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军:中国航空母舰怎么建比建不建重要
作者:
宋晓军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191
中国航空母舰怎么建比建不建重要
2007年07月05日
周三在凤凰卫视谈了几分钟关于“瓦良格”号航母在2010年可能服役的消息。我记得一年多前,《舰船知识》杂志曾经访问过在俄罗斯亲历考察航母生产线的王存琳先生。他当时对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1993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司令格鲁莫夫在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造完的可能性问题。“瓦良格”号已建造了67.3%,还剩下32.7%。他们讨论了向俄罗斯移交航母的条件。这条航母,本来是苏联政府拨款建造的,乌克兰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价,即以一条完整的军舰出售,而不是俄方认为的未付的32.7%,才能把舰拿走。厂长马卡罗夫则说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问道:“为了将舰完成,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罗夫回答:“苏联、党中央、围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9个国防工业的部。”马卡罗夫说,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所有在场的人终于明白了,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再要将“瓦良格”号建成是不可能的。1995年,乌克兰总统决定将“瓦良格”号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
我在凤凰的节目中,基本表达了我的观点。我认为“瓦良格”号最有可能成为试验舰。我本人在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上当过雷达兵(105舰),当时在计划建造这型舰时,确定了舰上的装备全是国产的,所以这艘舰自然也就成了试验舰,我也有幸参加了多次装备的改进与调试。当时确实有很多东西是摸索着干,条件也很艰苦,但舰上的官兵与科研人员每一次海试都十分认真记录数据和探讨改进方案,因为毕竟当时我们干的是国产的装备,当时还是很自豪的。我还记得我与雷达班长用平板车去很远的舰队装备仓库去取行波管的情形,因为那时国产的雷达高频放大用的行波管并不稳定,要经常更换测试向科研人员提供数据。
1978年我们舰长、也是国产导弹驱逐舰的第一任舰长去大连接新舰(108舰),我也随他去了大连。由于我家在北京,可以买到《晶体管电路原理》、《脉冲技术》等书,再加上我入伍上舰前曾在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学习过9个月的导弹攻击雷达,而且我有实际操作经验,于是舰长让我担任新舰的对海雷达班长给新兵讲课。当年9月,我就考去了大连读书。
4年后的1982年我再回到部队时发现,舰艇装备的技术升级的十分有限,后来又听说英国要帮助我们改进驱逐舰技术,而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第6、7个五年计划),很多配套厂家主要精力也开始放在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上了(关于这点可以看我不久前写的谁还记得80年代中国军工的那些产品?)。
这样,本来应该伴随着国产装备研发、列装成长起来的一代科研团队和军官团队随之变得稀松了。至于那一轮的国产装备,后来有些装备的备件都难以寻找了。现在想想,这也是国家经济体制转轨与宏观调控的必经阶段,现在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多的抱怨,但是毕竟留下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因欧洲对华军售的禁令和大部分机电加工业转产,有的甚至另部件都不生产为了短期利润只进行组装(加工量少浅、产业链短),中国新一轮的军事装备建设再也不可能完全靠曾经高比重投资建立(前四个五年计划)起来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机电工业体系了。最终也只能转向俄罗斯了。“瓦良格”号的改装,也是中国军事装备工业这几十年变迁的必然逻辑结果。
因此,我认为中国建不建航母远没有怎么建航母重要。换句话说,就是怎么建航母与中国下一轮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机电工业体系的完整确立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个人希望是走国产化道路,毕竟我们上一轮引进的俄罗斯技术,有很多装备已经在进行吸收、消化、成熟、仿制、独立研制了,如果我们不利用航母建设这样一个大工程牵引众多的配套厂家、加工企业最大限度地走国产化道路(西方的技术封锁在客观上也提供了条件),我们建立独立的国产装备升级和使用的科研团队及军官团队的进程还会拉长,我们那些走惯了“短平快”进口组装的配套厂家还可能还会把大头利润交给17万家控制着全球80%高技术和工艺的跨国公司,而这些利润中有多少本应该是我们今天要治理环境恶化必须要支付的成本呢?
中国核能行业理事长张祝华先生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中国引进美国AP1000压水堆核电站与中国自主研发第三代核电站时深有感触地说:实践证明,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自主研发的强度和比重决定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掌握的程度,也关系到产业的长期发展和健康发展。我认为,作为伴随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核弹、核潜艇和秦山核电站成长起来的科学家的这句话,含义十分深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