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三千孤儿入内蒙”佳话背后的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2021-03-09 1860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内蒙古的牧民群众奉献爱与担当,抚养“国家的孩子”,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草原额吉张开了怀抱

  蒙古族没有立碑的习惯,但是在镶黄旗草原上,有一座由6个汉族孩子为蒙古族父母亲立的墓碑。墓碑上面镌刻着:慈父道尔吉,慈母张凤仙。

  这6个孩子都出生在南方,没有血缘关系,却骨肉相连。

  1959年到1961年,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灾荒频繁,育婴堂的米粮眼看就要见底,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怎么办?国家决定把他们送到食物相对充足的内蒙古。

  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草原。年迈的额吉(蒙古语意为母亲)、中年妇女、新婚夫妇,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步行几百里,争先恐后收养这些孤儿。

  刚进草原时,孩子们衣服上都别着一块小布条,上面的数字编号是他们的代号。走进蒙古包,草原额吉给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国秀梅、党育宝、格日勒、娜仁花……

  1961年,在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的张凤仙和在畜牧场工作的丈夫道尔吉,收养了6个汉族孤儿。有一年春节前夕,政府特批给三千孤儿每人5斤大米,领米地点离张凤仙家有百余里。为了让6个孩子吃上米饭,张凤仙赶着牛车出发了。

  纷飞的大雪中,张凤仙看不清眼前的路,夜幕下只有牛车发出孤独的吱呀声。她走累了就靠着牛睡一会儿,睡醒了接着走,三天三夜后才回到家。看着6个孩子大口扒拉着米饭,张凤仙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草原额吉接受国家的嘱托,用真情付出诠释大爱无疆,她们不仅把孩子们健康抚养长大,还要他们有出息。有的额吉辞掉工作,专心照看这些孤儿;有的额吉培养出多名大学生;还有的额吉将亲生孩子留在牧区放牧,而送这些孤儿去参军上学。在草原额吉心里,他们是自己的孩子,更是“国家的孩子”。

  汉族孩子融入草原的家

  三千孤儿来到草原时,草原同样经济困难,但蒙古族群众主动担起这份国家责任。

  “不管蒙古族还是汉族,都是额吉的孩子。”家住达茂旗的“国家的孩子”苏布达说。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吃不惯草原上的果条,额吉就把家中的面换成米,做米饭给孩子们吃;孩子们喜欢吃饺子,额吉学习怎么包饺子;额吉一句句教他们说汉语和蒙古语……孩子们逐渐融入草原上的家。

  那时,19岁的都贵玛在四子王旗保健站,负责28个孩子的生活。做饭、洗衣、煮牛奶……每天忙得四脚朝天。她回忆说:“一下来了那么多孩子,像小羊羔一样特别吵,白天要照顾他们吃喝,晚上还要值班,根本没法睡觉。”但是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小脸逐渐红润、有了笑容,都贵玛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这28个孩子,每养壮或养大一个,就被领养家庭接走一个,都贵玛经历了28次痛苦的离别。但她说,抚育“国家的孩子”是我的荣光。现在,都贵玛成了最富有的人——孩子们成家立业,她生活在一个上百人、多民族的大家庭。

  “国家的孩子”也已经深深融入草原,他们深爱着母亲和这片土地。“额吉给我取名‘温都苏’,是‘根’的意思,我的根就在这片草原,这里永远是我的家。”咿呀学语时就来到内蒙古的温都苏,在苏尼特右旗当过乡村教师、苏木干部,工作几度变迁,却从没想过离开草原。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互伸援手,不计血缘,终成至亲。

  民族团结谱新章

  “亲爱的额吉,我要插上翅膀飞到你身旁……”初春的达茂草原积雪未融,阵阵歌声从达茂旗百灵庙镇水塔街社区的活动室里飘出。

  苏布达正带领当地蒙古族老年文艺队的成员们排练。这位说着流利蒙古语、双手因常年牧业劳动而布满老茧的牧民阿妈,其实是一位出生在南方的汉族姑娘。

  苏布达8个月大时来到草原,在达茂旗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早已和这里相融在一起。几年前,苏布达的儿子博士毕业后,也回到达茂旗从事现代畜牧生产。“这片草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们要常怀感恩的心。”

  草原在哪里延伸,歌声就在哪里回荡。半个世纪前,草原额吉用歌声安抚来自南方的孤儿;当年的小娃娃们现在已儿孙满堂,他们为古老的歌曲谱写出新的乐章,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国家的孩子”用汗水和心血回报养育他们的土地和人民。

  刚过完春节,家住苏尼特左旗的满都日娃就开始为“国家孩子”爱心协会的工作忙碌起来。在安徽出生的满都日娃,不到6个月大就被送到锡林郭勒草原。满都日娃说:“额吉的爱像草原一样宽广,我们要将这份爱散播出去。”

  苏尼特左旗“国家孩子”爱心协会有90多名成员,从2010年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今年他们计划再资助20名家庭困难学生。

  苏布达说:“总书记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我们在草原得到超越地域和民族的大爱,如今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做民族团结的表率。”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