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院士:中医抗疫为什么有文化自信?

作者:张伯礼 来源:《红旗文稿》2021/6 2021-03-27 1095

中医抗疫的文化自信

张伯礼

张伯礼院士:中医抗疫为什么有文化自信?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奋力苦战,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要科学总结和评估中西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的效果,用科学的方法说明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疗效。”我亲历了武汉和河北两次抗疫,见证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也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医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与科技的双重实力,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中医药全程参与,不可替代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各种疫情灾害中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主要靠的就是中医药。在同疫病的斗争中,我国人民逐步摸索、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

  中医关注症候,讲究辨证论治,西医关注病毒,要破解病毒的结构,中西医各有所专、各有所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国家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办法。中医药在防治越变越狡猾、越变越复杂的新冠病毒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采取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全程介入医治工作。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奋勇当先,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在支援湖北的医务工作者中,有来自全国29个省的4900余名中医药人员,约占援鄂医护人员总数的13%,其中有院士3名、专家数百名。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组建了5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中医团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3家医院的8个病区,并承包了江夏方舱医院。武汉55家定点医院都配备中医药专家团队巡诊。中医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继承传统医药精华,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为守护人民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类人员”:集中隔离,服用中药。武汉疫情暴发后,在中央指导组的指挥下,对武汉全市进行网络化全面大排查,凡是确诊的、疑似的、发热的、密接的人员,全都实行隔离。隔离之后,我们给隔离者服用中药。这个经验是从历代典籍中得来的。古代发生瘟疫时,在城里,人们会在城的东南西北中支几口大锅煮中药,让每个人拿碗去喝药;在农村,就把药放在麻袋里,把麻袋投到井里,让村民去喝水。现在中医药工艺进步,可以采用中药锅煮药。我当时联系了武汉的一个药厂,用1000多个煮药锅24小时不停地煮药,然后把药送到隔离点、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严格隔离和普遍服用中药的效果非常明显。2020年2月初,“四类人员”中确诊率约80%,到了中旬降至约30%,下旬进一步降至10%以下。

  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中医综合疗治。中医包方舱医院,不仅注重中医药治疗,还做好热情服务和心理抚慰。我们采用了汤药、中成药、针灸、推拿、穴位按摩、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综合疗法。中医讲精气神,我们组织患者练太极拳、八段锦,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长了精气神,患者之间、患者和大夫之间的交流也多了,大家互相鼓励。中医方舱医院还成立了患者党支部,建立爱心角、图书角。江夏方舱医院内患者有564人,在我们精心诊治和护理下,实现零转重、零复阳。江夏方舱医院的经验传到其他方舱医院后效果也非常好,方舱医院的转重率为2%—5%,而国内外公认的转重率在10%—20%。没有重症就没有死亡,中医方舱医院的主要贡献是控制了转重率,“先医心,后治病”,给定点医院和专科医院减轻了压力,给后面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救治。西医的呼吸、循环支持对重症患者维持生命起到关键作用,中医药在救治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药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以上,重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只有80%多,甚至是70%多。我们使用一些中药注射剂,如生脉、参麦注射液,给药一两天以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就不波动了,然后就慢慢上升,逐渐达标,达标稳定一两天就可以脱离呼吸机。还有控制炎症风暴的血必净、促进肺的炎症吸收的热毒宁和痰热清,与抗生素有协同作用,整体效果较好。在抗疫过程中我们总结的经验是中药注射剂尽量早使用,足量地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恢复期人群: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患者康复后,有些人会留下后遗症,留下生理的创伤和心理的创伤,需要进行干预治疗。为此建立了几家康复门诊和管理平台,研制了国内第一份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我们针对不同的个体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有呼吸训练,有药物治疗,有体疗,有心理抚慰,还有食疗药膳,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起到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三药三方”疗效确切,证据成链。中医药治疗的机理主要是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状态,依靠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功能扼杀冠状病毒。大疫出良药,我国历代抗击疫情中推出过很多好药。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独特理论、技术体系和经典方药。这次抗击疫情实践中筛选出“三药三方”。“三药”是连花清瘟、金花清感、血必净,它们被确认是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效的药物。“三方”是研制出的三种新药,即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这三种新药也都经过临床评价,是有确切效果的。如我的团队研发的宣肺败毒颗粒,是麻杏石甘、麻杏薏甘、千金苇茎、葶苈大枣泻、藿香正气的组合优化方,其中前四个是张仲景的方子,藿香正气是清代的方子,加上虎杖和马鞭草这两味药。虎杖和马鞭草有效组分是单独筛选出来的,对抑制小气道的炎症和直接扼杀冠状病毒都有效。这张方子能够宣肺化湿,清热透邪,是古方加今方研究出来的方子,被写入国家诊疗方案。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维护人民健康、国家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我们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在救治病患、促进身体康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上从先秦两汉到宋元明清,大大小小的疫情有500多次,在抗击疫情、防治传染病方面,中华民族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劳动人民所总结的防治经验被写在书上,所研制的有效药方被用在临床上。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总结抗疫经验的优秀中医药著作。东汉的几次大疫使张仲景家族受到重创,他有感于此,遂“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编纂成了包括传染病在内的专治外感热病和杂病的《伤寒杂病论》。我们这次抗疫用的很多方子就出自这部经典。

