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后中国外交掀热潮 凸现四个“更加”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11-18 291

中共十九大后,中国外交掀起一波热潮。

中美元首北京会晤,到访越、老、菲等周边国家,出席APEC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20多天里,中国领导人一系列频密的外交活动,颇为引人注目。

观察可见,新时代中国外交凸现出四个“更加”——如果将其比作一个“人”,那么,姿态更加开放,内心更加自信,脚步更加务实,视野更加开阔。

姿态更加开放

更加开放是此番中国外交热潮给人的第一印象。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近期中国外交以更为开放的姿态示人,其中,高密度的“既迎进来又走出去”本身便是开放的标志。

十九大后与中国领导人互动的,既有俄、美等大国,又有越南、老挝、菲律宾等周边国家,亦不乏APEC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多边机制。

尤其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双方达成了2535亿美元的经贸合作大单,创造了中美经贸合作的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史上的新纪录。

“大单”只是中国开放的一个缩影,背后是建设开放型经济的目标。

在岘港APEC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他指出,亚太要坚持建设开放型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努力打造平等协商、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说,“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外界分析,一系列合作共识背后,展示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内心更加自信

更加自信是十九大后中国外交的又一鲜明特征。

这种自信体现在中国接待来访的行程安排中。118日下午,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有600余年历史的故宫,迎接到访的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两国元首夫妇在故宫品香茗、赏文物、听京剧。这无疑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现实写照。

这种自信也体现在中国领导人的言语之间。习近平在故宫对特朗普说,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或者更早。中国的文化是没有断流传承下来的。漫步故宫,特朗普不止一次赞叹中国蔚为壮观、源远流长的文化。

有观点称,习近平给特朗普讲好了中国故事,更展示了中国文化自信。

这种自信也得到了外界的积极互动。如,访问期间,特朗普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诵《三字经》和唐诗的视频,她的表演获中国网友“刷屏”称赞。

再如,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时,习近平抵达河内后的第一场重要活动,就是出席越中友谊宫落成移交仪式暨河内中国文化中心揭牌仪式。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对中新网记者分析称,十九大后,中国外交更加自信,更加注重融入人文元素,这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趋势。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指出,“中国几千年文化中蕴含的智慧,是未来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发挥影响力的优势。”

脚步更加务实

在十九大后的这一轮外交热潮中,务实合作得到新的拓展。

观察中国领导人近期的外交活动,周边国家在中国外交格局中的重要性凸显。专家分析,新时代中国外交开局锁定周边,本身就是务实的体现。

以“一带一路”为例,中国外交部称,越南公开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双方签署“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建设政府间合作文件,为双方下阶段合作明确努力方向。此外,中国、老挝商定以中老铁路为依托共同建设中老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最重要成果。

务实合作还体现在与来访国和到访国所签署的合作协议中。譬如,中国同越南、老挝分别签署近20份合作协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经贸、产能、经济合作区、金融、科技、农业、人力资源等领域,显示传统友好优势正越来越多转化为务实合作成果。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多项中国与东盟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和新建议也相继出台。

视野更加开阔

新时代中国外交注重务实合作的同时,还有着更为开阔的视野,那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秦亚青说,这个总目标是着眼于全人类而设计的,它超越国家、超越意识形态,回答了“在这个时代,我们希望建成什么样的世界”之问。

观察十九大后的中国外交开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主题词”。无论是习近平在与美、俄两国总统的互动中,还是在APEC峰会这样的多边沟通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都被频繁提及。

这一主张也获得了外界的认可,包括韩国总统文在寅、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等在内的外国领导人,都对此表示了欢迎、支持。

在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看来,结合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大框架,中国外交将更加成系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