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浪费粮食也是极大的犯罪

作者:胡懋仁 来源:北航老胡之闲话 2020-09-06 1157

浪费粮食也是极大的犯罪

胡懋仁

  中央领导同志在餐饮业的节约上讲了不少的话。对于节约粮食,中国人民乃至中华民族都是有着优良传统的。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粮食供应不再统购统销,原来使用多年的粮票也被废止之后,餐饮业,以及单位和学校的食堂里,粮食浪费的现象愈演愈烈,非常严重。

  在学校的食堂里,经常看到,餐盘里的米饭和菜肴,还有一半甚至一多半没有吃完,年轻人就很潇洒地端走倒进的残食盆,哦,现在都是残食桶了。有时,一个完整的馒头,一口都还没有咬,就扔到泔水桶里了。当时,看到这样的现象,心里非常不舒服。别说咱们这个人口大国,粮食一直是中国人吃饭问题的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就是我们的粮食再富余,也没有达到可以任意浪费的程度。至于在餐饮业的餐厅里,现在已经有更多的人们把没有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仍然有人对打包带走食物表示不屑,认为这样做很没有面子。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听到过有人说过,如果在外面餐厅吃饭,把盘子里的食物都吃干干净净了,那是非常丢面子的事。我就一直没有弄明白,为什么把盘子中的食物吃干净了,就会没有面子?难道不是应该认为,当盘子里放着那么多没吃完的食物就丢弃了,才是真正没有面子的事吗?或者没有吃干净食物,是表示自己有钱?不差这点吃的东西?自己很有排场?或者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搞不懂,实在搞不懂。

  前些年,学校的学生会开始倡议光盘行动,就是鼓励同学们把餐盘里的食物都吃干净了。这个倡议非常好,是一种非常正确的做法。只是在倡议发出后,到底有多少人愿意真正地实行,我就不清楚了。当然,我相信,确实是有年轻人真正地实行了这个倡议中的内容,但仍然有那么一些人,对此无动于衷。或许在他们看来,这点小事情,有必要那么搞得惊天动地吗?是不是一定要把餐盘里的食物吃干净,不过是小事一件,吃得干净也好,吃不干净也罢,这算是多大的事啊?

  过去,我们讲节约粮食的时候,总要算一些账。例如,中国六亿人口(五十年代),如果一个人一天浪费多少粮食,那么这一年内全国就会浪费一个多大量的粮食。那个数字自然是触目惊心的。今天如果再做类似的计算,可能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当回事。说一个人一天浪费多少粮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出现?有人愿意吃干净,有人不愿意吃得那么干净,都是个人的自由,那种浪费粮食的计算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在现实中不会存在每个人每天一定会浪费多少粮食的现象,那种假设的计算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如果不实行节约,如果不杜绝浪费,那么我们的粮食就会遭到极大的损失,我们解决全国人民吃饭的问题就会产生很大的困难。毛主席在五十年代就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贪污肯定是犯罪,这一点正常的人们都很清楚。而浪费,如果不涉及到失职、渎职,似乎在今天人们的头脑里,未必就认为这同样也是犯罪。现在有关浪费的定罪,似乎也都是在涉及到刑法中的失职与渎职的过失,没有对日常生活中的浪费有任何规定。

  我们小时候学着读诗,总会学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今天的年轻人,都是读过这些诗句的。当然,读过是一回事,是不是经历过是另一回事。像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我们中有很多人上过山,下过乡,知道什么是“汗滴禾下土”。让我们这些人做出那种潇洒地丢弃食物的行为,我们根本就做不到。虽然现在有时候,有关剩菜到底是不是不应该吃掉,专家们的观点都不一致。所以我们中的有些人,是不吃剩菜的,而有些人还是舍不得丢掉剩菜。这是时代的烙印,没有办法让我们这一代人马上改变。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下过乡,有些甚至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也很少参加农业劳动。让他们产生“粒粒皆辛苦”的体会,也已经比较困难了。但是在今天,即使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已经比过去提高了,但是“粒粒皆辛苦”的感受并没有消失。科技含量再高的劳动,也是要付出辛劳的,而不会就变得轻松如游戏。即使游戏,是不是也是挺累的,无论是玩电脑游戏,网络游戏,还是手机游戏,都不是那么轻松吧?

  现在城市中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一般中午都会在学校吃饭。学校方面就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这个话题恐怕也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孩子晚上回到家里,家长也需要反复讲这个话题,饭粒掉到桌子上,只要不是桌子过于肮脏,那么家长就应该要求孩子把饭粒拣起来吃掉。孩子碗里已经装好的饭菜,也要求孩子一定要吃光。当然,家长也要注意,不要给孩子盛得太多。这种教育只要经年累月地进行,就一定会有收效。至于大学生们,说实话,他们接受这种教育的最佳年龄已经过去了。现在跟他们讲,他们中的一些人估计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太管用。尽管如此,学校方面,包括校学生会,仍然有义务向学生做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要逐渐形成这样的氛围,即使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这个氛围可能不会在短期内那么容易就能形成,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1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