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古田军号》对青年人的意义

作者:佚名 来源:电影古田军号 2019-12-03 842

为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5周年。

 以史为鉴——《古田军号》对青年人的意义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关于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工作方案》通知相关精神,按照省委领导关于“做好电影《古田军号》再组织、再发动、再吹响”的指示,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福建电影制片厂与拟联合福建师范大学等在榕高校,于12月上、中旬开展看《古田军号》上好一堂思政课、“千言万语”一句话影评活动,并带动全省大中专院校学生共同参与。

通过主题观影活动,挖掘和突出影片的现实意义和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掀起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热潮,真正做到心中有信仰,奋斗有力量。

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从今天回身凝望历史,中国革命走到古田,恰好,是一次肃穆而坚定的大学毕业典礼。

在此之前革命是孱弱而稚嫩的,为了支持正义,为了打倒军阀,为了让人民安居乐业,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革命站在了一起。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热血在青年的胸膛中燃烧着。

这是诗与歌的岁月,是理想主义之花绚烂开放的革命之春。

以史为鉴——《古田军号》对青年人的意义

然而412反革命政变粉碎了一切,那个高举着继承总理遗志的蒋介石,将手里的枪对准了曾经并肩作战的共产党员。

血雨腥风中,一个真正的勇士不会被压垮。枪林挡雨中,一个真正伟大的党不会被打败!

当老一辈领导者陈独秀们无法意识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无法看到这是一场光明与黑暗生死存亡的较量,他们一手引来的天火也到了传递给青年人的时刻了。

在动荡岁月中应运而起的,是毛泽东,是朱德,是周恩来,是陈毅,是千千万万个将青春献给革命的年轻人。从秋收起义的星火燎原,到南昌破晓的那一声呐喊。从井冈山的朱毛会师紧握的双手;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从古田再跋涉的脚步。青年人甘当柴火,用生命燃烧历史的天空。

《古田军号》——重温历史的影像

历史也从来不掩饰对青年人的喜爱,年轻的毛泽东从山间走下,他步履匆匆,心头却压着千斤重担,他眉头紧锁,革命斗争其实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关头了,选择什么样的路,往何处而行,是从他、从朱德、从刘安恭到每一个红军士兵,都在苦苦思索的难题。突然,大山中传来阵阵呐喊声,毛泽东快步向前,只见半山腰上一条巨龙蜿蜒而下。那是闽中一代民间享有盛名的乡村游大龙。大龙由无数个精壮的青年汉子手举板凳而成,天地与人,刹那间成滚滚洪流之势!毛泽东不禁动情地说,心齐方可成龙啊!

以史为鉴——《古田军号》对青年人的意义

这精彩的一笔,是陈力导演《古田军号》中为伟人在历史关头做出的一次艺术化的加工,可以说这一笔,将历史不经意间的馈赠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已经无法探究毛泽东在那个艰苦岁月的每一次触动每一次思索,但是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伟大意义,却深藏在伟人的每一个历史足迹中。导演的这一笔,让历史的意义通过影像传递给我们。

电影的开始,在福建土楼中,也是一场盛大的游大龙,叙事者“我”回忆起爷爷同主席的故事,感慨革命的接力在此时传递到“我”这一代青年人手中。导演借青年毛主席的故事借喻革命初心的时代传承不言而喻。

这一场导演有意为之的典礼,更是对古田会议,这一场盛大的革命大学毕业典礼,做了精彩的比喻。

中国革命从此告别稚嫩,走向成熟;告别盲目,走向清醒;告别脆弱,走向坚定!虽然前路依然千山万水,依然有无数困难需要攻克,但因为古田,因为毛泽东,我们大步向前!

不忘初心,担当复兴重任

时至今日,古田会议的意义依然需要时刻铭记,每年中国大学入取的大学生有七百万人。大学不但是年轻人迈向知识殿堂的学府,更是他们人生的中转站,是从象牙塔到社会的一次再出发。

以史为鉴——《古田军号》对青年人的意义

如同中国革命走到古田,从青春期的阵痛与迷惘中,重新认识自己,牢记革命先贤的使命。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不精于钻研,而选择逃课。有人不刻苦读书,让一次次考试沦为临时抱佛脚。还有的年轻人陷入独立危机,突然的自由让他们迷失了方向,挥霍父母的钱财,将青春毫不怜惜地浪费掉。

不忘初心,绝不能只是一句空话,更是一面时刻照在灵魂深处的镜子。革命的痛苦和蜕变,应该成为每一代青年学子融入骨髓的认知,应该时刻拿出这面心灵之镜,以观己身!我想,这不仅仅是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意义了,更是我们对青年一代的警醒与鞭策。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0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