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袁隆平
捍卫袁隆平
在乌有之乡看到一些文章,对袁隆平先生所提出的“大跃进饿死了几千万人”的言论表示不满,甚至有人把诸如“胡说八道”、“弥天大谎”、“不是好东西”、“人品低下”之类的极端人身攻击词语,都用到了袁隆平先生的头上,我看了以后非常愤慨。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聆听过袁隆平先生教诲的晚辈和学生,我要站出来为袁老师说几句公道话。
一、说大跃进饿死了多少人无损袁隆平的形象
袁隆平先生说大跃进“饿死了人”,其本意是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忧虑,这个出发点是无可厚非的。至于说究竟饿死了多少人,数字本身的权威性无关重要。他说饿死一个人,或者是说饿死了一亿人,或者是中国的人全部都饿死了,都只是想借此说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既然数字的出入不能损害“粮食安全”这个主题结论的成立,那么对袁先生所提出的数字表示异议,或者是提供补充,都只能使袁先生的结论更完美,丝毫无损袁先生的形象。
所以那些说袁先生“人品低下”的人,最好首先向大家证明一下,自己的人品是高尚的。因为你说袁先生“人品低下”,这在旁观者看来,只能说明你的人品与袁先生不同,你们之中必定有一个低下。但到底是谁低下?每个人的看法未必相同。至少我认为,低下的不是袁先生。
当然,这些人拿袁隆平先生提出的这个数字大做文章,是为了主张“大跃进没有错误”,饿死人的不是大跃进,而是浮夸风。这么主张是可以的,不管这个主张是否正确,也不管“大跃进”对还是错,反思历史,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未来。但借这个东西搞人身攻击,没有必要。要表达对“大跃进”不同见解,尽可以用事实说话,何必依靠诋毁袁隆平来实现?
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应该为了国家。你死我活争个高低,发展到水火不容、搞人身攻击这一步,就过头了。我曾经严厉批评过周小川的货币政策,有人就善意地忠告我,小心他们对你动手。我置之一笑,说没到那个份上。我能公开批评周小川说明我信任他,他怎么能对一个信任他的人动手呢?真要这样那也是成全了我。但我想不会。我对共产党绝对忠诚,死而无憾。
二、袁隆平是绿色革命的符号
再说到袁隆平,乌有之乡有很多跟帖,说杂交水稻不是袁隆平一个人的功劳,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对袁隆平独占杂交水稻的荣誉感到不平。
不错,杂交水稻是团队合作的结果,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对野生稻雄性不育株的发现,功不可抹。但这并不能盖过袁隆平为培育杂交水稻而作出的长期的、系统的贡献,也丝毫不能动摇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主导地位。好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奋斗而创立的,但周总理、刘少奇并不能取代毛主席的地位。
杂交水稻对于绿色革命具有显著的、关键性的意义,在杂交水稻问世之前,水稻的单产只有300公斤左右,杂交水稻推广之后,单产显著提高800公斤以上。我作为这个转折时代的亲历者,对此有深刻的印象。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1977年前后),家里餐餐吃的都是红薯米,或者是红薯伴饭,从来就没有吃过不伴红薯的白米饭。红薯米特别难吃,但我妈妈总是鼓励我,说吃红薯米可以长得高,像某某哥哥那么高,我也只好使劲地吃,那个样子我现在还记得。但不久之后,包产到户,杂交稻普遍推广,我就再也没有吃过红薯米了。1979年包产到户,我上了初中,大家都吃上了大米饭。每年搞双枪的时候,田地间父辈们谈论杂交水稻的那个表情,那种喜悦的音调,我现在还记得。我也跟着父辈们一起算计过自己一年的口粮,每一年都是绰绰有余。有了粮食,养猪也发展了起来,我读高中的时候,基本上每天能吃一餐肉。1985年我考上湖南农大,就餐餐都有肉吃了。大学四年,我都与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中心比邻,对袁隆平先生的崇敬,也从父辈们的口里,转入到了我真实的生活。
毫无疑问,杂交水稻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并且实实在在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如果没有袁先生的贡献,人类的今天不会是这个样子。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又有多少余粮去喂猪?又怎么可能餐餐吃肉?那些连肚子吃不饱的人,又怎么可能还有闲情逸致去上网,甚至对袁先生说三道四?
