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亚平:利用外资八思

作者:丛亚平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3-06-18 639

  利用外资八思:绝对不能再不计成本地引进外资

  丛亚平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政策28年,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近6600亿美元。伴随外资的大量进入,带来了中国紧缺的资金及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7%。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功不可没。

  中国政府高层对引进和利用外资一如既往持积极的态度。正如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形势。要在巩固和扩大已有开放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效应对服务业扩大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一些地方在引进外资方面的急功近利、相互攀比等种种因素,以及一些外资企业的不良行为和最大化追求利润的本质,使得引进外资的负效应也显现出来。有关专家认为,随着我国长期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大量不计成本引进外资的行为已对我国经济和国力构成伤害。

  如何正确辩证看待引进和利用外资?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外资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理性看待外资利用的负效应,《瞭望》新闻周刊日前就引进和利用外资问题请教了相关专家,试图从八个方面对引进外资的有关问题做一些深入的解剖和反思。

  进行这些反思,并不是要否定利用外资的积极意义,恰恰相反,深入反思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利与弊,不仅是对引资工作的一次盘点,而且有利于更有效地、更负责任地引进和利用外资。

  大量土地资源廉价出售是否得不偿失

  为了吸引外资不断进入,不少地方政府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廉价出售或批租给外商,是否过于急功近利?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江苏省政府有关部门曾披露,苏州的工业用地的开发成本平均为每亩20万元,但为了引进外资,却将地价压至每亩15万元。前些年苏北地区协议出让的土地最低每亩几百元,一般也就几千元。在这种恶性竞争的驱使下,周边的吴江、宁波、杭州地区将地价压到每亩5万元的低水平。号称寸土寸金的上海也加入了这种土地杀价竞争。在上海郊区,每亩土地的价格压至5万元~6万元。这就出现了GDP不断增长,但招商用地价格不断下滑的怪现象。在苏州昆山,每亩工业用地的价格从2001年的9.5万元降到2002年的8万元,再降到2003年的6万元。而外资拿到这些不断升值的土地本身就是拿到了“聚宝盆”。

  到8个省区调研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平新乔发现,外商到东部一些省份投资,只需要以当地平均土地价格1/5~1/3的价钱就能拿到土地。同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今年在上海松江地区调研也发现,一个年生产13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台湾厂商,在此地获得1平方公里的土地,当地政府分文未收,还对企业的所得税进行减免。一些中西部地区也大步跟上东部沿海,大片优惠出让土地和引资建设。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王元京指出,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土地低成本扩张的粗放经济增长”,土地要素成本在工业成本领域被低估。专家指出,由于中国的土地属国有性质,不像发达国家大量土地为私人所有,土地利益和价格受到利益主体的保护。而中国的国有土地则是相关部门有时大笔一挥土地就能出让,并不需要经过什么程序来通过民众的同意,领导者不用担决策风险,相反可能得到引资政绩及其他好处。这是各地政府不顾成本大量廉价出让土地吸引外资的一个深层原因。

  不能再忽视环境污染的“外资因素”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一方面,人们看到大量的内资企业在地方政府的纵容下排放污染物,另一方面,一些执行“国际标准”的外资企业也加入到违规排污的大军。

  作为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本应将更好的环境理念带进中国,但可惜,有些外资企业借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引资心切和管理薄弱,大大降低在国际上或本国(本地区)企业奉行的环保标准和治污成本,在大量生产各种产品的同时,却使中国这一“世界加工厂”成为环境污染的牺牲地。

  北方交大教授李孟刚指出,“外资利润流走,留下生态失衡”的现象较为普遍。近年来,发达国家从保护本国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出发,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或跨国公司经营等途径,将造纸、建材、制药、纺织、化工等污染严重的行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不顾一切地吸引外资,降低准入门槛,甚至不惜牺牲当地居民的长远利益,对那些污染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的项目也大开方便之门。项目产生的大部分利润流向发达国家,而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却长久地留在了中国。

  NGO(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一份名单将33家在华知名跨国公司列在了一起——不是荣誉排名,而是环保违规。名单上的企业是从各地方环保局网站搜集的。引人注目的是,名单中的公司包括5家2006年“世界500强”的在华企业。名单中的一些在华跨国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未保证正常运转致废水超标排放”,已成为当地的污染大户。

  导致国家税收流失的“外资超国民待遇”疑虑

  专家指出,我国向外资提供的过于优惠的税收政策,使外企该尽的义务没有承担,也使中国在巨大付出后难以得到应有的收益。外资企业与国有和民营企业税收的差距本质上应视为中国付出的“成本”,因为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条件,外资企业得到了不低于甚至高于国内企业的公共产品,却提供相对较少的税收,其差额就是中国引进外资的成本。

  我国一直实行双轨税制,外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免税、减税、低税率,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相当多的外资企业利用各种手法避税、逃税,使我国在外资企业的大幅盈利中没有分享到该得的税收。有关机构估计,外资企业利用各种手法偷漏的税款金额近来每年至少有1000亿元。

