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明: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的辉煌之笔

作者:李金明 来源:湘潮 2019-06-02 2077

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的辉煌之笔

李金明

李金明: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的辉煌之笔

1950年10月,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并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朝鲜战争自1950年6月25日爆发,到1950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赴朝胜利结束第二次战役,毛泽东运筹于中南海丰泽园书斋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使用高超的军事艺术进行战略欺骗,蒙蔽美国及其“联合国军”,使中国军队出兵的战略企图销声匿迹近6个月,然后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出奇制胜,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成立东北边防军 “示弱”于敌人

1950年,毛泽东57岁,这正是一个领袖人物的最佳年龄。他戎马生涯20多年,此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博闻强记……熟读历史的人能够领会到,一个高屋建瓴的领袖与他领导的朝气蓬勃的党,正引领着这个国家走向兴盛。

1950年6月25日4时,这是朝鲜半岛一个星期天的凌晨,在漆黑的雨夜中,北纬三十八度线朝鲜一侧,突然迸发出遮天蔽日的火光,多个炮兵团的上千门火炮开始射击。随即,在300公里长的分界线上,枪炮声响成一片,信号弹冲上云霄,受命参加进攻的朝鲜人民军7个师,越过了三八线。清晨,朝鲜人民军全线突破了南朝鲜(韩国)军队的防御线,然后以苏制T34坦克为前导,沿着两条公路向南朝鲜首都汉城推进。朝鲜战争爆发了。

这天上午,太阳老高了,毛泽东还在睡觉。他在长期的战争年代养成了一个习惯,夜里办公,白天睡觉。11点钟,毛泽东刚起床,正在洗脸,电话响起。

周恩来报告:“朝鲜爆发了战争……”

毛泽东擦脸的毛巾停了一下,说:“你们过来一下。”不一会儿,周恩来、代总长聂荣臻、作战部长李涛、外交部的值班副部长一起来到毛泽东的书房。此时,毛泽东正在看地图。等大家都到齐了,毛泽东眼睛离开地图,示意大家坐下。代总长聂荣臻拿着一张纸说:“从敌台收到的,朝鲜人民军已经越过边境线,看样子战斗规模不小。”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依然沿着他刚才看地图的思路说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显然是在阐述朝鲜半岛的形势。他叮嘱大家道:“注意些,看看美国有什么反应。”

6月27日下午15时,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朝鲜半岛问题。苏联没有参加。会议中,各个国家鸡一嘴,鸭一嘴,一直说到后半夜。一个以联合国名义的干涉一个国家内战的决议形成了,决议中出现了这样的字样:“向韩国提供必要的援助来击退武装进攻,并恢复国际和平和该地区的安全。”

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明目张胆地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毛泽东当天中午得到美国军队入侵台湾海峡的消息后,脸色骤变,产生了极大的屈辱感:这些西方列强,随便就可以对中国动武,是可忍,孰不可忍!

7月1日,美国地面部队第二十四师进入朝鲜,5日与朝鲜人民军在乌山首次交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冷静地分析了美国武装侵略朝鲜的新形势,认为朝鲜战局已趋复杂化,美国侵略者很可能继续扩大战争,为了保卫中国东北,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7月7日和1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受毛泽东主席的委托,两次召开国防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在京的中央军委负责人和各军兵种负责人。中央军委根据两次会议的讨论,给毛泽东写了《组成东北边防军》的报告。毛泽东亲自调兵遣将,命令原第四野战军中的第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尽快集结于东北地区,在中朝边境布防。

组成“东北边防军”,可谓毛泽东的头一招。他已经敏锐地察觉,中国军队参战可能性极大。

在直属中央军委指挥的东北边防军的组建中,毛泽东深思熟虑。他点名的这几个军,都是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成长壮大,在白山黑水中百炼成钢的,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线主力。在常年的战争中,他们不断与强敌交手,打大仗、硬仗、恶仗,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熟悉中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特点,而中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与朝鲜非常相似。他们参战后,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冻伤减员,比南方的部队少得多。可以说“东北边防军”这个弱弱的番号,正是为了迷惑敌人的。朝鲜战争结束后很多年,据解密的资料证实,国民党特务、美军远东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五星上将及“联合国军”,从来没有想到中国的这支东北边防军会是解放军的主力,还以为是地方部队性质呢!

