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民:评特朗普执政一个月作用与影响

作者:黄庭民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5-02-23 95

黄庭民:评特朗普执政一个月作用与影响

特朗普上任一个月,其言行和所作所为都让美国和世界人民大跌眼镜。在内政上,特朗普任命马斯克任效率部部长,执行缩减政府机构的重任。马斯克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行动起来,迅速掌握多个部门账目,通过查账公开揭露了美国多家政府机构的重重黑幕,暴露了美国精英丑恶嘴脸,着实让美国和世界人民惊掉了下巴。下面略举几个重要事例。

1、2月8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抛出重磅炸弹:美国财政部每年向无社会安全号码或临时身份证的个人发放超1000亿美元福利金,其中至少50%(约500亿美元)涉嫌欺诈。更荒诞的是,社保系统记录显示,有12名“150岁老人”持续领取养老金,而美国在世最长寿者仅为114岁。2月18日,马斯克,再度为全球“吃瓜群众”揭示美国政府背后混乱的一面。最新的案例来自美国社保数据库。真实的数据更加令人诧异:美国社保数据库中存活人数比美国人口普查总人口多出近6000万人,15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40万人,年龄最大的甚至超过360岁,比美国建国历史都长100多年。

2、马斯克亲自查了一下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账单,结果震惊了所有人。比如,USAID在秘鲁花了3.2万美元推广“跨性别漫画书”,这些支出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利益,没人敢深究。更恶心的是,调查还揭示出美国政府大量资金根本没用在援助上,而是流入了某些利益集团和政客的腰包。例如,2010年海地地震后,美国政府承诺提供44亿美元援助,但实际仅2%(约8800万美元)用于灾后重建,其余98%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流入克林顿基金会及关联企业‌。切尔西通过USAID项目直接获取8400万美元资金,但未参与任何实际重建工作。

3、马斯克公开指控新冠病毒研发始于2015年,主要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提供资金支持,时任总统奥巴马被指授权相关项目‌。两名美国律师分析联邦文件称,奥巴马在2015年签署《生物防御增强法案》,为病毒研发提供法律框架。卫生部长小肯尼迪公开表示“只有美国拥有制造新冠病毒的技术”,进一步引发舆论对美方责任的追问‌。美国官方声称资助境外实验室是为“遏制生物威胁”,但未公开病毒样本管理记录,且实验室储存的病原体种类超出常规研究需求‌。美国纽约爆发万人示威,抗议者要求“奥巴马入狱”,并撕毁《生物防御增强法案》文件,矛头直指当年投赞成票的12名议员‌。美国国际开发署内部文件显示,2015-2019年累计拨款19亿美元用于“高致病性冠状病毒研究”,远超常规公共卫生项目预算‌。美国司法部已启动对《生物防御增强法案》签署程序的调查,但奥巴马援引《前总统福利法案》拒绝配合‌。海牙国际法庭对奥巴马发出通牒,指责奥巴马支持病毒研究,违反国际安全法规。早在2015年,美国众多大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在自然子刊上发表改造病毒使之能够感染人类的研究结果,文章交待研发工作是在美国北卡大学Baric教授实验室完成的,其中部分病毒样本时美国提供资助,由中国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2003年萨斯冠状病毒来源收集的蝙蝠病毒样本。但美国媒体和部分官员试图借此将病毒研发指向武汉,摆脱直接责任。

4、马斯克指控比尔·盖茨基金会通过提前锁定mRNA疫苗技术,在新冠疫情中获利超4300%。据称盖茨基金会自2012年起投资相关专利,并在疫情暴发后通过疫苗业务获利超300亿美元,被马斯克称为“合法抢劫”‌。具体指控包括:盖茨基金会2015年投资德国生物技术公司CureVac,2019年追加投资BioNTech(辉瑞合作伙伴),其投资时间线与疫情暴发高度关联‌比尔·盖茨基金会疫苗投资被关联,其在疫情期间投入47亿美元疫苗业务,被质疑“利用疫情牟利”‌。盖茨基金会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注资超50亿美元,但被质疑将疫苗分配权与政治条件绑定,例如要求受援国开放医疗数据市场‌。疫情期间,基金会通过持有辉瑞、Moderna等药企股份获利,其投资组合收益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比尔·盖茨在2010年TED演讲中提出,通过“新疫苗、医疗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可将全球人口减少10%-15%,并将此列为降低碳排放的核心手段。其表述中的逻辑链条“疫苗→降低疾病负担→减少生育需求”引发长期争议,被部分舆论解读为“通过疫苗主动削减人口”‌。联合国人口司数据显示,盖茨基金会重点支持的20个国家2010-2025年人口增长率平均下降1.2%,高于全球同期0.7%的降幅‌。新冠疫情暴发后,盖茨2015年关于“全球大流行病的预警”被重新解读,指控其“预谋利用疫苗实施人口控制”‌。例如,著名美国学者威廉?恩道尔在他的《比尔盖茨谈论“以疫苗减少人口”》一文中告诉世人,誉满全球的大慈善家比尔?盖茨投入巨额慈善资金,就是为了研制和免费给发展中国家的新生婴儿都注射疫苗,让这些注射疫苗新生婴儿更容易生病,更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以至过早死亡。以降低10%或15%的(人口)!

