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城镇化的迷失

作者:郑风田 来源:作者博客 2014-05-15 605

  郑风田:城镇化的迷失

  如何才能走出一条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之路?

  去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发布的公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句话是:“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以冷峻风格著称的党的会议公报上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话语既是对过去旧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纠偏,也是对未来新型城镇化究竟该怎么走给出的明确方向。理想的城镇应该是:无论你走到那里,故乡总是美好的,有多少人为故乡吟诗歌唱;无论你走多远,故乡总是温暖的,有多少人把家乡的山水当作一种永恒和寄望。

  “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顶层设计理念,其实也是给当下的一个提醒,只有“人”才是城镇化最核心的部分,要敬畏自然,保留山水,创造人的宜居环境。我国城镇化过去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一个最主要的缺陷恰恰是忽视了人的需要,是缺了“人”的城镇化,在物质层面上展开的过多。梳理这些年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教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大拆大建式的城镇化,把洗脚水与孩子一起倒掉了。

  我国过去的城镇化大拆大建是一景。该拆的拆了,不该拆的也拆了。削山造地、填海造地都用上了。古老的原生态乡村不再,山水资源、农村包围城市的绿色天然屏障被人为破坏,更有为了多获得城镇建设用地通过撤并村庄逼着农民上楼。大拆大建导致我国古村落迅速消失,速度相当惊人。据统计2000年我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等于一天消失300个自然村落,这其中包含不少古村落。自然村落的消失不少是被城镇化裹挟的,而文化的传承却藏在这些古村落中。记得北京朝阳区的一个村庄吸引了大批的欧美跨国公司高管入住,被称为是北京最美丽的村庄。这个村庄并没有如周边村庄那样撤村建高楼,它的美丽恰恰是因为它完整地保存了村庄古朴的风貌,完好的四合院对外国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为古老村落藏着文化的传承,这是它最有力量的部分,也是各民族都易理解和相通之处。保护与利用而不是大拆大建才是符合文化规律的做法,是对传统村落的最好保护,只有这些才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果村庄都变成高楼大厦,这样的城镇化一定是乏味、枯燥而没有传承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有数处关于保留乡村以及乡村记忆的要求,比如,“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足以说明中央的未雨绸缪,也彰显中央的远见。

  “摊大饼式”的城镇化是新圈地运动,滥占耕地,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记得到一个城市,当地居民告诉我他们的城市四周建设了四个新城,问他为何建这么多,他们讲,一般城市换一个新的一把手来了都要推倒前任另立一套,该城市近年来连着换了四任一把手,每个都了个新城,结果就搞成了四个新城,每个新城基本上都是半拉子工程。如何保持我国城镇化规划的连续性一直是个难题,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我国的城镇化不能盲目模仿欧美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因为我国耕地太奇缺了。城镇化一定要严格控制用地,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形成“新圈地运动”,滥占耕地,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城镇化应该避免牺牲农业和粮食搞起来的工业化、城镇化。粮食安全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必须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未来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相比,我国目前城镇化的集约程度还差得太多,所以城镇化应该重点在集约上下功夫,不能再盲目圈地铺摊子。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以我国目前人口密度相对比较高的上海为例,上海的人口密度也仅约为面积相同的日本相应地区人口密度的一半。我国东部一些核心发达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2.59%,集中了全国33.64%的GDP,但只拥有全国13.32%的人口。我国城镇及东部都市圈还有很大的接受人口的潜力与空间。我国在1965年—2001年的36年里生产向东部沿海城市不断集中,但由于户籍等原因,人口却没有相应地向这些都市圈集中,造成我国规模经济的形成。过低的人口极化作用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成长。所以未来城镇化重点要集约发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人为造城”式的城镇化变成了“房地产化”。

  不少地方把城镇化理解为人为造城,通过拆迁、征地、卖地,去开马路、筑广场、建高楼。结果城镇化就变成了房地产化,成为一场房地产商人的盛宴。新区新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让城市的专业化程度很低,各城市同构化严重。

  未来城镇化不能人为造空城,被房地产绑架,一定要有产业支撑,才能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如果一个城镇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工作机会,大量的人集聚起来,问题会更大。长三角、珠三角的小城镇之所以繁荣起来,都是专业镇的发展所带动的。美国曾经的大城市底特律,由于汽车产业的繁荣而迅速繁荣起来,曾经达到二百多万人口。但随着美国汽车业的衰落,底特律又迅速衰落下来,目前被美国人形容成了一坐“死城”。我国各个地区应该根据本地的条件,发展具有本地特色而又有竞争力的产业,才能使中小城镇有活力。目前我国“千镇一面”、“产业高度同构同质”是中小镇发展面临的大问题,如何进寻找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而不是盲目地发展,是城镇化能否可持续的重要问题。

  理想的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也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化,更是青山绿水宜于居住的城镇化,这些都是从过去发展中得到的教训。比如日本大阪都市高楼大厦中分布的农田与村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很吸引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未来的城镇化,一定要避免过去“要地不要人”的旧城镇化模式重演,也避免滥占耕地建空城、大马路大广场式的城镇化,要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让我国来畅想一下未来的城镇化该是什么样子,最少它应该包括以下元素:

  未来城镇化首先应该是“人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应该先人性化、后城镇化。目前的城镇化有太多的急功近利、行政意志、主观臆断与利益导向。要先人性化,而后才能城镇化,要科学规划、持续发展、民生尊严。城镇化首先要以“人”为中心,要让城镇成为有“人性”的城镇,要做到生态文明,保证居民享受美好阳光、空气和水的权利与机会。

  未来的高质量镇化一定要避免半截子城镇化、假城镇化、夹生城镇化、掠夺式的城镇化,彻底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我国目前名义上的城镇化率为51%,其实有城镇户籍的不足35%,也就是说有2.6亿人在城镇工作,基本上属打工者,有房者的比例低于1%。要让在城镇打工者能够买得起房子,享受同等的城镇社保、医疗等待遇。如果不解决农民变市民问题,继续让3、4亿甚至更多的农民工每年像候鸟一样到处迁徙、漂流,是很危险的,是低质的城镇化。如果农民进入城市,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却又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这样的城镇化不是真正的城镇化。

  未来城镇化要建一批特色小镇。

  盲目贪多求大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通病,在城市化发展目标中,仅建“国际大都市的”就有200多个。这种贪多求大造成现在小城市偏枯,而大城市却盲目扩张。其实并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中国更需要富有特色的小城镇,中国的大企业更不应该纷纷把总部都建在直辖市与省会城市,而是应该搬到特色小城镇上。这需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在美国小城硅谷的咖啡馆里,一帮人坐下来谈一谈,就会有好点子出来。欧美国家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比如大学镇、公司镇,一个大学或者一个公司建在一个小镇上,倒也是一个风景,值得学习。因为我国的大学基本上都集中在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全国2800多个县,县级拥有大学的估计没有几个,更不提县下的镇上了。中国城市的行政级别导致城市发展不均衡,中国有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和乡镇,资源向着更高的城市级别流动,这样的资源流动层级严重制约着城镇的发展。

  未来的城镇化一定要有文化传承,“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才有生命力。

  文化传承在城镇化发展中一定不能缺位。城镇化一定要强调“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尽量让农村那些古树、庙宇、古典建筑等风貌存活下来,而不是沉淀为一种记忆。“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而不是大拆大建,让历史和文化湮没在城镇化狂飙猛进的烟尘中。让这些自然风貌与别致风景留住中国的版图上,我国的百姓生活才能更恬静,心灵才能找到安放的家园,城镇化才能真正有生命力。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郑风田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2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