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黄晓明及太平轮的影射
太平轮并不是国民党大溃败之际最为悲惨的海难,在1948年12月3日,载客达4000人以上的江亚轮突遭国民党军机坠弹误炸,罹难者多达3000人以上。
许多观众认为,黄晓明在《太平轮(上)》里饰演的那位国民党瘸腿将军雷义方(雷疯子)的原型是张灵甫,因为他们都是瘸子,都在抗战时立过功,又都在解放战争时期跟共产党军队作战而死,等等。
但据《太平轮(上)》的剧情交待,雷义方在爱上并迎娶周蕴芬(宋慧乔饰)之前,看上去并没负上杀妻的罪名,否则以周家这样的政治名门,如何会把女儿嫁他?这与张灵甫本人大相径庭(张的第二任妻子王玉龄出身湖南没落富贾,父亲在她5岁时去世),同时,正在公映中的另一部电影《黄克功案件》里说,国民党军官张灵甫曾因枪杀了自己的妻子,而被捕入狱,后得老蒋运作,才免过死罪,这可能也是他会为了蒋校长打仗不要命的原因,亦造成在解放战争时,他只能认不清形势,固执充当反共急先锋,最后被陈粟的部队击毙于孟良崮。
而且,即使是历史记载里的张灵甫,也并没有如电影里表现的雷义方那样爱兵如子,且骨子里还对老蒋发动的内战是反对的,当雷义方把妻子周蕴芬安排坐船去台湾安家之时,他对这场战争已经绝望,这与国民党嘴里和共产党嘴里的张灵甫都相去甚远。
所以,说吴宇森用雷义方影射张灵甫还是牵强,雷义方的出现,我觉得更是影射一种逆天的悲情,他更让我想起《隋唐演义》里的单雄信,天下英雄归唐,独他因与唐王李渊有杀兄之仇,而必须死在唐军的刑场;《太平轮(上)》中描述,淮海战役(徐蚌会战)的最后时刻,眼见大势已去,雷义方带伤进入自己的指挥部,去寻找自己与爱妻的结婚合影――试想,这样的深情张灵甫如何做得到?
这时共军阵地万炮齐发,指挥部一片火海。
其实,在抗战中立功,而又在不久之后的解放战争中被曾经的友军共产党军队打死的何止张灵甫、雷义方?正如,在抗战中同样立下战功,而在不久之后的解放战争中战死的共产党将军亦不在少数,比如共产党炮兵部队第一任司令朱瑞。
《太平轮(上)》用大半篇幅描述了国共之间的最后一场决战--淮海战役,但又因电影没有在交战双方上平均笔墨而突出表现了国民党将军雷义方,使这部战争电影稍显缺少思辨历史的精彩,其实,可以理解的是,《太平轮》本就是上下两部,整体上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现在只拿出前半部来,吸引观众以看战争电影的心态进入和走出故事,自然会有相当的失落感,但其实,从整个故事而言,雷义方参战的淮海战役,与之后的太平轮沉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这部电影的故事主轴线,在这条故事的主轴线上,国共战争当然只是之后沉船事件悲天悯人大情怀的一种铺垫和陪衬。
然而,单纯从形象和表演上说,黄晓明饰演的这位未世英雄雷义方仍然会给观众一个巨大的惊喜,笔挺的戎装,霸气的言语,狂放的性格,深沉的情感,前文说过,他的死令我想起隋唐英雄里的单雄信,还有,许多人可能会因他而想到德国元帅隆美尔。
鲁迅说,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撕碎给人看。
有没有人还记得当年谢晋曾导演过的一部电影《最后的贵族》?1948年潘虹饰演的民国贵小姐李彤和好友黄慧芬、雷芷苓、张嘉行一起赴美留学,过着美好的留学生活,1949年新年联欢会上,4位中国美女为同学们演唱中国歌曲,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突然,李彤收到电服,她的国民政府要员的父母在转赴台湾的中途遭遇海难;带走李彤父母的那场海难,其实也正是太平轮事件,这巨大的打击给她心灵留下无法弥合的创伤,电影中表,李彤最后也自沉于欧洲的大海里,因为一个白俄老琴师告诉她,世界上的水域都是相通的。
《太平轮》的故事,源起于太平轮沉没事件,1949年元月28日凌晨,一艘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名为“太平号”的客货轮,满载近千名逃难者和2000多吨物品,从上海港出发,在舟山群岛海域与面粉大王荣氏家族荣鸿元的货船“建元号”相撞,两船先后沉没,太平轮上近千名船客、船员仅36人被救起,其余全部罹难。
但是,太平轮并不是国民党大溃败之际最为悲惨的海难,在1948年12月3日,担负沪甬线航行任务的江亚轮,自上海十六铺码头起航,驱向浙江宁波港,出口报告单所填船上有乘客2607人,实际载客达4000人以上,当江亚轮航行到吴淞口外横沙西南白龙港海面水道时,突遭国民党军机坠弹误炸,失事后有900余人得以生还,罹难者多达3000人以上,死亡人数远超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海难。
1956年,上海市历时160余天打捞江亚轮, 1959年2月4日,修复一新的江亚轮重新出现在十六铺码头,重新为新中国的航运事业服务,1966年11月,江亚轮改名为“东方红8号”。
任何一次改天换地,任你是强悍的将军,还是轰鸣的巨轮,往往都不过是那乱世一瞬的牺牲粒子,而已。
如果,我是说如果,把《太平轮(上)》淮海战役中战死的雷义方比喻为永远沉没的太平轮,那么,把在战争中战败,又在新中国获得新生的傅作义等,比喻为江亚轮,不知道是不是恰当。
电影是片断的,短暂的。
历史是永恒的,连续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