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滚烫的文字回馈热爱的土地——解读忽培元乡土情怀及其新作《同舟》

作者:彭琛 忽弋琛 来源:文艺报1949 2024-08-06 632

用滚烫的文字回馈热爱的土地——解读忽培元乡土情怀及其新作《同舟》

《同舟》,忽培元著,作家出版社2024年5月

近日,从延安走出的作家忽培元新作——长篇小说《同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为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重点推进作品,《同舟》是作家对时代的思考和探索。

该书通过对六百年历史古村——同舟村十年巨变的讲述剖析,展示了乡村变迁的曲折过程和广大村民的心路历程。作品刻画了以赵志强为代表的一群年轻人,挖掘历史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借助各方力量,以文化振兴为引领,最终带领全村人走向富裕幸福生活的全过程。

“同舟”即同舟共济。小说中的同舟村就像停泊在黄河岸边的一艘古老渡船,在新时代发展理念东风的引领下,村民们同舟共济,重新扬帆远航。事实上,这一乡村的原型正是作者的故乡,《同舟》也是作家通过书写,与他笔下所刻画的人物们一起,深入激越的生活洪流,同舟共济,共同前进的真实写照。因此,《同舟》不仅精心描绘了一幅真实而火热的新时代乡村美丽画卷,同时也是忽培元用滚烫的文字对自己所热爱的土地的深情回馈。

“我早就想写一本献给家乡的书,但我不想只是写苦难”

用滚烫的文字回馈热爱的土地——解读忽培元乡土情怀及其新作《同舟》

忽培元

忽培元出生于古城延安。上世纪50年代,陕北的经济水平还很落后,物资相对匮乏。三四岁时,在回乡政策的号召下,忽培元随母亲回到物资相对宽裕的关中老家——大荔县安仁镇下鲁坡村生活过一段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老家给年幼的忽培元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天气晴朗时,站在老屋后院那棵枣树下,可以望得见南边的华山和东边的黄河水。在这个黄河畔上的古老村庄,忽培元曾用儿童那充满好奇的目光和心灵,感受故乡新鲜而神秘的一切,也感知传统农民勤劳、质朴的本色……

十多年后,当忽培元跟随母亲哥哥再次回到让他思念的故乡时,看到的却是满目破败和面有饥色的乡亲们,那一刻他流下了伤感而又无助的泪水。那时,农村太穷、农民太苦,农业太落后,但是父老乡亲们的勤劳俭朴、诚实坚定却给了他无尽的力量。在他此后的人生轨迹里,家乡像一块强大的磁铁,吸引着他的思绪与笔墨。

在忽培元的工作经历中,无论是在延安川口村插队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领导岗位分管农业农村工作,还是在国务院开展乡村发展调查……不管身在何处、在何岗位,他始终奔走在乡村、扎根在乡村。他曾说,只要一闭上眼睛,面前就是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风景画。画面上绿野流云或青山碧水,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充满诗情画意人物故事。时有眼泪和叹息,但总能酿出诗意。这便是他记忆里的乡土中国,是他的文化根脉和艺术生命的根。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将对乡土的体验与书写作为心灵的慰藉与感恩,写就了《土炕情话》《青春纪事》《雪祭》《乡村第一书记》等多部乡村叙事系列作品。

“我早就想写一本献给家乡的书,但我不想只是写苦难、忧愁和无奈。”但是,当忽培元每每想要给家乡些许的回报感恩时,却都停了下来。“旧中国农村,是一棵疤痕累累的伤残大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农村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农村方针政策在艰难中探索。”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新发展理念,力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农民脸上的愁苦逐渐化作笑容。忽培元的家乡也形成了以冬枣等为支柱的产业布局,创建了全国农业旅游公园。过去黄河滩不长庄稼的近百万亩盐碱地,改造后成了冬枣、花生、甜瓜和黄花菜及水产基地,乡村旅游也逐渐兴盛起来。鲁坡村农民年收入户均十万元以上。物质的丰盈带来了精神上的富足,农民在农闲时开始写诗、唱戏、闹社火、跳广场舞、开展乡村健身活动。农民喜气洋洋,农村笑声一片。

每每看到此景,忽培元都不禁感慨万千,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农村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记忆中温馨的故乡又清晰起来……在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忽培元见证了村庄的衰败兴盛,身边名不见经传的真实生活者,折射出普通人的命运。每一个小人物背后都是一大群人甚至一个家族的鲜活故事,这让忽培元产生了灵魂的震颤、诗意的冲动和哲学思考。

“窗外是又一个新的黎明”

2022年11月26日早晨,在大荔县城的一间狭小客房里,忽培元写完了长篇小说《同舟》的初稿。“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最后的句号,禁不住长叹一声,眼睛顿时聚满了泪水。我激动地抬起头,窗外是又一个新的黎明。”

“家乡是我文学与情感的根脉所在。”忽培元说,《同舟》在进入创作前经历了大约十年的准备。这期间他每年都要回到家乡,跟踪了解书中典型环境和众多人物的生活原型及其现实处境,这让他的作品有了现实的血脉根基,连通了生命的活水。

用滚烫的文字回馈热爱的土地——解读忽培元乡土情怀及其新作《同舟》

忽培元绘画作品《心中的陕北》

长篇小说《同舟》以忽培元的家乡大荔县鲁坡村为背景,立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真实状况、内心诉求,酣畅淋漓地表达家乡的风物,这是游子献给故乡的敬礼。

