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用满腔热情讲好中国故事——评张慧敏长篇小说《牡丹花正开》

作者:陈先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04-10 2881

陈先义:用满腔热情讲好中国故事——评张慧敏长篇小说《牡丹花正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为此,他还在政治局学习会上就这个话题进一步做了阐述,他说: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论述,为作家艺术家指引了一个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正确方向。相当一个时期,由于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我们有一批作家沉溺在由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因为伤痕文学而引起的历史虚无主义创作。他们的这些作品,除了嘲讽诋毁新中国前三十年,就是污化丑化我们民族的英雄历史,这些作品极大的影响了我们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张扬,培养了一批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的社会公知,矮化了人民大众的审美认知。自从习近平同志就任党的总书记以后,对这个现象予以高度重视,开始矫正文艺的根本方向,提出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要切实讲好中国故事,文艺创作从此开始了正本清源和拨乱反正。在近来读过的长篇小说中,我认为,部队女作家张慧敏创作的长篇小说《牡丹花正开》就是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好作品。这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所创作的一部有灵魂有温度有思想有故事的长篇小说,是一部非常认真地讲述中国故事的好作品。

读《牡丹花正开》这部作品,我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之所以说亲切,是因为作品所描写的地域,所依据的是鲁西南黄河湾根据地的故事,这个地方恰恰也毗邻我的故乡河南兰考。地界搭着地界,村庄连着村庄。所谓“黄河湾根据地”,也同时包括我的家乡。实事求是说,那个黄河湾的“湾”其实并不在山东鲁西南,东南走向的黄河,在兰考这儿拐了一个弯,而后直下向东北入了渤海,这个湾在河南兰考就叫“铜瓦厢”。以此为名,连接山东菏泽及河北的部分地域,在党史军史上统称为冀鲁豫革命根据地。

作为文学体裁的小说,作品把它称为黄河湾根据地,倒是更为准确的地域描述。作为从古至今黄河的最后一道湾,这里历来都不乏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比如,有史可查的元朝的最后灭亡,就最早起于这里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当时修黄河的民工在河底埋了一块刻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石头,以上天的名义,号令起义推翻元朝,这次起义便催成了元朝的最后灭亡。到了大清王朝,为了减少黄河水患,更有多少气壮山河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林则徐奉朝廷之命,曾经在此督修黄河。再后来便是近现代以来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百年历史,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欺压,许多著名的战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牡丹花正开》这部小说,故事从革命战争年代一直写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黄河湾根据地有句民谣曾经唱道:“1943年,鬼子们进了中原”,这个中原,也包括这片土地。在相当长一个阶段,这个地方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欺压蹂躏。所以这里和晋察冀一样,是一片抗日的热土,也是充满抗日战争历史故事的地方。因为作品所描述的故事,大都在幼时留有老一辈口传心授的记忆,因此今天读来就显得格外亲切。

以这片热土,讲述中国故事,就离不开这里的乡土往事,作家非常巧妙地植入了当地特有的“国花”牡丹作为故事载体,叙述了因为这样一个地方风物而产生的一系列英雄故事。“洛阳牡丹甲天下”,那是因为大唐诗人们用诗歌为洛阳做了最早的宣传和铺垫,所以天下人都大多认为牡丹洛阳为天下最优的认知。其实只有当地人才真正明白,属于历史悠久且传承古今并成为一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并且世代造福百姓而闻名天下的,古今牡丹都还要数菏泽曹州。所以又有“洛阳牡丹甲天下,曹州牡丹胜洛阳”之说。

作者以地名曹泽讲述故事,其实意指古曹州,即今之曹县。就是用这样一个关于牡丹的故事,作者把民族灵魂和华夏精神贯注其中,由此引发一系列因牡丹而起的可歌可泣的悲壮的英雄故事。比如,作为侵华日军的代表之一冈田宗一酷爱牡丹,这个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他企图把曹泽牡丹最珍贵的品种连同最有经验的当地花农,一并押运到日本,这是公然的文化掠夺。对强盗的这个行径,人民进行了坚决斗争。这个历史真实故事经过作者再加工再创作,便有了因牡丹引发的育花、盗花、护花、催花等等一系列关于“花”的一波三折的故事。因为花,多个武工队战士和乡亲曾经英勇献身;因为花,敌我力量展开了激烈博弈和拼杀;因为花,这个地域便有了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悲壮历史。在这里,花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华夏植物的简单存在,而是在这种雍容华贵的牡丹身上,寄托的一种贫穷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格。那些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珍贵植物品种,巧妙与敌人周旋,最后终让日本人盗花的美梦和阴谋化为泡影的故事,体现的都是人民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中间,多位为护卫牡丹牺牲的英雄,他们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成为作品至为感人的情节。由护花到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便具有了特别的意义。黄河湾它不仅成为一种地域标志,而且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中华民族独有且具有精神象征的植物,直到后来,只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牡丹花才能真正绽放绚丽的风采,人民才真正获得百花似锦的春天。