特朗普集团的目的何在?公开的说法是使美国再次伟大,消灭美国内部丑恶现象。其背后真实目的是打击对手,要彻底搞臭民主党,从而独霸美国政坛。大家都知道,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两党轮流执政,简单说就是“分赃政治”,每四年重新分配一次利益。但是这种“分赃政治”的前提条件是,所有的党派都要遵守这个规矩,承诺不会在自己赢了之后对对手进行清算。不然的话,如果今天这个党派掀桌子不按规矩来,那明天别的党派也会用非正常手段反击。自从2016年特朗普异军突起以来,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已经从政界扩散到了民间。每当一党赢得大选,他们就会废除上届政府的政策,并给前总统安上各种罪名,这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换句话说,既然2020年到2024年民主党想要把特朗普送进监狱,那么在这四年里,特朗普当然也有理由清算奥巴马和拜登的政策。这样一来,下一届总统选举必然会再次引发两党的新一轮互相清算。2月13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推说:“美国将会变成一个政党说了算的国家。”过去执政两党的腐败,与特朗普关系不大,揭露美国政府的黑暗,打击美国政坛精英,尤其是主要对手民主党精英,有利于提高特朗普集团影响力,霸权美国政坛。

不管怎么说,特朗普集团在这一个月的作用与影响,对世人来说,都是十分震撼的,打破了美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等方面诸多神话。

第一,通过曝光五角大楼天价采购(9万美元航空螺丝钉、1万美元马桶盖等案例)及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资金滥用问题,直接撕碎了美国长期标榜的“清廉政治”形象。此举不仅动摇了发展中国家对美式民主的盲目崇拜,更引发国际社会对腐败与政治制度关系的深度反思‌。所谓三权分立,相互监督,避免腐败,实际变成了三权合作分赃模式,贪污腐败更加严重。

第二,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媒体、干预他国内政的行为被曝光后,美国长期标榜的“言论自由”“新闻独立”价值观遭遇全球性质疑。“民主灯塔”人设崩塌。发展中国家77%的受访者认为需建立跨国资金监管机制以抵制美式文化入侵‌。非洲、亚洲多国暂停接受USAID援助项目,其“人道主义领袖”形象因资金滥用丑闻严重受损,美国软实力断崖式下滑‌。美国对西方七国国家媒体渗透的证据曝光后,德国、加拿大等盟友要求审查境内美资媒体背景,跨大西洋关系出现裂痕‌,盟友信任危机加剧‌。

第三,公开要求吞并格陵兰、加拿大和巴拿马运行,最近又与俄罗斯合作,公开要求拿走乌克兰26万亿美元资源的一半,将其当作偿还美帝5000亿美元债务,同时要求乌克兰认可俄罗斯占领的土地,而乌克兰的泽林斯基申辩说,只从美国拿到670亿美元高价军火。这充分显示美帝强盗本质,打破美国精英塑造的“文明灯塔”形象。

第四,全面推翻上任总统拜登政策,废除拜登政府近80项政策,包括退出《巴黎协定》、撤销气候政策、取消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计划等,直接否定民主党执政成果,不仅仅导致两党矛盾激化,更重要的是掀起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内战。最近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会议上,又将矛头指向追随民主党的欧盟各国领导人,将战火引向欧洲。万斯在演讲中将矛头直指欧洲内部治理,指责多国存在“推翻选举结果”“侵犯宗教自由”等系统性危机,并质疑“欧洲价值观是否值得美国捍卫”‌。这种对欧洲民主制度的公开否定,动摇了二战后美欧以“共同价值观”为纽带的战略互信基础。其批评范围涵盖德国移民政策、欧盟委员会治理能力,甚至包括英国等传统盟友,标志着美国对欧关系从“团结叙事”转向“对抗性揭露”,也充分显示美西方宣传的普世价值观,不过是政客手中的工具。昨天美国政客和媒体万分推崇的民主斗士,乌克兰总统泽林斯基,转眼间就被特朗普定性为独裁者,以命威胁,迫使泽林斯基不得不公开答应特朗普那些离谱到家的抢劫要求。

第五,瓦解‌民主党塑造的社会价值观。下令撤销多元化政策后,少数族裔公务员裁员比例达34%,教育领域平权法案被废除,非裔大学生录取率下降18%。这种“白人至上主义回潮”激化种族矛盾,多地爆发“黑命贵”升级版示威‌。特朗普政府还下令逮捕超8000名非法移民,恢复边境墙建设,导致拉美裔社区恐慌性撤离。退出《巴黎协定》等多个国际协定,否定了美国一直吹嘘的诸多社会价值观。