  根据厦门市政府公布的材料,2002年当地国有与民营企业产值合计仅占当地国民总产值的16%,而税收贡献却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6%。这16%的产值支撑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一些专家和国内企业负责人认为,“超国民待遇”容易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使国内企业的成长处境不利。一直以来,国内企业才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提供者,“双转税制”之下受到不平等待遇,在外资的挤压空间中竞争生存。使众多民族企业被挤垮,国家在税源流失的同时,还承担本国产业升级艰难的风险。中国企业不出国门也会面临不公平的“国际竞争”,长此以往,必将严重阻碍内资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难得的市场资源被外资企业大量分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立强认为,企业生存的前提是产品要有销售市场。在资金、技术、原料等诸个发展要素中,市场资源名列榜首。任何一个企业要保证自己不断发展都得不断开拓销售市场;从宏观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要保证社会不断发展都得保护已有的市场规模并采用一切办法,力争不断地扩大市场规模。为此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在抢占世界市场的同时,不顾国际舆论谴责大搞贸易保护来维护本国市场。

  王立强提醒,在开放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最大损失还不是国外的订单,而是自己的市场资源。5%的市场流失对国家发展就构成伤害,超过10%就构成实质性伤害,超过30%就可以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大量市场的失去,将使发展中国家丧失赖以发展本国企业的土壤,失去提升竞争力和利润空间的机会。等到国门洞开、市场大多被外企占领之后人们才知道,自己的市场资源服务于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而本国的可持续发展则受到极大遏制。

  以“市场换技术”难如人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吕刚分析,外资在中国并没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首先,跨国公司大多倾向于只向子公司转让技术,大部分国际技术转让都发生在跨国公司及其在华子公司之间,本地企业从跨国公司获得的技术转让比较有限。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的“独资化”浪潮加剧,这就更不可能引进什么技术了。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李孟刚、李文兴及商务部蒋志敏指出,如果我国在部分出让市场、股权、品牌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获取了外资的技术,那么这种交易还算是公平的。但在实践中,对外资方而言,技术是其在东道国的立身之本,因而,自然会对技术产生强烈的控制意识,并会采取一切手段防止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外溢。

  从总体情况看,跨国公司投入或转让的大多是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所谓“适用技术”,但这些技术,在国际上仅仅是二三流、已经过时的技术,真正的高新技术、上游环节技术、产品开发技术却很少在我国转让或投入。另一方面,国内合资方企业过于依赖跨国公司母公司开发的现成技术,自主开发动力不足,对促进技术进步也未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另外,随着众多国内龙头企业被外资收购和兼并,这些企业原有的科研基础也消失。科技研发的平台都不存在了,科技创新无从谈起。

  国内产业和品牌被外资控制的隐忧

  陕西财经学院教授高拴平指出,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原有的一些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纷纷被淘汰,而由外商的品牌取而代之。许多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外商的市场占有率很高,如传真机和摄像机,外商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8%和99%,移动电话机占到80%,大中小型计算机占到75%,微型计算机占到60%,电子元件占到60%,轿车占到70%,数字程控交换机占50%。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玻璃行业、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20%的医药企业在外资手中。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品牌受到跨国公司品牌的打压。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些民族品牌选择接受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分工安排,放弃自主品牌,专为跨国公司做贴牌加工,或者长期作为地域性的小品牌存在,寻找和填补市场缝隙;一些具备成长潜力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品牌,又往往容易成为跨国公司兼并或收购的目标。

  近些年跨国公司通过合资、兼并或收购,蚕食了我国众多知名品牌,比如曾经活跃一时的国内知名洗涤用品美加净、活力28、白猫、熊猫、天津加酶等品牌,如今大多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奥妙、碧浪、飘柔等国外品牌。而常识告诉我们,市场和品牌代表着利润。有关专家质疑,在奉送给外资种种优惠和超国民待遇时,我们自己市场和品牌的丢失,将使我国损失巨大的利益和发展前景,损害了我国的产业安全。

  缓和还是加剧了我国就业难题

  有关专家认为,表面上看外资企业为我国劳动就业创造了一些机会,但随着这些年外资企业在产业、市场上的扩张不断加剧,兼并、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给予外资的种种超国民待遇,进一步助长了外资的扩张能力。由此国内众多企业被挤压倒闭或被收购,造成的下岗和失业人数远远大于在外资企业就业的人数。

  陕西财经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高拴平指出,对外开放中的强对外依赖性,进一步加剧我国业已存在的劳动力失业问题。由于不适度的进口替代和外国资本的大举进入,我国国内一些完整的产业链条被打断,国内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另外,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的企业,其资本密集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对劳动力的吸收有限。上述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使我国在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对劳动力的使用数量和使用率降低,进一步加大了我国业已存在的失业问题。失业问题的加重会加大国民经济的波动以及社会的不稳定,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制造”出很多障碍。

  关注我国“有出口而无产业”现象

  相关专家指出,需要高度关注我国存在的“有出口而无产业”的现象。在外资产品大量占领市场和大多数行业被外资所控制的格局下,我国产业发展和升级遇到障碍,出口总数额虽多,但属于高附加值的民族产业却属凤毛麟角。在机电产品出口、高新技术出口中,外资企业占68.9%及77%。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产业进步也是不真实的,总体看出口量大、出口产品多,但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多是外资企业或外资控股企业的,由此创造的贸易利润也大多是外方的。在光鲜的出口数字下并没有形成我国的产业支撑,民族产业进步有限。

  不少专家指出,应综合衡量和动态评价引进外资的整体效益,看一看在付出了土地、资源、环境、人力、市场、品牌、税收等大量成本和代价之后,我们得到了什么,是付出的代价多还是最终收益多。只有弄清了这些,才可能采取更好的应对和发展之策。绝对不能再不计成本地引进外资。引进外资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目的应是能否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内企业和民族产业是否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后者才是一个国家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环球视野》摘自2006年第51期《瞭望新闻周刊》)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丛亚平
丛亚平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1
1
1
2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