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敬礼,英雄!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2021-04-03 1282

  英雄,热血染红大地。

  英雄,誓言穿越时空。

  英雄,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牵。他说,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他强调,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乍疏雨,又清明。山河破碎中的浴血奋战,一穷二白里的发愤图强,循着英雄的足迹走来,淬火而生的信仰击中新华社记者的内心。翻开记者手记,一起去感受他们采访过程中的内心波澜。

  【英雄志】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惨烈的战场已经远去。如今,烈士陵园里,松柏挺拔,石碑静静矗立,万余个英烈的名字镌刻其上。

  留下姓名的英雄被永远铭记,无名英雄也不会被遗忘。

  【记者手记】

  新华社广西分社记者何伟:在广西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我抚摸着一个个墓碑,想象着这些红军将士的模样,很想告诉他们:“放心吧,无名英雄们,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这些参加湘江战役的许多战士年龄不到20岁,正值青春年华。为了初心,他们不惜献出生命,其中两名小红军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

  光华铺阻击战见证者刘发育老人曾讲,小时候去村口战场捡子弹壳时,看到一名红军小战士牺牲了,双手端着枪蹲在坑里,至死都保持着射击的姿势……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同仁村村民告诉我,在老山界主峰猫儿山脚下,有一座小红军墓,墓中是一名被活埋时还保持着站姿的13岁小红军。村民们冒着危险掩埋了小红军的遗体,此后坚持修缮、祭扫。

  两名小战士姓甚名谁,估计永远不可能再找到,但他们不屈不挠的形象将永驻我心。

  越深入寻访湘江战役的史料,越觉得那些鲜为人知的英烈故事感动人心。最好的纪念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用好手中的纸笔和镜头,记录下这些英魂,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英雄志】

  富家母子,亦有英雄志气。

  儿子王朴被捕关押白公馆,特务头子问,以你这样的家庭,以你这样的社会地位,你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呢?

  他不言,用生命回答信仰,终被枪杀于重庆,年仅28岁。

  丧子的母亲金永华继续儿子的事业,84岁终入党。

  【记者手记】

  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陈国洲:在白公馆逼仄潮湿的牢房里,我不禁想,王朴是怎样熬过了那些残酷折磨?一个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家子弟,却能为劳苦大众,抛却富贵,最后不惜牺牲性命,是什么能让他们这么做?如果我是王朴,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王朴母子事迹的采访,对我是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

  在我们党的革命奋斗史上,像王朴这样出身富贵,却为了革命理想,抛却富贵、不惜牺牲的信仰坚定者大有人在。这恰恰证明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

  如今,我们过上了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美好富足生活,是否还能像王朴一样,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在关键时候献出生命?在平凡中坚守信仰?

  王朴的母亲金永华出身富贵,能支持儿子坚持信仰,在丧子之痛后,追随儿子帮助党开展工作。作为一名旧社会成长起来的妇女,她的思想之先进令人敬佩,绝对是女中豪杰!她说的“三个应该不应该”,每每读来,都让人动容。

  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什么样子?什么叫把党的事业作为毕生追求?王朴和金永华母子做了最好的诠释!

  【英雄志】

  苍凉戈壁,见证青藏公路大动脉的筑成。

  发展热土,铭记平凡筑路人们的汗与血。

  无数筑路英雄的英魂,凝成了这条世界屋脊上的希望之路。

  【记者手记】

  新华社青海分社记者王浡:沿青藏公路快到拉萨的地方,有座山叫陶儿久山,山下有一片旷野名为韩滩,坐车经过时除了偶尔出现的野生动物,这片地方并无一丝生机。老养路工人告诉我,之所以叫韩滩,是因为这里牺牲了一位修路中累病早逝的宁夏驼工小韩,慕生忠将军为了纪念他,将此处命名为韩滩。

  格尔木、开心岭、望柳庄……一个个地名的背后都藏着一段或恢弘豪迈,或寓意深刻的传奇故事,当年的筑路大军,在这段1937公里长的公路上,刻下无数共和国建设者开拓进取的英雄事迹。

  “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头一天夜里躺下来,第二天就有几个叫不起来了”在颠簸的冻土路上翻开采访笔记细细回味,这几句话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看着自己因为海拔增高而发紫的指甲,越发敬佩当年那群年轻的筑路人。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中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肩扛、手提、骆驼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聚于这片“生命禁区”。

  年轻,他们很多人的整个青春记忆都留在了这里;

  奉献,为了打通进藏通道,有人全身浮肿,有人累晕在工地上,甚至牺牲在这里;

  信念,高寒、缺氧、干旱,再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没能让他们后退;

  正如有诗云:你们从没有路的地方走来/为了让一条路站起来……

  因为平凡,更显伟大!