7月13日,中央军委做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随着一声令下,正在河南由作战转为生产的第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将即将丰收的庄稼交给了当地的老百姓,悄悄登上了奔赴东北的列车。第四十军正在广东地区“剿匪”,他们将尾声工作交给地方部队,星夜北上。之后,中央军委又调第五十军及部分高炮部队、工兵部队编入“东北边防军”。7月31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主持召开“东北边防军建设计划会议”,决定东北边防军作三线配置:以第十三兵团(含第四十二军)为第一线,第九兵团为第二线,第十九兵团为第三线。并预定第一线部队出动后,第二线部队北上至第一线部队原驻地,第三线部队移至第二线部队原驻地,边继续训练,边准备参战。此期间,各部队都不再使用原番号,而是使用临时编排的“第五大队”“第十军团”“渤海部”“泰山部”等假番号。各部队的电台信号使用率减到最低。在通讯联络中,尽量使用有线电话。各种武器装备进行了必要的伪装。各部队的保卫部门与地方的公安部门严密配合,严防敌特潜入驻地附近。

随着毛泽东的命令,大量部队日夜兼程,以东北边防军的名义向东北边境地区秘密集结。这是战略上的明智之举,按照军语,这叫“战略欺骗”。这为志愿军突然出现在朝鲜战场,争取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关注朝鲜半岛动态 积极备战

7月底,朝鲜人民军进抵洛东江,整个南朝鲜军队只剩下几万人,连同前来增援的近10万美军,被围困在了朝鲜最南端的釜山港一带,统一朝鲜的战斗似乎进入尾声。金日成信心十足,公开通过平壤电台发布命令,要求人民军将士务必在8月底之前将美国侵略者赶出朝鲜,完成统一朝鲜的神圣使命。

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召开会议,研究几个重要问题。在谈到朝鲜战局时,多数人对朝鲜人民军的节节胜利表示乐观……毛泽东一边吸烟,一边听着大家的议论。他谈了自己的看法,再度强调了美国在朝鲜腹背发动登陆战并扩大战争的可能性。他明确讲,美帝是不会甘心失败的,要准备美帝大举进攻北朝鲜,“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这段时间,接到集结命令的解放军各军、师部队,正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乘军列秘密开赴中朝边界。

9月15日,“联合国军”实施仁川登陆,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16日,美军未遇到多大抵抗就攻占了仁川市。麦克阿瑟命令登陆部队分兵两路:一路直奔金浦机场和汉城;一路南下水原切断人民军的退路。同时,命令在釜山的第八集团军出击,向北进攻,夹击人民军。这样一来,整个人民军的主力部队,正在半岛南端的第一、二集团军有可能全军覆灭。

毛泽东非常关注美军在仁川的登陆。美军一旦登陆,就会对朝鲜人民军形成分割包围,后果极其严重。新生的朝鲜共产党政权有被消灭的可能性。美韩军队就会推进到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中国东北。中国非出兵不行了。在他的指示下,中央军委决定向朝鲜派出军事先遣小组,勘察地形,做好出兵作战的准备。

东北边防军面对朝鲜半岛席卷而来的战火,表面藏而不露。外松内紧是蒙蔽敌人的重要手段。据美国的解密资料,在中国组建东北边防军时,就有台湾特务打入内部(东北边防军内有国民党俘虏兵与国民党起义人员),特务不断在夜间溜达出部队,用无线电给台湾发送情报,报告东北边防军的情况。东北解放军高层截获破译无线电情报后,经过分析,确定敌特人员潜伏在东北边防军团以下单位,没有机会接触战略方面的情报。经过反复研究认为:如果打掉敌特人员,台湾必定会派遣新的人员到来,局面反而不好掌控。遂决定,严密监视,维持现状,蒙蔽敌人。为此,这个敌特电台,直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过江前夜才打掉。在此期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多次发出加强剿匪反特的指示,全国的剿匪反特加大了力度。先后投入140个师2个旅另20个团会同广大公安、民兵参加剿匪反特。极大地压缩了国民党特务的活动空间。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了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东北边防军立即全部进入战斗序列。10月15日,即将出国作战的志愿军各部队全部移至安东(今丹东)、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一线隐蔽集结待命。各军、师、团按划分的过江路线,对渡口、桥梁、道路等进行勘察,做好渡江的一切准备。同时,以团为单位(分散部队以连为单位)普遍召开了誓师大会。各部队按照统一的誓词,向祖国人民庄严宣誓:“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我们志愿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军队全部、干净、彻底消灭。”

