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诗:精致利己主义者 现代大学教育的必然结果

作者:刘诗诗 来源:破土网 2015-08-07 2244

      刘诗诗:精致利己主义者 现代大学教育的必然结果

      这段时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一文突然刷爆了朋友圈,文章介绍了曾在耶鲁任教的威廉·德雷谢维奇的新书,书中将美国的精英大学生称为“优秀的绵羊”,这个称号,绝对不比中国精英大学生的别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好听。 

  我们先对比一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优秀的绵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北大教授钱理群对中国的精英大学生的概括,他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而美国的“优秀的绵羊”们,最喜欢的职业是咨询和金融,“别人怎么要求,他们就怎么反映。不敢冒险,互相模仿。一群一群的都往同样的方向走。这不就是绵羊吗?”因此,无论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们,还是优秀的绵羊们,都不过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已。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美国的绵羊实际上是一类人,表面上看,他们比起以前那些只会考试、听老师话的学生,似乎是更自我,更叛逆,更有个性,更有创造力。可威廉·德雷谢维奇告诉我们,这实际上不过是美国社会对精英有这样的要求,他们不过是另一个层次上对整个社会的屈服和顺应,当所有人都往同一个方向走时,所谓个性还是个性吗?实际上,“优秀的绵羊”是另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中国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们也不过是另一种“优秀的绵羊”。他们都在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而逐步调整自己,从而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我们时代的教育,也不过是在顺应这种社会要求而已。 

  此刻我们也许还不能被说服,我们会问:美式教育模式必然会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吗?是的,美式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知道,在西方经济学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都设定了一个原子式的个体——理性人,他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利己的,他把一切人和物视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理性算计就是他应对世界的方式。粗糙的利己主义把自己与世界敌对起来,精致的利己主义则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美式的教育,就是通过鼓励社交、体育、社区服务、NGO活动等素质教育,把人从粗糙的利己主义者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 

  钱理群先生对这样的人深感不满,他似乎认为,教育应该培养的人,是尊师重道,扎实勤奋,真诚无私的人。确实,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教育要培养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单位人”。单位人生活在单位的身份秩序中,最大的德性就是克己奉献,最大的恶德就是自私自利。组织性、纪律性、无私性,等等,就是教育和工厂不断灌输的工作伦理。因为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适应单位共同体的体制,顺利完成计划生产任务。 

  然而,随着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推进,单位体制濒于瓦解,基于身份的单位制逐渐向基于契约的市场社会转型。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竞争性、效率性,成为劳动力最核心的素质。单位人的工作伦理也逐渐向“理性经济人”的工作伦理过渡。在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后福特化的生产空间里,比起对体制和工厂秩序的服从,更强调一种自律、自我,更具主体性的工作伦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从以制造业占主导向以服务业占主导的发展阶段转型。包括金融、咨询、律所等服务业已经取代制造业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就业市场,而这些市场对高级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就与制造业有了根本差异。服务业时代的高级劳动力市场更加强调的是社交、实践、创意的能力,而不是服从和执行。时代对高级劳动力的要求就是高智商(有创意)、世俗(懂行)、老到(会社交),善于利用体制(既定的规则、法律)获得自己的利益。于是,作为高级劳动力生产车间的大学,就开始培养一些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见,精致利己主义不过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的大学教育也是顺应时代的必然结果。在此我们无需责备教育,教育制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机器,只有与时俱进,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机器才是合格的机器。幸好,在教育市场化的东风中,我们的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越来越反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钱理群先生所谓的教育“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过是对市场需求的反映而已。在高度资本化、市场化的世界里,生存的原则便是优胜劣汰。为了争取个人权利,在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孩子们从小便不得不武装自己,学习技能,不断升级,让自己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既然我们已经彻底拥抱了市场社会,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更符合时代潮流时,你已经把自己当作竞争市场中的一个原子了,你需要做的就是随市场要求不断调整自己,成为一个没有自我、然而利己的人。这个时候就不要指望神马全面的培养一个人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4
0
0
0
0