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佚名 来源:学习中国 2018-06-18 647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人才匮乏,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如何破解乡村人才难题?近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20186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这是14日上午,习近平在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同村民们亲切交谈。

培养本土人才。 当前,农村普遍缺少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且能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适用型人才,导致很多乡村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发现和使用农村人才的问题上,眼睛不能只盯着外面的世界,还要善于从脚下的土地上去发现人才,培养“本土能人”。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要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他们长期扎根农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本身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敬业爱乡、造福一方,带动了本地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针对农村缺少适用人才的问题,要善于自身挖潜,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习近平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目前,乡村特别是贫困村,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出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致使农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乡村要振兴,就要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实现“人才回流”,把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造福乡梓。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要借血缘、亲缘、地缘纽带,通过搭建感情联络平台,引导扶持在外乡贤、原籍大学生以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业。要创造尊重返乡创业的社会环境,让返乡创业者有自豪感,给其中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多政治上的荣誉,让务农成为有体面的职业,确保乡村本土人才回得来、留得住。习近平指出:“将来还要引进职业农民,让大学生甚至是海归人才主动回乡务农,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向农村输血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在广大农村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群众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弘扬新风,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但在一些村民和村干部眼中,大学生村官是“组织上派来的人”,是“干三年就走的外人”。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鼓励大学生村官将梦想筑在乡村,用激情点燃乡村,真心扎根基层。要注重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愿下来,又留得住”。要让大学生村官成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要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通过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队等形式筑牢基层党组织。”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