特朗普还通过行政令解禁公立学校宗教活动,基督教福音派影响力扩大。全美67%的公立学校新增《圣经》选修课。教育部改革方案要求删除教材中“系统性种族主义”相关内容,等于重构历史叙事,显示保守主义白人至上种族主义价值观强势回潮,引发学术界大规模抗议和文化战争。加州大学系统36%的教授签署抵制声明,保守州与自由州的文化对立加剧。共和党支持者76%认可其“清理深层政府”行动,而78%的民主党人认为此举威胁民主制度,美国社会陷入“价值观内战”‌

特朗普的政策,还引发美国社会意识形态分裂。18-25岁年轻人对特朗普文化政策的反对率达78%,而婴儿潮一代老年人支持率高达64%。社交媒体出现文化内战标签,相关话题日均讨论量超120万次‌,显示美国代际文化冲突加剧‌。东西海岸“蓝色文化带”与中南部“红色文化带”形成制度性割裂。纽约、洛杉矶等城市通过地方立法保留多元文化政策,与联邦政府形成直接对抗‌,显示地域文化鸿沟扩大‌,加剧美国分裂倾向。

‌‌特朗普执政首月的诸多政策,本质上是“美国优先”理念在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延伸。其影响已超越常规政党轮替范畴,正在回归美国历史上屠杀印第安人时代,实施歧视隔离黑人政策的种族主义文化基因。这种野蛮政策,距今不过50多年,也彻底撕下了美帝建国以来精心打造的遮羞布。这种急转弯式的价值观转向,既反映了美国保守派选民的文化焦虑,也埋下了社会撕裂加剧的隐患。‌2025年2月5日、17日和19日,美国50个州均出现示威活动,抗议者要求“推翻富豪统治”并反对特朗普政府的“2025计划”‌。但最近特朗普又对准了美联储,要检查美联储黄金储备和账单,准备掀起另一股巨浪,其主要目的还是掌握美国的经济基础,从而彻底掌控美国。

特朗普如今所作所为,还是在摆平内部反对派阶段。要实现其公开的目标,让美国再次伟大,根本标志是征服中国,独霸全球,恐怕要象对付苏联一样,肢解中国。这是美国多年来通过意识形态宣传形成的共识,美国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反华比例高达90%,远超冷战历史时期反苏反华比例,也是两党唯一的共识。两党的差别在于,如何对付中国。民主党吸取新中国伟人时代美国采取围堵政策的失败教训,主要采取接触收买和文化侵略政策,颇能迷惑很多中国精英,形成中美国夫妻论之类论调。

但特朗普为打击民主党,早就公开宣示的路线,是联合俄罗斯对付中国。如今特朗普任命的美国国防部长则公开说,“基于严峻的战略现实,美国无法再成为欧洲安全的主要担保者……美国将优先考虑在太平洋地区对抗与中国开战的威胁”。特朗普认为欧洲不仅不能为此提供帮助,反而消费美国太多资源。如今特朗普推动的对外关系,其一是借助俄罗斯威胁敲打欧盟,让欧盟国家增加军备投入,为美国今后的目标提供更大的贡献。其二是增加关税,推动产业回归美国本土,减少贸易逆差和对外依赖,从而减少美国债务,同时挥舞关税大棒,迫使盟友配合。其三是与俄罗斯谈判,共同攫取乌克兰等国利益,不仅入股俄罗斯输油管线,获取经济利益,控制俄罗斯和欧盟经济命脉,还要换取俄罗斯在国际事务方面支持,甚至合作对付中国。种种迹象表明,这只是时间问题了,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完成布置了。

如今特朗普要将重点转向对付中国了,美国国务院更新网站“美台关系”页面,这一行为极具挑衅性。原本明确的“不支持台湾独立”表述被删除,反而强调与台湾地区在半导体等关键供应链的合作,还声称“将在适当情况下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不久前日本首相访问美国,答应出资1万亿美元支持美国;合作加强美日安保协定,还发表联合声明,公开要求中国不得在钓鱼岛和台海问题上采取单方面行动,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此外,近日美国还推动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菲律宾在南海进行军事演习,威胁中国,从而纠集了一帮盟友对付中国。

特朗普维护自身权力的努力不容置疑,特朗普在连任选举失败后,2021年初曾发动支持者占领美国国会;还试图发动战争,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骚乱事件后,美国国防部长米利再次秘密致电中国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承诺“美国不会对中国发动攻击”,防止中国误判特朗普命令导致的战争。如今特朗普要向美国民众证明美国再次伟大,最显著的象征,就是攫取中国利益,中国是躲不过去的。2003年和2019年,美国两次发动病毒战争,如今中国单方面对美西方更加开放,美国更容易发动病毒战争来削弱中国,从而向世人证明美国再次伟大。

我们该何去何从?当今中国之祸,不在外,而在内。一个觉醒的脱胎于旧中国的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没有多少工业,都能在朝鲜战场战胜美帝庞大的钢铁洪流。如今的中国,也决不能服从美帝命令听指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