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变“蚂蟥”:我国每两个劳动力,就有一人欠蚂蚁钱!
蚂蚁变“蚂蟥”:我国每两个劳动力,就有一人欠蚂蚁钱!
慕 兰
就在10月下旬,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炮轰中国金融监管当局,毫不留情面地批评其是“不懂监管、当铺思想”,赢得了舆论的大量喝彩。
随后,马云实际控制的“蚂蚁集团”启动在上海A股和香港H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1321.86亿元,将超过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石油,成为中国IPO最牛逼公司!而其市值将超过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成为金融系统的老大!
这意味着蚂蚁将“兵不见血刃”地开始操盘我国的金融命脉。
“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将蚂蚁全面纳入监管,以有效防范风险,并暂缓蚂蚁集团上市。
那么,蚂蚁金服到底有哪些风险点呢?我们总结三点:
1、“蚂蚁”变“蚂蟥”
刚开始,蚂蚁主要利用客户暂存在支付宝账户内的沉淀资金去放贷,当支付宝的客户规模达到顶峰后,蚂蚁的放贷业务也就到天花板了。
于是,蚂蚁开始和基金公司合作,以低息获得他们的大额资金,然后通过大数据精准放贷给千千万万的消费者,赚取存贷差。
后来,蚂蚁还嫌这个赚钱慢,就开始做“互联网+ABS”去大量融资。简单来说,就是蚂蚁在借钱给用户后,转身就把这张“借条”变成一种“证券”在支付宝理财平台或者其他金融平台上出售。
你可能会问,谁会买马云手里的“借条”呢?
马云作为中国的首富,在国内外的地位就足以让很多人就膜拜了,不是吗?马云去美国特朗普都要接见,国内某些省市的书记都将招来马云投资为荣,很多网民们的腿就发软了,直呼“马爸爸”!
一旦建立信用,哪怕是一张废纸,人们也会买它,何况钱放在老百姓手里,也没地方投资保值增值不是?
马云赚了大钱,只要不发生金融风险,购买这张“借条证券”的人也可以分得一定利息。
随即,蚂蚁将购买“借条”的人的钱又借给了新的消费者,依次循环往复地吸钱、放贷,蚂蚁空手套白狼,从中赚取存贷差。
于是乎,短短几年时间,马云通过ABS资产证券化,将30亿本金循环发放贷款,在几年时间内循环了40次,放贷3000多亿元,形成了上百倍的高杠杆。
如果没有金融监管,蚂蚁的疯狂很可能会继续下去。
这样的蚂蚁已经不是蚂蚁了,而是一条大蚂蟥!
2、创新下的“高风险”
我给大家公布一个数据,就是支付宝的用户数据已经超过10亿人!
这也是马云骄傲的地方,他说支付宝消灭了小偷这个职业。
难道不是吗?现在我们谁还带现金上街?
连路边的水果摊、烧饼店甚至乞丐都用支付宝二维码收款。
也就是说,除去老人和小孩,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离不开支付宝了。
通过支付交易这一行为,蚂蚁对中国数亿没有信贷记录、也缺少抵押物的普通人,第一次建立了有效评价其金融风险的信用体系——“芝麻信用”。
这的确是了不得的创新。以花呗为例,蚂蚁花呗的用户,据说高达5亿。
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当一笔资金通过花呗、借呗这样的产品,以“普惠金融”的名义发放到消费者手上,能否按期回收的风险就会随之产生。
要知道,这5亿花呗用户基本是中国的青壮年劳动力。
也就是说,我国每两个劳动力中,至少就有一个人欠着蚂蚁钱。
按照蚂蚁集团“让借过钱的人借得更多,没有借过的大胆去借”的理念,一旦出现经济下行、投资失败、下岗失业甚至战争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还不起钱怎么办?这个风险谁来承担?
届时将发生全局性的经济危机。
一家市值预计超过工商银行的“金融巨头”居然没有监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漏洞。
3、为“消费主义”招魂
蚂蚁的现世,让5亿用户获得了提前消费的能力,无形中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
只要存在“按资分配”,就必然存在“剥削剩余价值”,继而出现贫富差距,导致生产过剩。
于是,出现全球化,将本国的过剩产能往国际其他市场进行商品倾销。
如果全球市场饱和呢?即,全球的劳动者的购买力也无法消费掉生产出来的商品。
于是,便有了信贷扩张,也就借钱给穷人,让穷人通过“花呗”“借呗”来实现未来预期收入的提前变现,也就是金融化。
如果说工业革命之后的商品化是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那么金融化便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
在如此的大环境中,一些年轻人靠借债过度消费,靠高利息分期贷款购买商品,同时,在“双十一”“酒水节”“618”等消费主义的席卷下,导致自己根本存不下钱、还背了一身的债务。
而制造这种狂欢的金融科技巨头,则赚得盆满钵满,背后的大老板资本方(马云)和链条上的主要受益者(比如薇娅、李佳琦们)便越来越富。
这里我们应该知道一点,马云在蚂蚁金服拥有8.8%的股份,拥有50%控制权,是蚂蚁金服实际控制人。
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吸干了无产者最后的一滴血,然后再对他们施以小恩小惠,使自己自满的伪善的心灵感到快慰,并在世人面前摆出一副人类恩人的姿态(其实你们还给被剥削者的只是他们应得的百分之一),好像这就对无产者有了什么好处似的!”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回忆一下马云2013年的演讲:
“要是钱,我早没兴趣了。我最快乐的时候,是一个月拿89块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那时候我的理想是,再熬两个月我可以买辆自行车了。今天我连买辆车,汽车,我一点兴趣也没有,我本来就不喜欢汽车。我已经没有觉得买房子快乐,买房子我也快乐不起来!”
当年的你,可能在讽刺“不爱钱”的马云在装逼,现在看来,他说的是大实话!
马云的“快点”已经不是钱了,那你觉得什么才能让他快乐?
他的“快点”远不止一个阿里巴巴,也远不止一个蚂蚁金服,或许是整个中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