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牵挂的塞罕坝,你去过吗?小组刚去过!

作者:佚名 来源:学习小组 2017-08-29 34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习近平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学习宣传河北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座谈会28日在京召开。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前不久,学习小组应河北朋友之邀,参加“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行,到了过去清代皇帝避暑、围猎的承德市。生态之美自不必说,但此行的真正目的地,则是位于承德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塞罕坝之名,当然已有所耳闻。最近此地颇为网红,各大主流媒体和网站头条,走了个遍。想来定有独特之处。

风光

从承德市区出发,越靠近塞罕坝,越像走进了经典的Windows桌面,蓝天、白云、绿地、山坡。时值8月,天气渐冷,路边颜色各异的格桑花享受着夏末最后的暖阳。

一进林场,画风大变。

走在林场道路之上,遮天蔽日的是尖顶的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到处都是树。找到高点俯瞰,满目林海,甚至看不到多少绿地。一株一株,累计112万亩。

塞罕坝有林子本不奇怪。历史上,这里曾有“千里松林”,康熙也在此设立了包括塞罕坝在内的“木兰围场”,但清末之际,为弥补国库空虚,这里开围放垦,树木砍伐殆尽,加之山火不断,这片林海,变成了荒原。新中国成立后,来自北边的风沙,越过塞罕坝,肆无忌惮的逼近北京。

上溯55年,如今的林场有多大,那时的荒漠就有多大。

一张泛黄的纸片上,记载着一段历史的开端。1962年下发的《关于河北省承德专属围场县建立林业部直属机械林场的通知》极为简略,只公布了林业部与地方的分工,以及领导干部如何调配。通知下发当年,127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赶赴塞罕坝,与原有三个林场的242名职工,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

巧的是,这份通知下发于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当时没人想到,这片风寒之地,从此集纳了林场三代人所有的爱。

任务

塞罕坝人说,当地一年就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这句略显心酸的话,道尽事实。塞罕坝年平均气温零下1.3℃,冬季最冷时气温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一年积雪七个月。即便我们在夏日的八月赶来,白天上山也需要穿上厚外套,其他日子可想而知。

拯救环境,需要经受环境不同寻常的考验。

老照片上,记录了在这样的地方创业何其艰难。没过腰的积雪中,林场人清出道路,却依然离围场县城上百公里之遥。无处栖身的日子里,他们挖地窖、住仓库、睡马棚,种树的季节,干脆就吃住在山上。

苦了的可不止一代人。当年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于此,后续亦有高材生踊跃加入,在那个时代堪称精英集聚,但截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林场职工子女竟无一人考上大学。这群被使命召唤而来的人,真应了那句话,献完了青春献子孙。

塞罕坝不语,以寒冷与风沙回应。风大天干、异常寒冷的气候,最难种树。除了常规的艰难,还有不期而至的天灾——1977年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让林场损失过半;1980年的大旱,直接旱死了12万多亩林子。

擦干眼泪,林场人依然超额完成了国家定的造林任务。如今,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增长了近5倍。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

理念

站在塞罕坝北部的瞭望塔上,历史与现实像一幅意外铺开的画卷。

林场外,仅一河之隔,几乎完全相同的气候、土壤与降水条件下,竟是一片泛黄的沙地,长着并不茂盛的草,间或有几棵低矮的树。林场内,百万亩林海在风中昂扬。

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人们对这幅画面的解读早已有共同的语言。

2012年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中,其意义更不言自明。

这种理念,一直体现在最高层的关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中。过去几年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既有顶层设计,也有规划部署,更有执纪监督。

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4月,中国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成为普遍共识。而在这样的共识之下,整个国家最为需要的,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派”。塞罕坝正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传承

“尚海纪念林”里的华北落叶松很是挺拔,看着不粗,却已生长了数十年之久。每粗一圈,都分外艰难。如今林子里空气澄澈,蜘蛛在树丛中织出脸盆大的网,地上长满了稠李、山荆子、藏花忍冬、东方草莓、香花芥……绿色覆盖了厚实的土地。

这里曾叫做“马蹄坑”,三面环山,种植难度奇大。1962年、1963年,林场人在这里连续造林失败。创业艰难百战多,伴随着凛冽的北风,“林场下马、人员下坝”传言四起。直到1964年,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组织实施了马蹄坑机械造林大会战,60多名干部职工,调用了全场全部设备,两天造林516亩。第二年、第三年……时间证明了这次造林的成功。

史料记载,看到树木成活,王尚海嚎啕大哭。

这次会战,成为一座里程碑。自此塞罕坝林场人的精气神大受鼓舞,从这里出发,从一小片林子出发,逐渐有了万顷林海。

没有人会忘记这样的奋斗,也没有人舍得离开这样的林海。“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1989年,遵王尚海同志遗愿,部分骨灰洒在了塞罕坝。1991年,马蹄坑这片林子被命名为尚海纪念林。

伟大的精神自有传人。

皮肤黝黑的刘军,和妻子齐淑艳还在“望海楼”守望。这个楼海拔1900多米,位于塞罕坝最高点,所谓望海,即望林海之意。刘军夫妇的任务看上去极为简单,在每年的六个月防火期内,白天每隔15分钟,晚上每隔1小时,登高至楼顶,用一个脏兮兮的奥林巴斯望远镜,看是否有火情,然后记录下来。在其他时间,瞭望也是常规功课。

正是这样简单的工作,夫妇俩已经重复了11年。包括春节在内,终年无休,从未掉过链子。每年除了夏天三个月有游客来,陪伴于此的只有一条狗、一座楼。

翻开刘军夫妇积累的无数本“望火楼瞭望报告日记”,密密麻麻记录了过去这些年的天气与火情,“能见度50米”“能见度差”“能见度极差”……最多的,则是简单的两个字“无事”。对他们和林场所有人来说,这两个字是最大的安慰。

前不久,刘军夫妇与儿子刘志钢夫妇应邀上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这位老实憨厚的林海瞭望者,从未想到自己可以赢得如此多的关注。但他想得到的是,自己退休之后,儿子刘志钢会继续跑下一棒,如同当年,他跟随父亲的脚步进入这片林场。

在一封写给父母的公开信里,24岁的林场第三代刘志钢,对这一期许欣然应允。

精神

在塞罕坝种树有多难?

车行林间,偶尔会看到因修路而剖开的山。在切开的断面上,能清晰地看到,除了厚约10厘米的土,整座山都是顽石。就连这土,都是过去几十年的落叶积累而成。

即便这里已有万顷林海,如今种树依然要用铁镐凿开山石,再填上土,精心培养之下,才能让树成活。没有一棵树是容易的。

就像这样,铁镐与山石碰撞,铿然作响间,立起了塞罕坝精神。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