杂交水稻问世以后,得到迅速的推广,受益的不仅是中国,也包括美国,间接受益则惠及了全世界的每一个人。但美国人对杂交水稻这个技术是没有付钱的。袁先生以其宽宏济世的胸怀,没有去计较。但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所在国家的公民,应该懂得这个荣誉,珍惜这个荣誉。
美国人有一本环保著作《在环境中生存》,在记录绿色革命的时候,刻意忽略了袁先生的贡献,把绿色革命的起源算到了化肥、农药的身上,这是大谬。化肥农药在十九世纪就得到了推广,但世界粮食的显著增产,却是在杂交水稻问世以后。化肥农药是外因,并不能在基因层面显著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绿色革命的功劳怎么可能算到化肥农药的身上?毫无疑问,绿色革命的象征符号,只能是杂交水稻,而这个符号的代表人物,无疑就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三、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可以流传一千年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有两个人的名字可以在一千年以后依然流传。第一是毛泽东,第二就是袁隆平。
毛泽东创立了一个国家,缔造了这个国家的秩序,所有在这个国家出生的公民,都应该记住他的名字。没有毛泽东,国家的继续存在就成了一个未知数,每一个公民如何生存或者是能否生存,也就成了一个未知数。不管是大日本帝国建立的“东亚共荣圈”,还是蒋介石先生的“中华民国”,都不会是现有的秩序,没有现有的秩序,那现在生活的子民未必都能有存活到今天的机会。所以每一个现在活着的中国人,都要感谢毛泽东。是因为有了毛泽东才有了这个国家,是因为有了这个国家,才有了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血脉。没有毛主席,其他人也会建立国家,但那个国家就不是现在的血脉。就好像没有我老爸,其他人也会生孩子,但那个孩子绝对不是我。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毛泽东缔造了这个国家,他的名字会随着国民的生息而流传。而袁隆平,是因为他对于杂交水稻的发现,给了我们粮食,给我们的生命注入了基本的动力,所以我们也要记住他。袁隆平和毛泽东一样,给予我们的都是与生命、与血脉同等重要的东西!
以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毛泽东和袁隆平的名字,流传一千年,没有问题。蔡伦的名字流传了两千年,毕升的名字流传了一千年,杂交水稻这个贡献的性质,是可以和造纸术、印刷术相提并论的,因为它们都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从蔡伦的年代再往前追溯两千年,那就是大禹治水的年代,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和生命同样重要的东西,所以大禹的名字流传了下来。再往前,已经没有文字可以考证,只能靠人们一代代口口相传的历史,还剩下什么?黄帝、蚩尤,还有就是神农氏、燧人氏。神农氏,种粮食的,给了人类生命的动力,传承了下来;燧人氏,用燧石取火,给人类提供了生活的动力,也传承了下来。
四、从瓦特到袁隆平:中国崛起的坐标
乾隆时期,中国的GDP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乾隆四十年的时候,瓦特的蒸汽机才基本完善并大规模推广。乾隆死后又是四十多年,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力量对比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侵略者依仗着矿物能源的巨大力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迅速沦为了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英国出现过几个伟大的思想家,斯密、李嘉图、凯恩斯,三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都出在英国,这和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相称的。但英国人发现了矿物能源并推动了工业革命,但却并没有认识到工业革命的本质,更没有认识到工业革命和矿物能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业文明的局限。毕竟变化太快了,沉睡在地下亿万年的矿物能源一瞬间释放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措手不及,忙于征服与扩张,来不及思考。
第一个发现局限的人,是法国的卡诺。可怜的卡诺,37岁就得鼠疫去世了,从发病到离世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一切都措手不及。他苦心思考写出的手稿,被按照传染病的法律付之一炬,只有一张手稿被他的哥哥抢救出来,在卡诺死去十五年后,这张手稿传到了克拉伯龙的手中,被整理出来“克拉伯龙方程”,然后开尔文和克劳修斯,才在这个基础之上表达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现,破灭了“第二种永动机”的神话,就是能量虽然守恒,但是在不断散开,由可以作功的集中形式转变为不可作功的散开形式。所以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永动却不可能。
这就注定了工业文明的局限,工业文明必须以矿物能源为推动力。而矿物能源又是有限的。一旦矿物能源枯竭,工业文明将无法继续。
李嘉图作为英国这一时期的智力核心,他来不及看到和思考卡诺的结论。于是英国人把目标盯住了黄金,而忽略了对矿物能源的控制。这为英国日后的没落埋下了祸根。
又是一百年过去,人类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工业文明的局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去哪里寻找新能源来延续人类高速发展的梦想?核能、可再生能源,都无法支撑现有的工业文明成果。工业文明的没落,已经日暮西山,无可挽回。
