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解体之前的“卫国战争小说”看文学的作用

作者:桃花舍主人 来源:桃花舍翁 2024-04-13 844

从苏联解体之前的“卫国战争小说”看文学的作用

苏联解体之前的四十多年间,以“卫国战争”(即苏联抵抗、反击纳粹“德国”的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直是其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大林死后,从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到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先后出现过两种比较对立的“卫国战争”小说创作潮流,现在来看,其反映出文学(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赫鲁晓夫当政时期,由于几乎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社会思想比较活跃(混乱),表现在“卫国战争”题材的小说创作中,一反之前的“社会主义英雄”主题,呈现出明显的“非英雄化”倾向,主要体现在将贪生怕死、信奉活命哲学的叛徒懦夫,或者精神卑微、为追求异性本能所支配的堕落分子,设定为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甚至是“英雄”人物,用当时苏联陆海军政治部主任叶皮谢夫的话来说,就是大写特写“英雄们在死亡恐惧下东逃西窜”。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战壕真实”创作倾向,其主要的主题是刻画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在战争中的悲惨、苦难。总括而言,“非英雄化”和“战壕真实”之类小说,其主题最终自然而然就走向了“和平主义”与抽象地“反对战争”。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国内政治对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思潮有所反拨,对外改变一味与西方资本主义“和平”、“缓和”的政策,比较有“进攻”性,表现在“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中,就强调要弘扬“对祖国的责任和军事纪律”、要反映“个人和社会、个人和国家利益的完全一致”、要歌颂“军人的豪迈和爱国主义”,因而出现了大量表现“人民英雄主义”的“卫国战争”小说,这些小说的主人公都被塑造得相当英勇顽强、具有高尚情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通过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描写,“使人性在勇敢行为中得到最高体现”,“使人们克服了对生命的怀恋和对死亡的恐惧”,“使爱情升华到更崇高与壮丽的境界”。同时,“卫国战争”小说还表现出鲜明的“对战争事件的全景描写”,典型的如曾在我国翻译出版过的《热雪》、《围困》、《战争》、《最后一个夏天》等,就是这类描写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战役、规模宏大作战行动、笔墨包揽底层直至最高层政治人物的“全景式”长篇小说。这类小说,主要是展现苏联军队“高超的军事艺术”、强大的军事威力、顽强的战斗意志,从而歌颂“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上述可以看到,赫鲁晓夫时期“卫国战争”小说的“非英雄化”倾向,实际上是苏联政治基础开始产生裂隙的反映。勃列日涅夫时代“卫国战争”小说的“人民英雄主义”和“歌颂伟大胜利”潮流,看起来似乎对前者有所反拨,内里却具有着某些“社会帝国主义”的特质,其不仅没有回复建立苏联的“初心”,反而继续侵蚀着苏联的政治基础——这之后不过十几年,苏联就轰然解体了。

苏联 “卫国战争”小说从“非英雄化”到“歌颂英雄主义”的变化,不是文学本体的自然发展,而是政治思维变异的反映——到戈尔巴乔夫时期,随着“改革新思维”的盛行,到苏联解体前夕,文学更进入了虚无苏维埃历史、丑化革命领袖和英雄的疯狂阶段。可见,文学,尤其是被社会势力大量宣传和金钱奖赏的“主流文学”作品,其作用是政治的附庸,为政治推波助澜、牵引人群。文学“主流”的正、邪,被政治的正、邪所决定着。

“改开”以来,我国先后喧嚣一时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意识流文学”,以及陈某实、莫某、阎某科等之类的反动加淫秽“文学”,自然也是某种“政治”的产物。

主要参考资料:《七十年代的苏联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西历1980年9月出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7
0
0
1
1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