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元:还原历史真相 缅怀抗日英雄——读董连辉的长篇小说《铁腿神枪》

作者:杨立元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8-08-27 2125

还原历史真相  缅怀抗日英雄

——读董连辉的长篇小说《铁腿神枪》

杨立元

杨立元:还原历史真相  缅怀抗日英雄——读董连辉的长篇小说《铁腿神枪》

作家董连辉近年来矢志不移地从尘封历史中寻觅沉寂沉多年的英雄事迹,为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抵抗外辱、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书写他们保家卫国的热血诗篇,以艺术的真实还原他们浴血长城、荡气回肠震山河的伟大壮举”。他矢志不移的写作精神感人至深。他先是写出了《长城证明》,现在又创作了《铁腿神枪》。这两部书虽写的是冀东抗战英烈的事迹,但它们不仅仅是在诉说和还原历史,也承载着对烈士们一种敬仰和缅怀,同时也是对近年来淡化甚至忘记抗日英烈倾向的一种反拨和批判。这种对历史的深刻追问和反思,不是从单一道德纬度来实现的,而是从历史和道德双重层面相融合的角度来完成的,从而达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和历史深度。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的民族则更可悲。”作者看到社会上一些淡化甚至丑化英雄,戏说甚至篡改历史的倾向而心痛不已。他“心存感恩、珍惜英雄”,决心“守候无名烈士,让尘封的勋章重现,让埋没的英雄家喻户晓”。为此,他到处奔波走访证人、孜孜不倦查找资料、数次拜谒烈士陵园、竭力探求历史真相,让那些渐行渐远悲壮雄浑烈士的身影重现在人们面前,让历史证明,为英雄诉说,给精神疲软甚至低迷的人们以警醒,以期望重振民族雄风。在这部书中,包含“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恩格斯语)。作者塑造欧阳波平等英雄形象的目的,就是向人们表现这些抗日英雄是如何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叫作抗日精神),以激励我们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铁腿神枪》不是虚构历史、虚化英雄,而是以欧阳波平真实事迹而写成的,没有任何的虚构和臆造。可以说,《铁腿神枪》既是对英雄历史的真实再现、诗意展现,也是对英雄历史的深切缅怀、深情叙说。它既不是虚构历史的新历史主义创作,也不是玩历史、游戏历史的粗鄙化戏说历史,而是一种恪守历史真实、还原历史本真的写作。作者凭借对历史材料的充分占有和深入开掘,对战争经验的深刻洞悉和把握,用英雄话语写就了这部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牺牲精神,礼赞高尚的人生信念和崇高革命理想的英雄传奇。同时作者在真实地再现历史情境同时,还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思考,这不仅让人沉浸在那场撼人心魄的革命战争的宏大叙事中,还能引发人们对那场战役的思考以及对今天得来不易幸福生活的珍惜。

作者是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塑造抗日英雄欧阳波平的:“他是一位传奇英雄,浴血淞沪、跃马黄河,从国军到红军、八路军,抗倭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挺进冀东后,他纵横长城内外,驰骋滦水之滨,神枪令鬼子闻风丧胆。”作品用历时性结构描述了欧阳波平的传奇一生,从他“铁脚万里踏幽燕”“青纱帐里逞英豪”到“智勇双全扭危局”“浴血长城战迁安”,再到“驱倭荡寇滦水边”“雪山禁区破极限”,直至最后“血刃仇敌干河草”“英雄喋血彭家洼”,表现了他智勇双全、神枪无敌的民族英雄的凛然正气、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民族血性,以及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就这样,一个英勇无畏、神枪无敌的英雄活脱脱地出现我们的眼前,令我们钦佩不已、赞叹不绝。

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可视为欧阳波平的外在表现。“铁腿神枪”有如《水浒》中108将的绰号。欧阳波平历经战火磨砺而百炼成钢,从一个老红军战士成长为冀东抗日的主力团的参谋长。他铁脚神腿,爬雪山、走草地,蹚泥水,为抗日踏遍大半个中国;他枪法如神,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善于搏击,功夫神技压群雄,在比赛中曾击倒12组对手,令战友心服口服。他初到冀东之时,先是技惊战友,后来神射敌酋,令日寇溃逃,取得了白草洼战斗的胜利。他后来又在干草河战斗中,击毙制造潘家峪血案的罪魁祸首佐佐木,为潘家峪人民报仇雪恨,以致提起他的名字而令敌人闻风丧胆。这部小说高度弘扬了欧阳波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正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强大的灭绝人性的敌人面前,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斗争中,他的精神被彰显、被扩张,表现出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崇高之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鼓舞。

视战友为兄弟、视人民群众为父母的人文情怀可视为欧阳波平的内在显现。在战斗中,他与李方州在抗日中结下了生死之情,成为结拜兄弟。他们共同驱倭荡寇在滦河两岸,相互救援、共同战斗。他先是枪击山本救了李方州,后来李方州带领区基干队救了他,为他治伤疗救,并掩护他突出重围重回部队。他视李方州的家人为自己的亲人,对李方州的牺牲他悲痛欲绝,他发誓要替李方州尽孝。不仅如此,他与人民群众也有着深厚的鱼水之情。如他亲自给潘家峪的潘大娘洗脚,潘大娘给他缝补衣服;他谢绝了潘家峪美丽的姑娘潘凤的求爱之情,以及漂亮的小芳姑娘的追求之意,因为战争是不予许他谈情说爱的,但他把这些深情厚谊铭刻在心,决心多打胜仗来报答乡亲们对他的深情厚意。作品正是在这美好的人性中显现出了欧阳波平强烈的人文情怀。

这部作品还充溢着崇高的美学力量。它摒弃了时下小说的俗气、媚气的通病,表现出了沉实雄壮、深邃厚重的崇高之美。这首先在于它的悲剧力量。悲剧是崇高美的突出表现,正是在与日寇的殊死搏斗中,人的精神得到提升和扩张,因而显现出一种崇高的悲剧力量。如潘家峪惨案中潘家峪人民与敌人生死拼杀、李方州和欧阳波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牺牲,都给人一种惊心动魄、悲痛不已的悲剧感。其次在于强烈的人性对比。作品充分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道德沦丧、奸淫烧杀,像野兽一样残害屠杀中国人的暴行。如佐佐木惨无人道,丧心病狂,对潘家峪烧杀抢掠,罪恶滔天,1230人惨遭杀害,令人发指、罄竹难书。像潘大娘、潘凤等潘家峪的乡亲们待子弟兵亲如一家,百般照顾,给他们做棉鞋和烙饼,但后来都在潘家峪惨案中被杀害了。正是在这强烈比照中,有力地显示了人性的美与丑。第三崇高的美学力量还在于情节曲折多变,结构大开大合,方法多种多样。这部作品有如民间说书的美感,十分讲究故事性,注重情节奇巧多变。如李方州被山本枪击的危险关头,警卫员挺身而出,以牺牲自己来替李方州挡弹,但却见山本倒地,原来是被欧阳波平发现,一枪击毙敌酋。除此,作品的语言也显现出一种质朴而富有文彩,平实而饱含生动,简约而蕴藏韵味的美质,带着滦河水的甘冽和冀东山乡的清新,书中一些地名、人名,以及环境、风土人情的描写也都是真实的,充满了强烈的地域色彩。这些,都多方面地显现出作品的美学力量。

作者简介:杨立元,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二级),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北省写作协会副会长、河北作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唐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唐山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以来,致力于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出版专著《“三驾马车”论》《新现实主义小说论》等20余部。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文联第一届、第五届文艺评论三等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7
0
1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