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欧洲行的“中国姿态”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3-27 662

当意大利与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时,它成为七国集团(G7)参与这一倡议的先行者。此前,已经有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这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刻,出现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欧洲之行中。习近平26日结束对意大利、摩纳哥和法国的访问。意大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被认为是此行的重大成果,也为中意之间开启了“新相识之路”。

作为中国“首席外交官”,习近平的历次外访都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姿态、诠释中国理念的过程,欧洲之行也不例外。

“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开放、透明原则,实现的是合作共赢。”习近平在与意大利总理孔特的会谈中表示。孔特则说,我们很高兴抓住历史机遇,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坚信这将有助于充分挖掘意中合作潜力。随后,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和交换中意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向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同时也引发世界的持续关注——

中国会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者吗?“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方案吗?

面对外界的关切,中国多次作出清晰表达,“一带一路”是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随着越来越多成员的加入,“一带一路”正因为互利共赢的合作导向,展露其现实魅力。意大利在“一带一路”上的选择,给出了最新的答案。

不仅是在意大利,习近平此次欧洲行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表述,都展现出一个互利共赢合作者的姿态。在法国,习近平对马克龙总统多次表达同中方开展“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的意愿表示赞赏,强调双方要落实好“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示范项目。在摩纳哥,习近平欢迎摩方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习近平欧洲行释出的这些信息,无疑有助于外界对中国合作者姿态的认知和理解。

同样的,从习近平此次欧洲行中,还可更多地感知中国,比如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

习近平此行的第二站来到“微型国家”摩纳哥。从体量上看,摩纳哥国土面积仅2平方公里多,常住人口不到4万。而中国国土面积达9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亿。双方的平等友好交往印证了习近平所说的:中方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这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应有之义。

“花园国家”摩纳哥在环保领域富有经验,而中国对此亦有需求。此访中,双方均表示要在环保领域加强合作。有需有求,平等交往,互学互鉴,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摩纳哥是一个典型。而其中蕴含的外交理念,在中国与非洲、拉美等国家的交往中,早已有所展现。

当然,外访中的面对面交流,也可令外界透过对中国领导人的直观印象,更好地认识中国、读懂中国。

习近平此次欧洲行到访意大利众议院时,被众议长菲科问及:“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习近平用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来作答: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无我”是一个极具中国哲学色彩的概念。在儒家文化中,它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

习近平并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经过训练,最后可以举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

菲科的问题其实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曾经问习近平的问题很像。那是在习近平2014年访问德国时,默克尔问他: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最急迫、最关心的是什么?

习近平当时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回答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再大的成就除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大。

“治大国若烹小鲜”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领导人的理念和所展示的姿态,其实均已蕴含其中。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8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