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焉能不佩服毛主席那一代革命家高瞻远瞩?

作者:司马南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4-10-17 829

司马南:焉能不佩服毛主席那一代革命家高瞻远瞩?

60年前(1964年10月16日),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个重大的突破,大涨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在国际上引发巨大反响。小岛子上的老蒋差点气得闷过去。一位老华侨在酒会上忘情痛饮,急性脑溢血不治。家人每每忆及此事,便悲喜交加。我有幸和这家人家走得很近,这个故事不知道听了多少次。

中国政府就此发表声明:

①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②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的,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

③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焉能不佩服毛主席那一代革命家高瞻远瞩?

今天核武器这类玩意儿依然是一个,绝对不能没有必须抓紧研制,然而又不得不坚决摒弃掉的东西。一个甲子过去了,毛主席确定的三原则非但没有变化,反而显现出更加深远的历史力量和哲学的力量。

昨天毛宁的回话掷地有声。

插一句话,毛宁姓毛究竟有没有韶山毛家血统?这姑娘第1次亮相的时候,大脸盘明净的额就引发了不少人的猜想。

有记者提问,1964年10月16号,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并于当日宣布将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我们注意到,不久前中方代表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进程中,倡议核武器国家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

①1964年10月16日,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②历史与现实证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有助于增进战略互信,推动核裁军进程,有效减少战略风险,促进全球的战略平衡与稳定。

③60年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日益成为国际军控领域的重要共识和优先方向。

④今年中国向《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一次审议大会第二次筹委会提交了《关于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倡议的工作文件》。

⑤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目标继续努力。

司马南:焉能不佩服毛主席那一代革命家高瞻远瞩?

美帝国主义用原子弹这个玩意儿吓唬人,并且教训了日本人。毛主席把它比作纸老虎,但毛主席对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一面看得透看得深,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帝国主义是真老虎,是钢铁老虎,比方说在广岛长崎爆炸的两颗原子弹吧,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毛主席说了,1万年也要搞出来。外交部长陈毅老帅说,档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中国科学家很短的时间内就搞出了原子弹。有了这个玩意儿掂在手上,毛主席在第一时间提出了中国政府的三原则。

毛主席的原则经过了一个甲子的时间考验,已经成为国际控军领域当中的第一原则和优先考虑方向。不能不感叹毛主席的伟大高瞻远瞩,不能不感谢中国科学家为保卫世界和平保卫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的艰苦努力。

现在有核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了, Ai时代,这玩意儿制造难度没那么大了,核不扩散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核门槛越来越低,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被以色列美国欺负得不行不行的,他们要是有这个东西,会像手榴弹一样,毫不犹豫丢出去,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我外交部昨天说,中方倡议核武器国家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建议。有一些跟着美国极端反华分子一个强调的中国公知,相信核大战打完了之后,美国完胜,俄罗斯完败。

这个脑子,估计在医院某次做核磁共振的时候出过事故,只想着仇家血肉无存魂飞魄散,不知道核武器伤人无差别,即使是俄罗斯把自个儿的那几千枚核弹头就在俄罗斯自己的土地上,像小孩玩炮仗一样,一次全点了,地球的核冬效应也会毁了地球上的一切文明,独善其身的机会只给美国人和中国的少数公知,这是美丽的臆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傀儡者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不可能实现美国人所期待的结果。美国那些愚蠢的战略家们既不能接受俄罗斯的彻底失败,也不能接受乌克兰的彻底失败,那怎么办呢?大的又不敢玩儿,连直接下场都不敢,有赌徒心,没有赌徒胆儿,只好在焦虑和内耗中自己煎熬自己。

以色列有核武器,而且核武器小型化做得相当成功。以色列的极端政客曾经扬言对巴勒斯坦使用核武器。现在他们已经把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变成了人间地狱,如果他们敢于使用核武器,那就是以色列即刻灭亡之日。

这两天狭长的东北亚半岛上两个国家开始相互发狠,韩国国防部长扬言说,如果战争再次爆发,中国介入,韩国的导弹就要打击中国内陆地区,韩国还要用导弹打击俄罗斯……

你看看,我怎么说的来着,实践证明,只吃泡菜,如果洗不干净,脑子里会长一种虫儿,症状之一是撒癔症,即胡说八道。

对联合国两个常任理事国两个核大国打导弹,还要打内陆地区。韩国这位板着面孔没表情的国防部长,他完全忘记了,邻国常规大炮就可以把首尔变成一片火海,80后元帅手上确实有核炮仗,还有超高音速的导弹哩。

(2024年10月17日早饭前,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南
司马南
主持人,学者
11
0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