报告中所述,疏解非首都功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张家明代表表示,他认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可以做,现在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

张家明介绍,经过未来5年的工作,才能将首都形象、核心区定位突出。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当前和今后五年,应该举全区之力实现的。疏解非首都功能,应该多措并举,全方面运营精细化管理。

据其介绍,东城区借疏解非首都功能之机,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商品交易市场疏解、教育医疗卫生资源疏解、加强户籍人口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石景山

今年年底实现无违建社区

文献代表介绍,石景山区针对在“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中腾退出来的土地,将主要用于建设公园绿地、公共基础设施、停车空间和社区商业设施,同时,为高精尖产业项目及推进棚改项目提供用地。

对居民关注的“停车难”和停车设施建设问题,文献介绍,石景山将打造静态交通示范试点城区,并探索引入“共享模式”。例如,在建设公共停车场及停车楼满足市民停车需求的同时,引入共享汽车,为没有车的市民提供新的出行选择。

此外,他提到,今年年底前,石景山区将基本实现无违建社区,并成为北京市首个基本无违建区。

昌平

南部地区5年全部城市化

张燕友代表介绍,这几年,昌平在疏解上不断加大力度,拆违从100多万平米到300多万平米,今年最终要达到600多万平米。

通过不断地疏解非首都功能,昌平确实尝到了甜头。张燕友表示,在“舍”字上保持定力,有舍才有得,舍不来低端就引不来高端,要保持定力;“优”字上集中发力,昌平在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优质服务、发展高精尖产业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未来几年还要在“优”字上下功夫。

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方面,报告提出“推动南北均衡、城乡一体、内外联动、区域协调,着力改变单中心聚集、‘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张燕友表示,现在昌平在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方面还有很大不足,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地区,将是下一步重点。未来五年,经过加大改造力度,让昌平南部地区全部实现城市化。

延庆

加快疏解构筑“绿色高精尖”

“对于延庆而言,就是要积极主动承接中心城区优质资源,围绕服务保障世园会、冬奥会筹办和中关村延庆园建设三大发展引擎,做好各项工作。”在谈到对报告理解时,李志军代表表示。

李志军介绍,实现腾笼换鸟,为吸引高端要素进入释放更多资源和更大空间,一方面是疏存量,另一方面是控增量。同时,延庆还将借助筹办世园会、冬奥会的有利契机,积极发展花卉园艺、冰雪旅游、体育运动等新兴产业。

李志军表示,延庆已在谋划推动“后世园、后冬奥”时期延庆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着力下好‘中关村延庆园’这盘棋,通过创新驱动、园区带动、产城融合、区域协同,强化产业关联效应、转移效应、聚集效应,构建起‘高精尖’绿色经济结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