为加强保密,毛泽东致电各中央局说明此事“在目前几个月内,只做不说”。他的绝密通知,麾下的战将们都心领神会。

10月15日这天,美国总统杜鲁门不辞辛苦,由华盛顿乘飞机飞行30多个小时,抵达太平洋上的威克岛与美军远东最高司令麦克阿瑟面谈。进入10月以来,杜鲁门不断收到来自各方面判断中国可能要出兵的情报。这使杜鲁门对中国在北朝鲜进行干涉的可能性日益担心。于是他紧急决定,与麦克阿瑟进行当面磋商。会见地点定在威克岛的瓦楞活动板房里,麦克阿瑟预先去机场等候总统。到场的还有一大群记者。杜鲁门总统的飞机比预定时间晚了半个小时。当杜鲁门总统走下舷梯,握住麦克阿瑟的手,客气一番后,关切问道:“中国进行干涉的可能性怎样?”

麦克阿瑟傲慢地看看四周的记者回答说:“可能性极其微小。中国在满洲约有30万军队,其中10万至12.5万人部署在鸭绿江边,但只有5万至6万人能够渡江作战,他们没有空军,如果中国人试图前进到平壤,那将会出现一场最大规模的屠杀。”

杜鲁门总统点点头:“中国在政治上是强硬的,但是在军事上目前还是很软弱的,结束朝鲜战争的时机看来已经成熟。下午我们研究的将是朝鲜战后建设的问题。”

美国政府和“联合国军”,完全没有意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积极备战。全国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只等毛泽东一声令下,几十万大军立即投入战场。

佯作败退 诱敌深入

李金明: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的辉煌之笔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军隅里山林中搜索残敌

10月19日清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在中南海经毛泽东面授机宜后,由北京南苑机场乘飞机火速赶回安东。当天黄昏,彭德怀仅带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乘一辆吉普车,跨过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与此同时,志愿军分三路跨过鸭绿江,秘密开赴朝鲜前线。第四十军和第三十九军主力及炮兵第一师从安东过江;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炮兵第二师和高炮团从长甸河口过江;第三十八军、第四十二军和炮兵第八师从辑安过江。至22日,第三十八军主力全部从辑安过江。志愿军渡江部队按照毛泽东的命令,每日黄昏开始行动,至翌日4时停止,昼伏夜行,隐蔽前进。

22日夜晚,代参谋长聂荣臻向毛泽东报告:“志愿军已经过江。”

毛泽东从容地点点头,几天几夜没有睡觉的他,对秘书说:我睡觉吧!说完,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在他的运筹下,首批入朝作战的部队终于秘密跨过鸭绿江。这是何等重要的一步。毛泽东明白,美军具有绝对的制空权,一旦战略欺骗泄露,志愿军过江时遭到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就很难进入预定战场了。

毛泽东和彭德怀在志愿军出兵前夕,曾多次对着地图研究敌情,决定利用敌人东西对进的时候,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也就是朝鲜半岛细腰部(又称蜂腰部)地区以北,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果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果平壤美军、元山南朝鲜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弱之一路。志愿军过江后,毛泽东发现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先前的部署,完全不能用了。美军机械化部队进军速度之快,朝鲜人民军的抵抗能力之弱,出乎预料。毛泽东一次一次看地图,很快看出了麦克阿瑟的破绽:美军和南朝鲜军分散为东西两路大举北进,速度甚快,直向中朝边境逼近。但是,这两支部队在朝鲜东西两边互不联系,为我军寻找战机提供了机会。

10月21日凌晨2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出:美伪均未料到我志愿军会参战,故敢于分散为东西两路,放胆前进。此次是歼灭伪军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当天,毛泽东两次致电彭德怀、邓华,要求他们注意控制平安南、平安北、咸镜三道之交界妙香山、小白山等制高点,以隔断东西两敌,勿让敌人占去为要。并要他们令志愿军第四十军先敌赶到德川,如果时间来不及则在熙川附近地区部署伏击南朝鲜军。为了保密,他还叮嘱彭德怀,看完电报即烧掉。