  几千年来,传统中医药学总结了很多优秀的药方。例如治疗重症用的安宫牛黄是北宋的方子,六味地黄也是北宋的方子。中医治疗早期阶段我是全程参与的,我提出对集中隔离的疑似、发热患者采用“中药漫灌”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普遍服用治湿毒疫的中药汤剂。相同病因、类似症状,用通治法来治。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就要一人一策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中国治疗方案的亮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大大提振了中国人民对中医药的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巨大

  这次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自豪和珍惜。礼让、和谐、团结、诚信、仁爱、勇毅,这些文明的积淀几千年来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华儿女的骨髓里,这是巨大的潜能,到了关键时刻迸发出的力量让人震撼,惊天动地,锐不可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支撑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英勇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抗击疫情中凝练出来的精髓。

  中医有一句话“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党中央就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及时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党中央运筹帷幄,全国一盘棋,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

  面对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以武汉为例,在严格大排查的时候,武汉分了一万多个网格。很多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警察逐楼栋、挨门户进行排查,用了十几天时间、经过3次排查,全部查清了“四类人员”并进行隔离,这是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重要保障。武汉人民群众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以实际行动落实隔离政策,为阻断疫情蔓延、为全国抗疫争取战略主动作出了重大贡献。还有几万名志愿者,疫情来了他们来,疫情过去了他们悄悄地走了,默默无闻又感天动地。他们代表的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文化特质。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这次抗疫斗争中,14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守望相助,构筑起了同心战疫的方阵,彰显了人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排山倒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让世界共享中国抗疫经验

  中医药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悠久历史和宝贵经验,也在自身发展中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术体系和中医药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显著作用,不仅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医药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也为世界医药文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为促进中西文明的对话提供了一次机会。

  病毒不分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全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疫考全球,既考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也考了人性、价值观,更考了综合国力。事实证明,中国经受住了这次大考,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面对疫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我们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毫无保留同全世界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我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自2020年3月中旬开始,已经召开了包括WHO、世界中医联合会等组织的数十次全球的中医抗击疫情视频会议,分享中国的经验;向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提供中医药救治经验;连花清瘟胶囊已在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上市许可;我们研制的预防流感、保护咽喉的四季茶药方,已经提供给许多国家的民众使用;我们研发的宣肺败毒颗粒已经获得美国的二期临床批件,正在和美方的医务人员准备试验方案和药物。中国向世界无私分享以中医药疗治为代表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

  (作者:“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10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