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人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作者:佚名 来源: 新华社 2019-09-26 2251

换了人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换了人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为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草案是在毛主席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草案,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面建设,一面编制,经过近4年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经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了苏联政府很大帮助。中苏双方经过谈判,确定由苏联帮助中国设计和兴建的156个(后增至16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实际施工的达到921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为迎接以“一五”计划为标志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实现“一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党和政府抽调大批干部到国营工业部门工作;在工业企业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运动,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革新能手和先进工作者;广大农民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增加生产,踊跃交售粮棉,支援工业建设;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奔赴工业建设第一线,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

换了人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2年,新中国制造出第一个火车头“八一”号机车

   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共同努力下,“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工业化建设捷报频传。1953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典礼。这是重工业建设中首批投产的重要工程,大大加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地区钢铁基地建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就。与此同时,包头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公司也先后正式开工,为在内地建立大型钢铁基地开了头。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的工业基础大为加强,华北、西北地区开始建成一批新的工业企业。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在武汉开始修建,大批量电子管生产工厂在北京正式投产,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建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面貌,有力地增强了国家基础工业的实力。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多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了。“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地超过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发

展。

换了人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换了人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

换了人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换了人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运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9
0
0
2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