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圣诞树下的文化殖民

作者:成渝雄鹰 来源:四月网 2015-12-29 1038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是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最初是为了纪念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的诞生, 而又名耶诞节。随着基督教在西方国家的广泛传播,圣诞节成为整个西方国家的节日。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 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它的意义是分享欢乐和爱给所爱的人。这两天会有很多的中国人 此而疯狂,不过,我们在疯狂的同时,也要想想洋节背后的深层次内涵,也许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我们真该警惕圣诞 下的文化殖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和生命基因,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维系。文化安全,作为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影响是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国家文化安全,就是国家的文化利益、文化主权、文化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民族个性化的文化传统、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平等地位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文化安全是国家稳定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前提;文化衰微则是国家衰落和民族消亡的先兆。在新一轮的竞争与较量中,如果文化防线一旦失守,必将造成国家衰亡、民族沉沦的恶果。古从古罗马帝国强制推行单一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建筑风格、市民文化,到欧洲侵略者用传教士的十字架直接将印第安文化掩埋在片片废墟中,再到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奴化教育,一切军事侵略与强权征服的背后,都曾上演着一幕幕摧毁异国异族精神意志的文化殖民悲剧。当前,世界文化的生态格局是极为不平衡的,强势文化摧毁弱势文化的手段虽然和过去相比已经不那么露骨,有时还戴着迷人的光环,但其用文化力量统治世界的企图丝毫没有改变。如美国的一切战争都能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反恐反独裁反核扩散等。国家需要文化,一个企业更是如此,兰德公司对百年前的500强品牌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有文化的企业品牌打多常青,没有文化的品牌大多灰飞烟灭。卡耐基的扬言是因为文化的牛比。

  而我国的文化安全不容乐观,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这绝非危言耸听。主要表现在:

  外来文化咄咄逼人,而我们没有防备,有的甚至津津乐道,引以为荣。精神麻醉不知不觉,后患无穷。我们失去了文化的自信,崇洋媚外一点不假,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的生意在中国越来越火,可口可乐成为饮料市场的“大哥大”,美国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年轻人的青睐,洋节让我们越来越疯狂……相伴而来的问题不仅仅是“祖宗传下来的筷子还能用多久”的拷问和巨大的经济冲击,更重要的是这些载体所携带的价值观念正在被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无判断”接受。

  正如珀金斯《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所揭示的:在美国出现的“经济杀手”披着经济学家、银行家、国际金融顾问之类的合法外衣,其实却为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服务,他们拉拢控制他国的政治与经济精英,向他们提出蓄意制造的错误的宏观经济分析和产业投资建议,诱骗发展中国家落入预设的经济陷阱,从而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自然资源。近来美国《混合语》杂志不断曝料: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第三世界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第三世界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在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披露: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捐助讲座教授位置等。常德市的麦芒就成了美国的学者。

  美国人以“大片、薯片、芯片”为载体进行文化渗透和征服。用大片来宣扬他们的价值观,看2012灾难片有这样耐人寻味的镜头:在灾难面前他们的领导总是和民众在一起,诺亚方舟上拯救的是美国的知识和经济精英,证明他们重人才。而中国见不到领导和精英的影子,只有几个农民工自己躲在机舱里饶幸逃命。中国电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大都是以女性为中心。《秋菊打官司》中那位又丑又脏奔跑在黄土高坡、说着宝鸡方言的女性,使西方的男性眼光很容易就能俯视这片黄土地上孤独行走的人。同样,他们也很容易看到大红灯笼高高挂下面中国式的恶习,《大长今》的热播,绝非一个电视剧而已,而是事关韩国的文化输出、文化战略。而且,他们要把“韩流”变成“亚流”,甚至“世流”。韩国只有4900万人口,却在海外有12个韩国文化院。2004年韩国文化产品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韩国成功地输出了自己的文化,拯救了韩国经济。为了塑造东亚大国形象,韩国新办的“世宗学院”将面向世界,尤其是东亚民众免费教韩国文字和文化,使得现有学习韩语的百万余人借“韩流”大潮迅速膨胀。 他们用薯片来宣传他们自由快捷的生活方式。他们用芯片来炫耀创新和竞争理念带来的结晶。而我们对此显得很迟钝,中国的影片给他们的是什么,落后和愚昧,直到今天中国开始觉醒,关注国际话语权,开始将中国形象亮相于美国广场。企业文化也一样,要充满自信。说企业文化我们常羡慕海尔,华为、中国电信,其实我们自己的文化也是有底蕴的,关键在持之以恒推广。

  传统文化坚守不易,不怀好意者,想据为己有,无根无本,我们的精神家园受到挑战面临丧失危险。教育领域的重洋文轻中文、生活中的“洋节日、洋礼品、洋习俗”流行和文化遗产被国外抢注等现象,敏感的人会发现中国的媒体很少报道洋节了,这是很明智的。量变积累历史,质变改变历史。如果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任其泛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会被逐渐蚕食,原本盖棺定论的四大发明遭遇挑战,韩国学者以韩国庆州的佛国释迦塔发现的雕版印刷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1966年10月)为据,提出雕版印刷和金属(铁)活字印刷是韩国人的“发明”。有的韩国学者甚至呼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要求国际社会予以公认。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坚持认为,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术)是德国人古登堡15世纪“创造”的:另外,日本的考古学家藤村新一连续通过所谓的假考古发掘,把日本的历史从几万年推进到了50万、60万、70万年。因为他要通过伪造日本历史来改变整个世界历史!近年来,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后,一些学者提出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甲骨文乃韩国人发明的等等,还拿汉城和首尔作文章,这种疯狂掠夺中华原创文化为己有的民族主义成为对中国文化合法性的直接挑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面临了更多的危机和障碍。中国也开设孔子学院和汉语学院来推广中国文化,日本政府计划不会罢休提出在全球各地增设“日语学习中心”100所以上,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奥运会开幕试为什么码汉字了,文化要有积淀要讲究传承要有根,没有文化的民族只会被同化,前些年我们的兼并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我们有芙蓉文化来统领思想,强化导向。

  现实文化急功近利,缺少积淀,欠账太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奋起直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最时髦的口号,但我们文化产业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屡见不鲜的对外国文化产品的简单模仿就是典型的例证。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比如,据测算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万亿元以上,而目前尚不足l万亿元;美国人以“大片、薯片、芯片”为载体进行文化倾销,造成我国文化产业贸易连年逆差;我国的新型媒体建设、动漫网游、高新舞台技术等新的文化业态才刚刚起步。 必须提及的还有文化的低俗化倾向。以出版界为例,由于急功近利、浮躁和媚俗,一些内容严肃或比较严肃的作品不得不借助煽情的甚至有色情暗示的书名来保证市场销售的利益。中国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但力度需加大。企业文化也不例外,有的企业文化成为专门给人看的,宣传用的,成了商标。尤其有的企业一届班子,一种文化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文化需要自信!自觉更需要自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9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