  我扪心自问,如果我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如何坚守?会不会把青春奉献给“荒凉”的事业?

  前人筑路,后人行车。公路边的公里桩一个接着一个,青藏公路继续延伸。新的进藏通道蓄势待发,这片古老神秘的高原又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青年一代该怎样发扬前辈们的精神,秉持坚定的信念?值得我们深思。

  【英雄志】

  “樵夫”,是已故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微信名。

  如何解释?他没有留下答案。

  也许他愿意像樵夫那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可能寓意像樵夫那样递柴添薪、温暖人间;或许就是表达耕耘一方山水、守望一方百姓之志……

  “樵夫”已逝,成为闽北百姓永远的乡愁。

  【记者手记】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廖翊:廖俊波走了整整4年。印象中的廖俊波,定格在了路上。衣服、雨鞋、雨伞、被子,是他留在车上的“四件套”。每每想起他以车为家的生活,想起他“如果一天有48小时就好了”这句话,心中不禁恻然。

  这种奔走当然辛苦,但他却这样解释:“你在为自己的孩子洗尿布的时候,会觉得很难受吗?肯定是快乐的!”从政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定位于人民的勤务员、群众的保姆,这是他的初心;为人民做实事,成为自己当然的使命。

  20多年来,廖俊波就像一块砖,无论“搬”放在哪里,干多久,他都当作事业去长久经营,而且甘之若饴,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没有走不走的概念,没有换不换届的概念,在哪里一天,就想做好每一天。”

  “初心”成为“恒心”,在于他永远“对标”榜样,永远不忘人民。去福建东山学习谷文昌事迹后,他在日记里记下心灵的震撼:“一名县委书记,身后能受到一方百姓如此爱戴!我问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在福建采访廖俊波的日子里,最感动的是当地百姓对他发自心底的敬意和怀念,最难忘的是一位熟悉他的领导的解读:“他的政治资源就是老百姓,就是群众的口碑。他对老百姓的爱,那是真爱。”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往远方看,就能看到更大的风景。”廖俊波这句话,表达了共产党人真实的境界与浪漫,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激励。

  【英雄志】

  28岁的吴应谱和23岁的樊贞子夫妇,生命定格在了2018年12月16日。

  随他们一起离世的,还有樊贞子腹中2个月大的胎儿。

  这对来自江西修水县的“扶贫伉俪”,把芳华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

  这对新婚40日的“圆梦人”,没能看到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幕。

  他们,以及其他1800多名牺牲的扶贫英雄,是千年小康梦中的永恒坐标。

  【记者手记】

  新华社江西分社记者赖星:在吴应谱的农村老家,我看到他的家门前挂着一对印有“囍”字的大红灯笼,旁边却贴着白色挽联。

  那一刻,我的心瞬间被刺痛。

  采访过程中,我的内心一直被崇敬与心痛两种情感所包裹着,深感他们的事迹值得被更多人倾听。有限的时间里,我尽可能走过他们走过的路,见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听他们和贫困户的故事,触摸他们用生命书写的人生答案。

  在曾帮扶过的贫困户心中,这份答案叫“以心换心”。吴应谱夫妇关心村民的吃穿冷暖,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村民一直念着他们的好,有人清楚地记得樊贞子牺牲的日子,有人如今还能脱口说出吴应谱的手机号。

  在樊贞子的入党申请书中,这份答案叫“初心使命”。她写道:“走访了很多村民,其中一些是贫困户,他们无一不跟我诉说着以前的日子有多苦,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鼓励他们重拾信心……我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勇往直前,承担起一名基层公职人员的使命——为人民服务。”

  在至亲之人的思念中,这份答案叫“天下父母心”。樊贞子曾对父亲樊友炳说,如果不支持她的事业,那他就不够朋友。女儿牺牲后,樊友炳无声地抹去泪水,拿出积蓄成立爱心基金,资助那些家境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他想当着女儿的面再问她一次:“爸爸够朋友吧?”

  大山无声,感谢他们来过。

  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魂在,家就在,国就在。

  清明仲春里,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触动心灵的故事,留在新华社记者的眼中、笔下、心头。更多的英雄至今无名,更多的英雄故事没被书写,但英雄的意志将一代代传承发扬。

  敬礼,英雄!(记者:刘元旭、廖翊、白佳丽、苏晓洲、何伟、陈国洲、王浡、赖星、李继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