为了贯彻自己的作战意图,毛泽东当天(10月23日)还电令邓华等第十三兵团领导人迅速与彭德怀会合,在彭德怀领导下决定战役计划。这是在催促指挥机关前移。

10月24日中午,邓华率领第十三兵团总部与彭德怀在朝鲜北部昌城郡的大榆洞会合。10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第十三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及其机构,立即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其机构。志愿军一进入朝鲜,就遭到美国飞机的扫射,并有了伤亡。根据毛泽东的作战意图,入朝部队不得使用手中武器对空射击,因为一旦射击,不但打不下美国飞机,还暴露目标。指战员们可谓心急火燎,努力加快行军速度。但是,道路狭窄,又有撤退的朝鲜人民军和难民,无法提高行军速度。各级指挥员伤透了脑筋。

在西线战场担任先锋的第四十军进入朝鲜后,其左翼部队第一一八师在32岁的师长邓岳带领下,经过5昼夜的行军,接近北镇地区。行军途中,邓岳去见了彭德怀。邓岳报告了部队的情况后,立即请领任务。彭德怀拿出毛泽东的电报给他看,然后说:“现在朝鲜人民军都在往北撤,敌军在后面跟踪追击,情况危急。你师赶紧向温井方向开进,在温井以北占领有利地形,隐蔽埋伏起来,将部队形成一个口袋,放心大胆地放敌人进来,然后几面开火猛打,趁机歼灭这股冒进的敌人。掩护我军主力集结展开……”彭德怀拿毛泽东的电报给邓岳看,也是加重此次命令的分量。邓岳看了一眼毛泽东的电报,心里一热。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从中央苏区的反“围剿”到长征,在红军的坎坷命运中,军队的中高级指挥员们已经培养起对领袖英明指挥的信任和崇拜。邓岳只在彭德怀那里呆了半个小时,立即率领部队向着炮声前进,去伏击敌人。

深夜,匆忙开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四团的指战员在温井公路两侧的山峦上设伏。25日清晨,美式装备的南朝鲜第六师集合出发,继续追击溃退的朝鲜部队。

大约上午10点左右,伪第六师二团的车队沿公路开来,车队有几公里长,车上的官兵们谈笑风生。第三五四团将伪军的步兵营放进埋伏圈,团长一声令下,各种武器一起开火。一时间,迫击炮、轻重机枪、步枪声响成一片,伪第六师二团遭到灭顶之灾。战斗至下午3时左右结束,毙敌325名、俘敌161名,打死美军顾问1人,俘虏美军顾问1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志愿军总部的彭德怀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马上向毛泽东做了报告。当聂荣臻将电文交给毛泽东时,毛泽东眉开眼笑,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随即口授电报给彭德怀:“庆祝你们初战胜利。”

10月25日一仗,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打响了震惊世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后经毛泽东批准,中国人民把这一天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纪念日。10月25日同时投入战斗的,还有右翼的第四十军一二○师三六○团,东线的第四十二军。到25下午,东线、西线同时打响。

在激烈战斗中,西线战场上,第三十九军一个战士负伤被俘。东线的战场上,也有一个负伤的中国士兵被俘。两个方向的“联合国军”立即进行审讯。审讯很快有了结果,云山方向的俘虏,“既不懂朝鲜语,也不懂日语”。温井方向的俘虏则很快被确定“是个中国人”。有趣的是,被俘的两个中国士兵显然不甘心被俘,在“供词”中乱说一通,自己部队的番号也是瞎编的,“联合国军”情报部门查了很久,也没有发现中共有这个部队。这种供词,使得“联合国军”的情报机构半信半疑,不敢确定他们是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究竟是中国哪个部队的?有多少人?10月26日,东线志愿军的一个10人的运输队在给部队送弹药途中,与南朝鲜军遭遇。他们一共有5支抢,激烈的交火后,全部被俘,“联合国军”这才确认了有中国军队参战。发现中国军队的消息使指挥东线作战的美军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吃了一惊,他亲自审问被俘中国军人后,又用飞机将他们送到日本东京,交给麦克阿瑟亲自处理。经过几天的审问、甄别,美国远东最高司令部情报处长威洛比的结论是:由于地理、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战场上出现少数中国的自愿人员不足奇怪,其人数不会超过5000人。这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