一种花,实际上在这部作品中,成了讲述中国故事的依托。作为故事背景地的菏泽是一片革命和奋斗的热土,刘邓大军、四野等多个部队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作者将冀鲁豫根据地的革命故事、南下支援大西南、牡丹产业和文化发展等波澜壮阔的情节,非常巧妙地融汇到书中艺术人物上,使他们的精神深深根植于菏泽这块土地上,菏泽这片热土也赋予了这组艺术人物以独特鲜活的艺术生命和个性。因此小说读来有一种浓的化不开的乡土气息。一种文化,都要受到地域水土的滋润。这部小说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作品字里行间,有一种完全属于菏泽(曹泽)的地域语言的表现。一听一读,就完全觉得是非常地道的菏泽俚语俗语,地方乡土气息浓郁。这种对于生活的真实展示和表现,没有长时间的生活体验,是决然写不出来的。

其次,我认为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架构题材的能力。这部作品跨度较大,从抗日战争开始一直写到全国解放后,写到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冀鲁豫平原一直写到南下大西南,写到改革开放。人物从当年一个英武少年一直写到最后成为成熟的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如此较长的时间跨度,作家叙述得不慌不忙且有条不紊。文字删繁就简,当长则长,当短则一句话带过,读起来非常舒适。不像有些人的作品,为了一个人一件事可以拉拉扎扎叙述十几页还没有讲明白。有人说,过于简化少了小说的叙事特色,因而像电视剧本。我却不这么认为,把影视剧的手法套用,用蒙太奇的方法来写小说,在人们都已经在阅读时追求情节化的背景下,是应读者阅读习惯的需要而对传统创作方法的一次大胆改进。我认为这个改进是必要的。我们不能囤于陈规旧习而放弃对读者阅读习惯变化的思考。这部作品在叙述过程中有的事件按照事物的正常发展,有的甚至几天或者几天以后才能出现的变化,作者干脆省略了烦索的过程描写,一笔到位,这样让读者读起来很是舒畅简洁。

第三、关于语言。我认为《牡丹花正开》语言风格很是别致的。作者力避那些繁琐冗长的字句,用十分简洁明快的语言叙述。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如果不是认识读者,你很难断定这是出于一个女作者之手的文字,读之铿锵有力,颇有几分属于男人的那种阳刚之气,甚至富有音乐的美感。不啰嗦不絮叨,力求文字简练干净,读之痛快淋漓。我以为这也是表现作家亲近读者为读者思考的一种表现。比之那些用只有洋人采用的用让人透不过气来的长句子写小说的作家,我更喜欢作家这样一种短平快的语言风格。

第四、作品体现了作者塑造人物的非凡能力,特别是对主人公刘喜宝这个人物的塑造,刘喜宝既是一个一生传奇的人物,又有充满革命色彩的人生经历。由这个人物身上,生动展示了我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从而阐释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群众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引路人。作为这样一个出身富家的子弟,家庭以种养经营牡丹过得还算比较殷实。但是他却走向了革命,由于革命思想的熏染和共产党的培养,使他最终成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和党的政治工作的典型代表。这个人物可谓栩栩如生,非常生动。此外,作品中徐天凯、徐天义这样两个一母同胞兄弟的描写,也很有象征意义。哥哥徐天义在国民党部队当上了师长,弟弟徐天凯在共产党部队当上了指挥员。因政治观念差异走进两个不同阵营。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两个人战场对垒,衬托了在国共合作到最后兄弟交战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很有点历史的象征意义。由小处着眼,象征大的历史演变,这样一种表现,很能对读者有历史的和思想的启迪。书中人物众多,但作者叙述的井井有条,读起来丝毫不感到繁琐冗杂。

第五,关于作品情感线的设置和叙述,我认为这部作品打破了过去俗不可耐的多角、三角恋爱的被认为传统和习惯的写作方式。作者写到了多个感情线,刘喜宝与杨春桃、与柳小红等的纵横交织的恋爱故事,以及徐天凯、王东明等人的爱情描写,看起来纷繁复杂,其实都叙述的条理分明,都合乎生活逻辑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丝毫不显得繁杂琐碎。这样的一些描写成为小说的比较吸引人的看点。爱情线隐于作品之中,不是为了写爱情而写爱情,而是成为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成为故事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部受大众喜爱得优秀作品,我认为《牡丹花正开》值得总结的经验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作家对于生活的把握和再现生活的能力。这一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的挚爱。可以说,没有持久的深入生活,这样富有生活韵味的好作品是很难完成的。其次,我觉得特别值得推崇的是作家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大凡写历史题材的作品,现在很多人已经非常习惯于抄抄资料、翻翻档案,而后根据自己的猜想便开始了所谓创作,因此一些违背历史真实的甚至歪曲历史、恶搞历史的神剧闹剧开始出现。这就是这些年文艺问题的根子所在。还有在思想根源上有立场问题的,那便是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靠文学手法消解我们的历史。这些问题,这些年已经遭到大众的极度不满。如果说《牡丹花正开》值得特别肯定的话,那就是作家坚定的尊重历史的创作态度。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家的不仅是她对于生活的热爱,而且是对于党的热爱,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对于人民的热爱,而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可能写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我们应该为张慧敏庆贺,并祝愿她创作更多的佳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陈先义
陈先义
3
0
6
0
1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