书籍出版后,封面采用了陕西关中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社火形象,那是刻在基因里的文化认同。作品的语言方面也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是典型的关中东府方言区语言,经普通话后呈现出来,北方读者看起来很亲切,南方读者读起来也会感到很新鲜,是一种从方言到文学语汇的探索。

《同舟》这部书看起来是书写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实际上它的内涵已经大大突破了这个范畴,所揭示的社会面和对农村辐射作用,远远超越了乡村题材。

众多业内专家对该书给出了极高评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作者以村庄为切口全面展示新时代乡村生态,把控精准,节奏适当,书写有温度有力度,是一部扎实丰富、稳健厚重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在整体表现形态上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仿佛发现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

《民族文学研究》原主编包明德也被《同舟》深深感动,他说:“作品源于生活的故事,源于作者的体验和积累。全篇充满了美感,精神饱满,情感荡漾,叙述流畅,一气呵成,蕴含着对乡村的满满正能量与情感。”作家以自己扎实的乡村日常经验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描摹了有时代特色的人情人性,寄望对美好生活的进步与追求。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贺绍俊说:“作者打磨出文学精品,对乡村振兴题材小说进行了独特性创造。”

的确,阅读《同舟》,读者不仅会感受到热情的生活、饱满的情感,同时,还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如果说忽培元已被改编为电视剧《山乡花开》的长篇小说《乡村第一书记》是乡村脱贫攻坚的样板,那么《同舟》所书写的应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呈现出一个新型乡村的发展样板。这两部书和他之前的“三农”题材长篇作品《雪祭》组成乡村题材三部曲,塑造了不同时期县乡村党员干部形象。

站在新的历史拐点上,乡间落后习俗与各种陈腐残余正被淘汰逐渐消失,而新的、充满活力的观念和思想在孕育并滋生希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理念,冲击和启迪了人们的头脑,乡村基层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精神风貌发生的变化,及其不断吸引来学有专长的适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翻阅《同舟》,读者会感到最为欣喜的是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这是乡村振兴中最活跃的因子、最重要的因素,他们充满活力,为乡村未来发展蓄满后劲儿。

“如果没有现代农业技术、现代文明的渗透、现代理念的介入,不造就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那么乡村的发展势必是一句空谈。”忽培元坦言,“这是我认为《同舟》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对于整个中国发展最重要的一种启示和讲当代中国故事最重要的范例。”

“在延安工作生活的这些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创作”

在忽培元的童年记忆里,他们全家曾跟随身为高级水利工程师的父亲支援陕北水利建设,工地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延安城郊的窝棚、教堂、废弃窑洞……都曾是他们的家。在一次次的举家搬迁中,他经历了从儿童到少年的学习与成长,更面对生活的艰辛与精神的锻炼。

18岁那年,父亲骑着自行车将他送到延安城南的川口村插队。一年后,19岁的忽培元不仅入了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乡亲们实行退耕还林、联产承包责任制,搞起了多种经营,在2000多亩川地中间修了个百头猪场,使得田地成为了高产田,让川口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川口村就像一座熔炉,陶冶了他的身心,铸就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格,使忽培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变得心有定力、脚步坚实。

在延安的土窑洞中忽培元接受了朴素的人生启蒙,从陕北农民身上他学会了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离开延安后,无论身在何方,身居什么岗位,他始终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在他多年的调研工作和文学创作中,他把对延安的热爱用文字回馈给这里的土地和人民。

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描绘黄土高原的壮丽风光,还是刻画陕北人民的坚韧性格,都透露出忽培元对延安的深情厚谊。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从小沐浴着延安精神长大的作家,一直以来,忽培元将宣传和发扬延安精神视为己任,这几乎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每一部的文学作品中。当然,长篇小说《同舟》也不例外。

忽培元坦言在创作《同舟》这部小说时,虽然主要聚焦于陕西大荔县鲁坡村的变迁与发展,但是在延安工作生活的这些年,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创作。其中,他在延安插队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率先抓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队办企业的经历使他深刻理解了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状态及精神世界,为他在《同舟》中塑造人物形象和构建故事情节提供了有力支撑。小说中,虽然故事背景设定在渭北平原,但他通过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向读者展示了华夏儿女在面对困境时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这与延安精神不谋而合,并且是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诠释和发扬。

几年前,忽培元自筹资金,在延安市宝塔区川口镇冯坪村将五口窑洞修葺一新创办了“培元书院”,他将自己各个时期的文学和书画原创作品、我国当代经典作家作品等以及多年收藏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学等领域2000余册书籍捐赠其中。这里不仅可供村民们读书,还是文艺演出基地,也是窑洞体验基地。“窑洞书院”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延安精神的形象化概括,人们来这里思初心、学革命传统、体验艰苦奋斗。

“培元书院”创办以来,忽培元尽管事务繁忙,但经常会回到这里。每一次回来,他都会尽己所能在书院筹办文学交流和文艺下乡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着农村文化“土壤”,可以说“培元书院”倾注了忽培元几十年的创作成就和对延安的无限挂念。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生命的脐带,从没有断离养育自己的土地和人群。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