麦克阿瑟认为。现在中国只是象征性的出兵,他继续命令后续部队向中朝边境推进。

毛泽东从源源不断的情报中判断,美军依然不知道志愿军投入战场的数量、规模。他要将战略欺骗进行到底。

10月27日,在遭遇战胜利后,彭德怀致电毛泽东请示战报新闻。战报是以朝鲜人民军总部的名义写的,其中有一句“我军于25日全歼狂妄北进的敌军先头部队”,内容中未提到中国志愿军参战。10月27日,毛泽东电示彭德怀说:“暂时不宜发表作战新闻,待战役告一段落再发表为宜。”毛泽东的这一做法,进一步迷惑了麦克阿瑟和美军决策层,美军对中国军队是否真正参战仍持怀疑态度。这正是毛泽东所需要的,也是他的高明之处,他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从10月25日到11月5日。志愿军经过12个昼夜艰苦作战,利用美军麦克阿瑟判断中国出兵“可能性很小”的战机,采取敌进我进的方式,东西两线同时出击,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歼灭南朝鲜第六师大部,共歼敌1.5万余人,将“联合国军”西线部队打退到清川江一线以南,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为尔后的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九兵团秘密入朝 集中优势兵力取得第二次战役胜利

在朝鲜战场的彭德怀,根据敌我态势于11月4日15时致电毛泽东,提出休整部队,结束第一次战役,准备再战。11月5日1时,毛泽东复电同意,并提出组织第二次战役的指导思想。

北京进入11月,迎来了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将中南海银装素裹。夜已经很深了,丰泽园里依然灯火通明。毛泽东拿着红蓝铅笔,对着地图反复思考。周恩来、聂荣臻等人走进来。毛泽东在地图上画好最后一个箭头,扭身问:九兵团过江了吗?

聂荣臻回答:“已经过江了。”

毛泽东问:“那个消息,广播后,有情况吗?”

毛泽东说的“那个消息”,就是以朝鲜人民军总部的名义报道的第一次战役。其中有一句关键的话“我军于25日全歼狂妄北进的敌军先头部队”。这表示,战斗仍然是朝鲜人民军在自己打。这类战报广播的用语,美军情报机构会格外注意。

毛泽东笑了,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

11月2日,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第一次破天荒地报道了有中国军队到朝鲜的消息。中央广播电台是这样说的,“志愿军”在保护鸭绿江边的中国的水力发电地区。言外之意是在印证,前几天参战的不是中国正规军队,规模也很有限。军史专家后来说,这是毛泽东继续使用瞒天过海之计。

毛泽东决心趁敌人情况不清楚之际,组织一个大的战役,以歼灭“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他下定决心,调宋时轮率领的第九兵团迅速进入朝鲜。不言而喻,毛泽东极为渴望集中优势兵力,像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那样,全歼美军几个整师。

彭德怀等志愿军领导人根据毛泽东的意图,研究制定了下一次战役东西两线的作战方案,拟诱敌深入、各个歼灭。东西两线均诱敌深入,先歼其侧翼一路,而后猛然扩张战果。由先期入朝的6个军(第五十军、第六十六军于第一次战役期间入朝)担任西线作战任务,由正在入朝的第九兵团3个军担负东线作战任务。

在毛泽东的命令下,第九兵团3个军12个师秘密入朝,于11月中旬在东线完成战役集结。第九兵团入朝,使志愿军一线总兵力增加到9个军38万余人,并在东西两线上都占有兵力上的优势。

志愿军根据毛泽东的命令部署,把近40万大军隐蔽在靠近中国边界的大山中,前方的少量部队,则采用打了就跑、丢弃辎重、释放俘虏等办法诱敌。

11月25日,西线敌军被志愿军诱至预定战场。于是,志愿军立即发起反击,第二次战役开始。在11月25日发动进攻前的晚上,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突然把军侦察科长张魁印找来,命令他带少数部队穿插,于26日早晨7点20分插到武陵里,成功地将连接南北的武陵大桥炸成两段,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次日,第三十八军主力兵分三路出击。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全歼伪第七师师部及所属第五、第八联队,缴获各种枪、炮、汽车,毙伤敌1041名,俘敌2087名,美国顾问团全部当了俘虏。

