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伟人,天下还有谁是蒋介石的对手?
在中国近代史上,蒋介石既是一个幸运者,又是一个倒霉蛋。幸运之所在,他兵不血刃,骗取了孙先生的信任,捞取了国民党的军政大权;倒霉之所在,他遇到了一个千年不遇的,悲悯百姓的,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毛泽东。
蒋介石何错之有?他和所有的封建帝王有如出一辙的思想体系:站在精英的一方,压榨绝对多数的贫苦百姓,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只可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几千年的老黄历到老蒋的时候,早已过时了。
不得不佩服蒋介石的政治嗅觉,国共合作时期,他已经嗅到共产党的异样,照此下去,一定会成为他的心腹之患,所以他就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
此时,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相继发生反革命大屠杀。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萧楚女、熊雄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英勇牺牲。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相对立。
1927年8月1日,共产党人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北伐将领率领本部在南昌起义,但很快被蒋介石扑灭。革命虽然遭到失败,但共产党第一次把武装斗争作为和反动派斗争的一种方式,为以后的革命道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伟人此时也有一个英明的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革命对付蒋介石的反革命,以革命的武装斗争对付蒋介石的反革命的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方针,是这个时期,毛泽东最富前瞻性的论断。
而这一个阶段,共产党高层内,虽然人才济济,但能针对性地提出决定革命未来命运走向的论断的人,还没有第二个人。
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存在,纵然革命队伍中,有学富五车的大知识分子,有留洋归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有身经百战的将军,但历史证明,他们都不是蒋介石的对手。若非毛泽东,中国革命将在1927年“4·12”政变后画上句号。
在革命处于极端低谷之时,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上了井冈山,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又开始了。蒋介石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织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其中前三次是毛泽东亲自指挥,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党内那些理论家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把毛泽东边缘化,结果第五次反围剿遭到重创。
湘江战役,红军八万人剩下三万人,滚滚湘江水都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这是革命的第二次低谷,若非毛泽东的存在,这只革命队伍,一定会在云贵川的崇山峻岭间销声匿迹。
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接着就是让蒋介石愕然的“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战机捕捉的精确到位,决策的果断决绝,都是出自毛泽东!
抗战时期,蒋介石虽然名义上是国家领导人,但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消灭共产党,封锁、偷袭,最臭名昭著的事件是“皖南事变”,但毛泽东胸怀宽广,为了民族大义,和蒋介石保持着既斗争又合作的策略,到抗战胜利,共产党军队已经发展至127万人,蒋介石又慌了手脚。
国共大决战前夕,双方力量悬殊,党内也没有几个人,有勇气说共产党一定能取得胜利。但伟人再次显示了他的超人的胆略和智慧,先是破了蒋介石的全面进攻,接着把一支劲旅搁在大别山,和蒋介石的南京只有咫尺之遥。
蒋介石慌乱之中,便是调兵遣将,重点进攻,其不知伟人此时已经把一支劲旅放在东北。三大战役,共产党军队消灭了蒋介石的王牌主力,使蒋介石再也没有能力翻盘。
历数各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是伟人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使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直至建立人民政权。
本文限于篇幅,新中国前三十年,伟人的丰功伟绩在此不再赘述,但我只想问公知精英们几个问题:若非伟人,中国共产党还会存在吗?若非伟人,共产党能战胜蒋介石吗?若非伟人,中国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吗?
看到我的几个问题,公知精英一定会窃笑,因为他们巴不得共产党在中国消失,巴不得蒋介石能掌握政权,巴不得中国能全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不过,也让公知精英想瞎心了,看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论刮风下雨,韶山伟人故居、伟人铜像广场、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人流如织的场景,即使是一个瞎子也明白,伟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无人能够取代,伟人指明的道路无人能够颠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