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也说如何看待马斯克的成就

作者:司马南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4-03-17 724

司马南:也说如何看待马斯克的成就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我们为马斯克的成就而感到欢欣鼓舞。

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在只是理念,自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没有成为现实,美国是美国,中国是中国,路透社今天说,SpaceX正在为美情报机构建设间谍卫星网络。

俄乌战争开打前一个月,美国的星链已经布到了乌克兰上空,尽管马斯克本人多次表示别扭,甚至一度不再提供信号,但在作为美国公民的马斯克胳膊拧不过大腿,五角大楼叫你这么做,你也只能这么做。

路透社16日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正在根据与美国情报机构签订的机密合同,建设一个由数百颗间谍卫星组成的网络。

知情人士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2021年与美国国家侦察局签署了一份价值18亿美元的间谍卫星网络建设合同。建成后,该间谍卫星网络将大大提升美国政府和军方在全球任何地方快速发现潜在目标的能力。

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物理学家卡尔萨根,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诗意的演讲,当时的背景是美国人,比苏联人更有本事,把航天器送得更远,美国航空航天局命令这个人造的小型物体,给地球最后拍摄了一张照片,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生存的地球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卡尔萨根以他的诗意的笔调如此描写到

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

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

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住在这里 。

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花花世界,芸芸众生

现在、过去、未来,无非都是这一粒尘埃……

但是: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佛曰: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司马南:也说如何看待马斯克的成就

于是,我抬头仰望星空:

想象那些厮杀的士兵

想象那些拼搏的大众

想象那些富豪明星

想象那些帝王将相

地球上的一切荣耀

最终都大不过这一粒微尘

都亮不过这暗淡的一点。

再想象我们自己:

时而装模作样

时而自以为是

时而傲慢清高

何苦呢?

你终其一生挣得的一切荣耀

都不及这暗淡一点的亿万分之一!

更何况这世界

也只是这漆黑宇宙里一个小小的孤单微粒。

我们是如此的渺小、微乎其微

我们根本无法拯救现实世界里的自己。

还有什么爱恨,能让我们为之牵肠挂肚?

还有什么成就,能让我们忍受万般痛楚?

还有什么期待,能让我们总是犹豫不决?

所以活好你的每一分每一秒,

因为转身就是来世

我们还是太渺小了

……

卡尔萨根仰望星空悲天悯人,如此震撼的演讲,它的优美的词章传遍了全世界,这的确是一个思考问题的最重要的角度,年轻的时候我读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中国科协李大光先生翻译),书中阐述了科学和非科学的区别,提出了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的“探测谎言的方法”,那时我正在致力于与江湖骗术作斗争,特别是打着特异功能旗号的各种尊者正在兴风作浪,这本书给我以深刻的影响。

然而我必须说,卡尔萨根先生只讲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探索未来的知识论实践论极其仰望星空的胸怀境界,并不能自然解决人类的问题,对苦难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必须拿出实际有效的方法来,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不解决,航天科技单兵突进,人类的命运依然是孤独与悲惨的。

为什么马斯克那么急于想把人类送上火星,有人说,宇宙中任何一种文明生物,如果在发现并利用核能后150年还无法实现“多行星”居住或者上传保存意识,那么该物种将毁灭于自己发现的核能技术。这话是相当耐人寻味的,核能技术不会自动毁灭人类,而人类的恶行在核能的背景下却可以引发强烈的自我反噬。

19世纪末人类首次发现原子能,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质能转换方程;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发现核裂变现象,194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人类发现核能已经过去了130年,人类最强大脑爱因斯坦理论突破迄今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如果150年的人类自我反噬说法成立,时间真的很紧迫了,即使这个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看看今天俄乌战场上双方拉开不惜打核大战的架势,俄乌战争的外溢化效亦应是不争的事实,上中学就跟老师谈恋爱的男孩儿马克龙瞪着眼睛要派兵下场,核冬天到来,脚步声是越来越近了。

马斯克的星链+星舰当然代表人类,千万别忘了,他首先代表美国,二者垄断在手,中国如何自持?

星辰大海不独是美国的目标。

(2023年3月16日,写于南航班机上,飞机上有WiFi真方便,视频照片传起来困难,文字输入完全没有问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南
司马南
主持人,学者
2
1
1
4
2
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