27日黄昏,第三十八军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从德川出发,第一一三师插向三所里,第一一二师向价川前进,第一一四师直扑嘎日岭。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二师击退了企图增援土耳其旅的美骑兵第一师的两个营。至此,美第八集团军东援德川、阻我西进的计划被第三十八军粉碎。第一一三师的勇士们迅速向三所里迂回前进,终于先敌5分钟到达三所里,关死了三所里这扇大门。敌人不甘心失败,企图夺回三所里,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第一一三师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又趁敌人不备之时炸掉了公路大桥,致使敌经三所里南逃、北援的企图化为泡影。当彭德怀得知这一消息时,十分兴奋地说:“好!告诉他们,要像钢钉一样钉在那里!”

战役开始后,毛泽东通宵未睡,一直在他中南海的书房里看地图,等待消息。随着战场的好消息不断传来,毛泽东大喜,他于28日凌晨亲自起草电报,5时半发给志愿军总部,祝贺德川“歼灭伪2军团主力的大胜利”,指示下一步要集中力量歼灭美军骑一师、第二师、第二十五师主力,“只要这3个师的主力被歼灭了,整个局势就有利了”。美军第九军的逃路三所里、龙源里被截断。美军司令麦克阿瑟闻讯急调部队北上增援,企图对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南北夹击,在第一一三师扼守的龙源里、第一一二师坚守的松骨峰、北堂站等地冲开缺口,夺路南逃。我第三三七团和侦察队面对敌人的南北夹击,沉着抗敌,决心不让美国佬从手下逃跑。残酷的战斗持续到下午5点多钟,美军的攻势才明显减弱。天黑以后,大部队赶到,对美军逃兵进行了合围。郭忠田带领二排跳出工事,冲下山去,消灭美军215名,缴获和击毁美军各种火炮6门、汽车58辆。战后,第三十八军和志愿军总部授予二排“郭忠田英雄排”的光荣称号,志愿军总部给郭忠田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龙源里方向志愿军的顽强抵抗,彻底摧毁了美军的意志,他们不得不放弃从龙源里突围的企图,利用机械化的优势,改道安州逃窜。11月30日12时,第三十八军各师按照命令发起反攻,奋力围歼敌人。鏖战到12月1日8时,基本上打乱了敌人的建制,使敌人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整个西线战场上,第三十八军、四十二军在第四十军的配合下,大胆穿插迂回和断敌退路的战法相结合,将美军第九军指挥的第二师、第二十五师和土耳其旅全部及美骑一师、南朝鲜第一师各一部围困在军隅里附近。经志愿军顽强打击,至12月2日,被围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损失惨重,余部被迫丢弃大量重装备,转道经安州逃往平壤。西线战场大获全胜。

在东线,志愿军也于11月27日发起反攻,志愿军第九兵团第二十、二十七军当夜将美军第十军所属的陆战第一师(美军的“王牌”部队)大部和美第七师1个多团分割包围在长津湖附近地区。30日晚,第二十七军集中5个团,对被包围在长津湖东岸、柳潭里(长津湖西岸)和下隅里(长津湖南岸)3个地区的孤立点上的美军发起攻击。指战员们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同美军激战,将该敌3100人全歼,创造了志愿军一次战斗全歼美军一个多团的范例。美军发生动摇,全线向南退却。志愿军乘胜节节阻截,步步紧迫。美军全线动摇、全线撤退。战役的惨败牵动了美国朝野和民众的心,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至12月12日,美军陆战一师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在美第三师和大量空军的掩护下,侥幸逃脱。志愿军不断扩大战果,17日追到咸兴。第九兵团一鼓作气猛追不舍,收复兴南及沿海港口。东线作战中共歼敌1.3万人。美军第十军所部在300艘舰船的接应下,败退釜山。第二次战役就此结束。

第二次战役,东、西线共消灭“联合国军”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解放了朝鲜首都平壤,“联合国军”败退到“三八线”以南地区,迫使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志愿军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扭转了朝鲜战局。至此,美国政府与军方高层才恍然大悟:中国军队主力已经投入半岛战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2
15
4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