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诚意,才会有进展

作者:佚名 来源:澎湃新闻 2019-07-29 1330

着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临近,一些与磋商有关的消息陆续发出。

7月28日傍晚,国社发出消息:近期中国企业采购美国农产品取得进展

大概一周前,曾有过采购美国农产品的消息。陶然笔记在《磋商重启后 仍需耐心和平常心》一文中聊过这事。

眼前的这条消息,透露了采购的最新进展,也表明磋商前夕中方正通过持续的行动释放善意和诚意。

美方是对此采取相向而行的积极态度?还是继续我行我素极限施压?

这不仅将影响到采购美国农产品,也将影响中美经贸磋商未来走向。

首先,中方对美国农产品并无成见,但美方的态度和行动则肯定会对中方采购带来影响。

关于采购美国农产品的话题,陶然笔记聊过多次,基本观点大家很熟悉。

“贸易战最激烈的时候,不买大豆一度是对付美国的‘武器’。现在谈判节奏不断加快,购买大豆又成为表达谈判诚意的策略。是不是前后矛盾?是矛盾,但合乎情理。”

“不买,对美国构成压力,买,对国内无实质性伤害。采购美国农产品是中国特有的谈判筹码。”

“如果美方在磋商中态度再出现反复,那么采购美国农产品这事儿,恐怕也会再出现反复。”

实际上,中方对美国农产品本身并无太多成见。国内有很多专业分析也指出,中美在农产品采购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可惜的是,采购美国农产品本来是件共赢的事,却因为美方的漫天要价和极限施压而产生了许多障碍。

谈判是曲折的,因此我们的农产品采购也需要认真充分地考虑多种因素。

比如,企业采购时是不是充分考虑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有没有遵循市场化原则,是不是符合WTO规则,美国人给的价钱合不合理,产品符不符合我们的检疫标准等等。

这些障碍能不能彻底消除,实现中美农产品的供需双赢,则完全取决于美方能不能“为双方经贸合作营造有利条件”。

更何况,采购农产品是件长远的事情,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大豆年年种,采购年年有”。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有关方面的眼光不妨放得更长远一些。

其次,中方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下来,但开放是面向全世界的,市场机遇不会专门为谁而留。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5月初中美经贸磋商遭遇挫折之后,中国对外开放的节奏并没有受到干扰,依然有条不紊地按原来节奏推进,甚至还有所加快。

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两条负面清单共放开16个领域,包括船舶代理、城市燃气、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增值电信、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外资限制进一步放宽或取消。

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按照“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原则,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

这里面的逻辑很清晰。

改革开放,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政策取舍衡量,无非是在“国家利益”上做文章。

对我们有利的,不用人说,我们也会去干。对我们不利的,说破大天,也不要想着我们让步。

按这个逻辑推演,大家不难理解,我们的扩大开放是面向全世界。

中国的市场机遇就在那里,对国外企业和中国国内企业来说,都是公平的,一视同仁的,不会专门为谁而留。

要是谁错过了这个机遇,只能自己为短视买单。

真正聪明人,都是会算账的。

第三,重启磋商对中美而言都是积极一步,但目前仍是“瓜未熟,蒂未落”。

5月初分歧加剧到6月底中美元首大阪会晤转圜,回顾过去两个多月的跌宕起伏,不难看到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举行,对中美来说都是积极一步。

不过,正如我们曾分析过,因为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完全可以想见接下来的磋商将会有多复杂。

谈判桌上,双方可能进行精细的利益交换,或者是锱铢必较,或者相互间小心翼翼地释放诚意。谈判桌外,双方你来我往的争斗恐怕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激烈的争吵在所难免。

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恐怕就是中美磋商的常态。

我们可以想见,所谓“加征关税给美国带来如何如何好处”的念叨,美方还将不断重复。

谎言重复不成真理,他们说一次,咱们就驳一次,直到事实说服他们为止。

我们可以预见,今后的磋商进展中,美方可能还会有各式小动作。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美方采取什么“盘外招”,只会给磋商带来负面影响。

看清这个趋势,做好各种准备,用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去应对未来各种变化。

不必着急,急也没用。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