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我国优质小麦产业面临的大问题

作者:郑风田 来源:察网 2016-07-26 1962

郑风田:我国优质小麦产业面临的大问题 

虽然我国是全球小麦生产大国,但却不是强国。我国小麦不但很难出口,而且每年还进进口200多万吨的优质小麦。为什么进口那么多?我们不能自己生产吗?存在的症结在什么地方?

近年来参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小麦产业相关论坛,了解到第一手的我国小麦产业目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里记录下一些我的思考。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习惯的改变,诸如家庭厨房外包化比例越来越高等等,我国食用加工过的食品比例已越来越高,食用面包、糕点的数量也急骤增加。针对这种趋势,我国的小麦生产应该超越目前只重产量不重品质的初级阶段,大踏步地迈向追逐品质、品牌的小康生活水平。小麦产业链一定要加强育种、引种、农户、合作社、基地与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二三产产业的融合,整体提升我国小麦产业的竞争力,满足现实社会不断增长的对品质健康安全的增长需要。

1.我国小麦产业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优质小麦缺口200多万吨。

小麦应该是我国北方人最重要的口粮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来说极为重要。我国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而小麦是面食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麦国,近年来我国的小麦产量在过去的5年里以每年增产大于250万吨的速度增长,2015达13000万吨,是世界小麦生产大国。我国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河南、山东等11个省份,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90%。从供求关系来看,我国小麦总产量和消费量基本持平,甚至略有盈余。我国虽然是小麦大国,但却不是强国,世界出口前几位的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面条等面食产品又以意大利面在世界享有盛誉,而面包法国的影响巨大。我国的面食产品虽然以中餐馆的形式走出去一部分,但还以中国菜更知名,近期重庆小面在国外闯出一定的知名度,但整体来讲还微不足道。从进出口来看,我国的小麦不但很少出口,近年来反倒进口不少。尤其是用为满足面包、糕点等新兴面食产业的小麦原材料缺口很大,每年进口达200万吨。所以讲目前我国的小麦生产还不能满足加工业和消费者的快速增长需求,品种、品质、品牌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科普一点小麦的知识:我国食品工业产值整体约为11万亿元,而以小麦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占重要比重。作为主粮,小麦的主要加工品包括馒头、面条、面包、蛋糕、饼干等等,不同的小麦制品,对小麦的品质要求也不相同。小麦可以分为强筋、中筋和弱筋三种,主要根据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等评判。强筋小麦面筋强度大,面团稳定时间长,适合做面包和面条;中筋小麦面筋强度适中、延展性好,适合制作面条和馒头;弱筋小麦 蛋白质含量低、面团稳定时间短,则适合做饼干、糕点等酥脆食品。

2.优质小麦源头:长期追求产量最大化,导致优质小麦品种少,优生育种与产量增产的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麦产业主要还是以追求增产为主,普通小麦多用来制作面条,中筋小麦所占比较很大,导致“强筋不强,弱筋不弱”,或者叫该强的不够强,该弱的又不够弱的现象。我国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发展相对比较慢,而近年来国内却对强筋、弱筋小麦的需求增长很快,导致进口不断增加。增加的原因是面包与糕点等快速需求增加所致。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受西式生活方式的影响,食用馒头的比例越来越少,而食用面包与糕点者则上升很快。

3.农民种植优质小麦面临的问题:传统产业链解决不了优质麦生产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建立起一套小麦产供销体系,也即农业家庭种植小麦,被中介收购,然后被储备体系或者加工企业收购。这种体系适合于一般面食的需求,对强筋、弱筋小麦等新市场则面临市场失灵问题。农民也不敢轻意种植,因为种植后优质不一定得到优价,但优质小麦一般产量低而且不稳定,相关的栽培技术指导也缺乏。导致优质麦不但很难卖出高价,反倒是因为存在品种稳定性差,还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风险而卖不出去。农民如果种植传统小麦,至少可以卖到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中去,当然还有诸多中介帮助。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优质小麦的收储体系。解决途径当然是应该尽快建立小麦的分级收储体系,建立不同等级的品质指标。而目前有需求的加工企业也很难从目前的储备体系中购买到符合要求的小麦,只能要么进口,要么去自建基地。另外一个途径是建立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基地,但这种区域化种植基地又有可能因规模化种植不够,难以获得高的订单率。

4.小麦产业链急待整合重塑

小麦产业链是一个从生产、储运、加工到销售、消费的全过程。优质强筋与弱筋小麦如何要快速发展,则必须加强对产前产中与产后的产业链整合,才能避免风险,获得利润。也就是说需要产业各方要有稳定的合作才能避免市场风险。而我国目前公司+农户的模式一直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农民每家不足十亩地,规模有限,公司要与数千家乃至更多的农户打交道很困难。公司+农户这种模式的毁约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一个顽症,也即市场价格高时,农民就会毁约;市场价格低时,企业也会以各种套路拒收农民的产品,这样的格局使原来公司与农民之间签订的合约就成为一纸空文。公司面临众多农户难以起诉,而农民面临数倍于自己的公司毁约时,也很难去追究。解决之道可能需要地方政府来介入,通过牵两头,让供求双方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来避免因市场的不稳定而带来的毁约风险。根据以上问题,我国必须实现小麦产业链的上下游贯通,提高种植、流通、加工各个环节的产业化程度。 要推进产销衔接、定单收购等实现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区域的布局;可以以乡镇或村为单位来实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甚至一县一业来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推广优质专用小麦配套生产技术,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措施、统一收储,提高农业种植、流通、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组织化、产业化,通过专用小麦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5.各地的实践:构筑小麦产业利益共同体,做真正的好产品就要从农田抓起。

河南的延津一直在探索优质小麦生产模式,目前优质小麦种植达50万亩,2016年5月17日中国优质小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也在延津县隆重成立,该联盟的主要目的就是推进“优质”小麦的升级。 延津县组还建立了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形成了以小麦为“领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两条产业链为两翼的“雁阵”形发展布局,成为新乡小麦的核心生产加工区,也为我国的优质小麦生产创出了一条新路。

而加工需求企业也没有闲着,今麦郎集团在2005年启动了“今麦郎优质麦工程”,在河北隆尧黑龙港流域等地发展了万余亩“今麦郎农业示范园”,目前已推广百万亩。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说:“我们发展优质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我们提出了‘第一车间在农田’,做真正的好产品就要从农田抓起。”

我国的优质小麦最大的困难点还是在育种上,如何通过繁育体制的改革,让那些虽然产量低,但品质高的小麦能够更多的培育出来,改变过去单一追求产量的格局,还需要慢长的路要走。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郑风田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2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