人类唯一的活路,是太阳能。而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最高的就是绿色植物。因为光合作用是在常温下发生的,温差最大,卡诺热机的效率最高。
可以肯定,当矿物能源面临枯竭的时候,唯一能使人类免于大规模劫难的(准确说应该是缓解劫难的),只能是可再生的太阳能,而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只能是绿色革命。
而绿色革命的代表符号,就是袁隆平。
如果说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了工业革命,瓦特成了工业革命的象征符号。那么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动了绿色革命,在矿物能源被人类所消耗之后,为工业文明收尸,让人类免于毁灭的象征符号,就是袁隆平。
我正在撰写的《时间的方向》一书的结束语,就是“从瓦特到袁隆平”。袁隆平是一个坐标,是一个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过渡的坐标,也是东方农业文明重新崛起,西方工业文明走向衰落的坐标。
五、设立袁隆平奖取代诺贝尔奖
世界上有三种权力,一种是行政的权力,一种是道义的权力,还有一种是知识的权力。培根说“Knowledge is Power”,“Power”在这里的准确含义,应该翻译成“权力”。
知识是一种最高的权力,它比道义的权力、行政的权力都更强大。美国领导世界,不是靠核武器,那玩意不能派上用场。美国领导世界,主要靠的是价值观,靠的是对知识的权力、对话语权的垄断。美国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处处占着先机,牵着中国人的鼻子走,让中国遭受惨重损失,靠的就是舆论媒体的忽悠,和对中国国家战略的误导。
中国如果要想真正崛起,必须占据“知识的权力”这个权力的制高点。而事实上,中国有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医理论、天人合一、儒家思想、孙子兵法,这些伟大的中国智慧,也一直占据着人类智慧的制高点,全世界一直没有人能够超越。我们需要做的,是弘扬、普及这些伟大的中国智慧,这样才能为迎接中国世纪的到来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既然西方的工业文明将无可挽回的没落,东方的农业文明将重新主宰世界,那么重建东方文明的文化认同和知识权威,就是要害中的要害。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应该有力量站出来设立“袁隆平奖”,叫板甚至取代“诺贝尔奖”, 打破西方对于“知识权力”的垄断,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
“诺贝尔奖”的奖金不成问题,一年200万美金,一万个不才200亿吗?那根本就不是钱。我们的中投公司注册资本2000亿美元,可以奖励10万个诺贝尔奖!可以承担让整个诺贝尔奖的生命周期重演几百遍的费用!所以诺贝尔奖不是钱,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人们对知识、对价值观念的认同。中国应该、而且有资格,打破西方人长期垄断“诺贝尔奖”这个符号的局面,因为我们出了一个袁隆平!袁隆平所发明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比诺贝尔所发明的炸药对人类的贡献,要大得多!用袁隆平奖取代诺贝尔奖,为什么不可以呢?
中国有一千多亿吨煤炭,这是探明的可开采储量。地质储量可能达到5千亿吨。守住了这个资源,我们的机器就能运转,国防就能巩固,经济就能持续发展。我们还有世界储量最大的水利资源,这是永远可以持续的,只要喜马拉雅山不到,子孙万代永远也用不完。所以中国有充足的时间促成自己的战略转型。中国唯一不需要做的,就是迷信西方。
六、跳出对西方的迷信才能避免人类毁灭
冲破对西方的迷信,冲破对西方人建立的工业文明的迷信,重新确立由东方文明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这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人类是渺小的,但因为人类对矿物能源的利用,使得工业文明在短短两百年多之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卫星飞上了天,飞船离开了太阳系,所以人类的野心无限膨胀,沉浸的“万物之灵”的自大中不能自拔。而对于即将到来的矿物能源枯竭的巨大危机,却视而不见!
如果人类不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继续挥霍下去,世界会多么危险?为了争夺矿物能源,我们可以忍受战争吗?可以忍受地球的毁灭吗?如果不想核大战,那目前人类所走的道路就错了。人类应该反省,应该悬崖勒马,珍惜利用矿物能源,节制需求,减少浪费,回归自然,才能避免灭顶之灾。
在整个人类都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观所绑架,走上一条争夺矿物能源的不归之路时,中国不应该做一个附和者。否则,中国就有可能成为西方工业文明的陪葬品。现在中国从西方工业化的这条大船上跳下来,驾一个小舢板,还是可以逃生的。但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非凡的战略判断力。
感谢袁隆平,袁隆平是上帝赐给全人类的巨大财富,是上帝为了让人类免于彻底毁灭而赐给我们的逃生机会。但我们应该珍惜袁隆平,袁隆平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也是经不起挥霍的。在杂交水稻的潜力用尽之前,人类如果还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那上帝也拯救不了人类了。或者说,人类要毁灭,那是上帝的意志。
愿上帝保佑中国,保佑地球上所有的苍生,阿们!
http://blog.sina.com.cn/wufeiyxq
http://blog.people.com.cn/blog/s/286441
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E%E2%BB%D4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